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一项资金投放,是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和增加盈利而进行的投资,也是企业一项风险较大的资产。完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对加快货款回收、防范财务风险、提高经营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张健 《传承》2009,(2):140-141
法律诉讼是施工企业依法清理应收账款、维护自身利益普遍而有效的手段。法律诉讼应当从清理应收账款,收集相关证据,进行财产保全,积极申请和配合执行等环节来实现应收账款的全额追回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法律诉讼是施工企业依法清理应收账款、维护自身利益普遍而有效的手段.法律诉讼应当从清理应收账款,收集相关证据,进行财产保全.积极申请和配合执行等环节来实现应收账款的全额追回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而应向购货方、接收劳务的单位或个人收取的款项,是企业的主要流动资产之一,其实质是企业向客户提供的融资性服务。形成应收账款的直接原因是赊销,而赊销是一把双刃剑,企业只有正确地运用赊销策略、合理确定信用政策,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控制应收账款可能产生的风险和损失,才能最大限度的享受应收账款带来的收益。一、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目前,应收账款在我国许多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在我国上市公司最近两年年报中,超过60%的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余额…  相似文献   

5.
刘晓莹 《山西政报》2006,(10):36-37
无论计划经济时代还是市场经济时代,应收账款的管理和控制都是企业财务管理中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很多,很多企业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轨变型中应变能力差,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企业内部缺少严密的内控制度,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应收账款,其中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形成了呆账、死账。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企业为了自我生存和发展,扩大自己产品的销售规模和市场的占有份额,赊销成为企业销售的重要手段,积极的营销政策对企业扩大销售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使企业的应收账款金额迅速庞大,回款周期延长,坏账损失也日益增多,影响了企业现金正常回流,严重制约了企业生产经营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应收账款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从企业内部和外部对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信用管理、风险防范、社会信用的角度提出建议,对有效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孙建丽 《前沿》2004,(6):59-6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竞争中 ,形成了大量的应收账款 ,造成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 ,贴现成本高 ,成本上升 ,效益下滑等 ,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为加强应收账款的控制与管理 ,企业应加强对客户的信用调查和监控 ,实行有效的资信管理和控制 ,并采用适当的结算方式 ,建立和完善应收账款工作责任制度等 ,使应收账款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8.
陈磊 《思想战线》2011,(Z2):66-68
应收账款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急待解决的问题。研究针对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办法和措施,以期企业能安全、及时收回应收账款,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徐红涛 《山西政报》2007,(12):38-38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追求利润最大化已越来越成为每个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收入、成本和费用三个方面共同努力,其中增供扩销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但随着企业销售量的增大,势必增大应收账款。适量的应收账款是企业资金的正常占用,但过多的应收账款,会占用企业大量的资金,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策略浅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企业应收账款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商品与劳务赊销的产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赊销已成为商家争取客户、扩大销售额和经营规模的最有效手段。但由于某些欠款企业信用度低,货款拖欠情况严重,使不少企业应收账款大幅增加,严重地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企业建立一套科学的信用制度,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已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应收账款过高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并从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方面论述了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不断地发展,传统的授信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以往多以房产抵押或者信用为主,现今增加了担保措施和还款来源。应收账款作为还款来源以及担保措施之一也日益凸显重要性,在实际操作中,主要包括应收账款转让和应收账款质押。为了利益最大化,债权人可能重复处理债权,将债权同时用于转让和质押,以获得更多的融资的情形,二者并存时难免会产生冲突。所以,应从应收账款转让与应收账款质押的基础理论出发,分析相关法律关系以及并存现状,从而对确立冲突解决规则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许捷 《中国发展》2009,9(5):41-45
全球金融危机对温州中小企业生存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温州中小企业面临的政策、融资、开放经济、资源等方面的困境更为严峻。该文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温州中小企业的困境,提出了温州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应对金融危机的几点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伟 《桂海论丛》2010,26(1):97-100
2008年下半年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直接影响了全球经济,许多行业的企业纷纷关闭、停产、歇业甚至破产。金融危机波及了我国的相关产业,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就业工作。这一影响也波及到广西,对广西的就业工作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文章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对广西就业工作的影响并提出了对策建设。  相似文献   

14.
该文通过对主要国家稳定金融的举措和国际惯例的实证分析,认为有必要制定一部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稳定法》,其内容包括金融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信息披露机制、公共资金救助机制、预警机制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等诸多方面的法律处置方法,以此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达到保障金融秩序的和谐与稳定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金融是当今网络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顺应各方需要,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不可抗拒的发展趋势。但是,互联网金融也存在金融风险,如果缺乏有效监管,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演变成金融危机。因此,在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如火如荼阶段,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市场的作用和影响,规避其对金融安全的冲击,重新界定互联网金融机构法律地位、构建多层次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切实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确保国家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防范的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制度是金融稳定的基础设施,也是金融危机防范的制度化保障,在防范金融危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分析比较英、美、韩等国家以及巴塞尔协议中的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可以看出,我国目前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的金融法律制度框架虽已初步建立,但有关法律规定还过于原则、零散,尚不够完善。我国应建立健全以《金融稳定法》为龙头,涵盖金融监管法律制度、金融危机救助和处置法律制度以及金融生态法律制度的法律体系,为金融危机防范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7.
To meet the continuing growth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 latest focus on China's banking reforms is to transform the 100%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into independent, market-oriented commercial banks. This paper will show that listed enterprises in China have generally perceived that institutional changes leading to improvement over the legal and business environment are important for the success of the bank commercialization process (BCP). The effects of BCP on them are positive. Recognizing how poorly managed banking systems in East Asia have suffered in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quickened the pace of the banking reform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加快了全球银行业的整合速度。欧美发达国家银行业格局的变化为业绩优良的新兴国家银行提供了拓展业务的良好机遇。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的银行业在危机中遭受的冲击较小,我国有实力的银行开始进行海外并购。虽然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道路并不平坦,但权衡得失,我们认为我国的银行有必要在经验和教训不断积累的过程中通过并购等方式进入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19.
论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德才 《中国发展》2009,9(5):33-40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因市场需求减弱而面临重新调整、重新洗牌的严峻挑战,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的模式有多种,各中小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有目的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创新模式。结合理论分析,该文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新型互联网金融模式,股权众筹具有融资成本低、效率高优势的同时面临投资者保护不足的风险。为了充分发挥股权众筹的优势,拓宽小微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完善我国多层级资本市场,同时兼顾投资者保护,应树立适度监管理念,打破现行法律制度障碍,实现监管与豁免之平衡,构造我国股权众筹监管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