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社会主体的道德自律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要充分发展,必须首先发展每个个体的独特性和自主权.不要个人的和谐是外在于人的和谐社会,承认个人的和谐才是内在于人的和谐社会.作为社会的个体在这自由的空间中应按照普遍的道德律令而承担必然的道德责任从而使主体达到自主和自律,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与我国现实社会的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历程悉心解读党的十七大报告可以弄清我国现实社会的属性.在社会发展客观进程中,"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近期目标,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现实表现.但"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等都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范畴,都不是指马克思所说的人类历史演进过程中总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至于"法治社会"、"学习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提法,都体现了一定的价值取向,它们都不是独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之外的.  相似文献   

3.
婚姻是以两性结合为特征的一种社会关系,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婚姻状况及其变化对家庭和社会的发展、对人口的质量、数量变化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定期分析、及时了解掌握社会变革中的婚姻变动情况和趋势,对于促进婚姻家庭幸福和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整合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凤菊 《求实》2008,(4):4-7
高度快速的社会分化与弱化滞后的社会整合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重要社会问题.实现有效的社会整合,已经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凭借自身的说服力、辐射力和凝聚力,发挥着统领和聚合作用,有着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这种整合功能就其性质、目标、深度、广度、方式等各方面都有着其它整合不可比拟的优势,是社会整合的灵魂.要积极探索有效途径,以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网络、健全的社会运行机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平台,全面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整合能力,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整合,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社会组织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位置,在数量、领域、种类、功能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这就要求党和政府创新发展理念,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力度,降低门槛、简化程序,搭建孵化平台,大力开展社会组织进社区活动,并建立社会组织评估指标体系,推进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增益循环合作关系,全面促进社会组织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6.
胡希旷 《探索》2005,3(1):21-24
注重社会公平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价值取向,它贯穿于整个科学发展观的全部内容。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要强调社会公平,是因为社会公平关系到一个社会的平衡、和谐和稳定,关系到社会政权的合法性问题,是任何社会都应该具有的基本价值原则。注重社会公平也是我们党解决发展中现实矛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存在着不同的社会事务处理方式和处理机制.原始社会不存在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国家的出现,不仅意味着对原始氏族公社制度的否定,意味着政治国家与社会的分离,而且意味着国家作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垄断了公共权力.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社会与公共权力又重新走上统一.通过对社会与公共权力之间逻辑关系的历史考察可以看出,以影响、参与、行使公共权力为目标指向的公民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社会治理创新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社会凝聚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两者都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都以促进社会公平、改善社会民生、增加社会活力为目的,有着同向互动的逻辑关系。所以,应当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时代语境出发,以社会治理创新促进社会凝聚力培育,以社会凝聚力培育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以更好地实现体制改革、社会和谐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
赵晓芬 《求实》2008,4(3):33-35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发展史是个人与社会统一发展的历史.个人全面发展是个人与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公正是个人与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只有社会与个人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关系,社会才能实现全面发展和进步,个人才能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条件,从而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社会建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始终,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抉择。因此,社会建设是具体的历史的。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必须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黄小晏 《理论学刊》2008,3(5):109-113
<礼记>"大同社会"和柏拉图"理想国"的和谐观,都是在批判现实的改革冲动中作出的理想化社会设计.两者都认为统治者应为全体百姓谋利益,并通过选举产生;都强调社会内部的有序是维持和谐状态的基础.但因文化背景和理论基础不同,<礼记>"大同社会"推崇德治,所主张的和谐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基础上的和谐:而柏拉图"理想国"重视智治,所主张的和谐是建立在神本主义基础上的和谐.这些不同一方面导致了中西早期和谐观在后来发展中的分道扬镳,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过程,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萌芽期、形成期、成熟期和理论失误期.在每一个阶段上,毛泽东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尽管后来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但也是发展中的失误,对于后来探索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社会企业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英国.社会企业的兴起是一种全球现象,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企业兴起的理论解释包括政府和市场失灵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制度理论、社会起源理论.社会企业在世界各地的兴起有不同的原因,包括经济衰退导致的高失业率、非营利组织的商业化、政府政策和市场机制、外国的影响和政府收缩后留下的真空和国际组织的体制性支持.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社会性别的和谐,更需要国家与社会、政府组织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共治.推行男女平等的社会性别政策,构建男女性别之间的和谐,社会组织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组织体,同政府一样,也担负着促进妇女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责任.在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培育过程中,社会两性尤其是女性在发展社会组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结合社会性别意识,制定社会组织发展策略:一是发挥优惠税制作用,推动社会组织更好地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二是在制定社会组织发展策略时,要特别关注消除或修改限制妇女发展的政策;三是实施相对宽松的准入门槛,广泛吸纳人才,尤其是女性人才和退休人才;四是完善社会组织就业的社会保障,切实保障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的利益;五是强化社会组织内部管理,提高社会组织自身发展能力.社会性别与社会组织同步发展,以社会组织的发展进一步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增进社会和谐,两者可以实现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导致了道德关系的变化和发展.从熟人道德关系为主向生人道德关系为主发展.从直接道德关系为主向间接道德关系为主发展.从固定道德关系为主向变动道德关系为主发展.把握这些发展,对于学科理论研究和人们社会实践都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性是人的本质特性,人性的解放过程也就是人的解放过程,人性的解放,实现于它与社会和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因此,研究人性的解放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市民社会是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一个分析范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改革推动了具有社会主义特征的市民社会在中国逐渐形成与发展.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既是整个社会系统中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变革与发展的结果,同时又会反作用于这些社会领域,对它们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以市民社会的发展对中国行政文化存在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为基础,论述了市民社会的发展对我国行政文化革新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公民社会是独立于政治社会、经济社会的社会组织及民间公共领域,它所强调的自主、平等、参与、互助等价值理念,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首先从公民社会的含义出发,分析了我国建设公民社会的必要性;其次针对我国具体情况,从制度、文化、经济层面分析了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困境;最后,从政府、配套制度、公民精神、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社会亚稳定是指介于稳定与动乱之间的一种由显性的抑或隐性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所造成的社会紊乱状态.它往往体现为一种隐性的存在,充斥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方面,因其具有不可预见性,且具有较长的潜伏期,容易被人忽视或低估.这种隐性存在意味着两面性--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变奏.破坏性一面占极大比重,假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很可能使社会整体处于危险的边缘.社会亚稳定的制度性根源,在于经济、政治与文化体制的时代变迁,以及与之配套的各种机制的结构性互动关系之中.对于社会亚稳定的理性审视,以理论的前瞻性引领社会实践的复杂性,有助于正确认识各种社会矛盾,主动加快或深入各项改革,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对于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契约是理解社会的道德本质的核心概念.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把社会看作是人的一个不言自明的前提,启蒙主义者则把它解释为是人们相互之间订立契约的结果.社会既有本质社会又有常规社会.善既有终极善又有暂时善.共同善是共同体暂时性的福利的表现.否定性意义上的共同善,存在于秩序的建立与维持之中;肯定性意义上的共同善,存在于对其他人的给予和从他人那里获得权力和资源的过程中.尽管近代以来的主流社会哲学和伦理学理论大都接受道德后天性的解释,但彼此之间对这种后天性的理解却又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