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行政程序说明理由制度应作为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列入其中,说明理由制度和告知、听证两种相关程序制度的差别需要厘清,现行《行政处罚法》中说明理由制度相关条款存在瑕疵,未来我国行政程序法典中说明理由制度相关条款可以“试拟稿框架”为基础拟定。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 ,面对WTO规则 ,可遵循相关原则 ,采取必要措施 ,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现行宪法中,明确规定了行政首长负责制度。通过对“行政首长”、“负责”等基本概念的分析可见,行政首长负责制是提升行政效率的必然之举;通过与法院委员会制比较,厘清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固有属性。行政首长负责制所能够适应的领域以及相关理念制度构成了行政首长负责制得以运行的生态环境,通过内外两个层面的剖析,在深层次上探索权力运行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行政复议制度作为设置在行政体系内部的纠纷解决方式,承担着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和监督行政权力运行的职责。一直以来,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复议案件数量长期在低水平徘徊甚至出现下降的趋势。基于现实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学界发出了行政复议“司法化”改革的强烈呼声。‘行政复议制度得以运行的内在动力在于行政层级监督,“司法化”理念下的相对独立的复议机构则是这种监督的间接表现形式,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方可实现。在我国目前的制度背景之下,更为可行的是吸收行政复议“司法化”改革中完善相关复议程序的建议,在行政层级监督的直接推动力之下,借助公众的参与和监督来推进行政复议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末,我国开始引进听取对方意见制度,但我们需要在相关法律制度上完善听取对方意见制度,如行政告知内容增加“证据、自由裁量的主要因素和拟定的具体法律责任”等内容;允许行政相对人既可以向案件处理人陈述和申辩,也可以向处理案件的行政机关法制部门陈述和申辩。  相似文献   

6.
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的政府角色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审批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 ,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以书面证照或其他方式允许行政相对人从事某种行为确认某种权利或授予某种资格的行政行为。我国将要进一步改革并完善行政审批制度 ,但只有改变政府角色定位 ,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从“全能型政府”向“有限型、有效型政府”转变才能够使行政审批制度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使行政审批制度成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科学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展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未来 ,改革制度创新的重点是 :转变政府职能 ,实现“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转变 ;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大力培育社会中介组织 ;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推行政务公开 ,全力打造“阳光行政” ;加强行政法制建设 ,强化依法行政 ;革新行政理念 ,改变行政管理方式 ;完善公务员制度和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实现行政领导体制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行政审判体制是行政诉讼法律制度构成要素的核心,是行政审判权得以实际运行的载体.行政审判体制的立法建构,必须契合行政诉讼制度的诉求.作为“诉讼”之行政诉讼诉求行政审判体制具有中立性、公正性;作为“对行政的诉讼”之行政诉讼诉求行政审判体制彰显权威性、专业性;作为“民主守护神”之行政诉讼诉求行政审判体制应充溢民主性.  相似文献   

9.
行政程序是现代民主法治和宪政的重要支柱,是行政权运用的规则,行政公正是行政程序法的基本法律价值所在。本文选择了支撑行政公正原则的基本制度之一的行政回避制度为研究对象。首先在回顾行政回避制度的历史演进的基础上,对行政回避的概念及特征进行了阐释。随后从英国的“自然公正原则”和美国的“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剖析了行政回避制度的理论基础,说明了建立行政回避制度的现实意义,探讨了我国行政回避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公务员制度未出台前,吃“皇粮”拿“俸禄”、“旱涝保收”的国家行政机关怎样加快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向公务员制度过渡?遵化县正在探索一条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一般行政干部聘任制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