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析WTO《政府采购协议》的谈判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雅琴 《理论探索》2007,(2):134-136
我国政府将于今年年底启动加入《政府采购协议》的谈判,这是利益与挑战并存的选择。鉴于此,我国在谈判时应充分考虑到国际谈判的制度约束和背景、外国政府与外国利益集团的影响和国内的政治因素等因素,以趋利避害,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王峥  秦林军 《学理论》2009,(26):51-53
发展中国家谈判联盟在历次GATT/WTO谈判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决定多边贸易谈判成功与否的重要力量。发展中大国往往成为谈判联盟的领导者,成为联盟公共产品的主要供应者,促使大国如此行动的原因在于大国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追求大国威望、领导权等政治利益。印度作为发展中大国在所有参与的谈判联盟中都成为主要的领导者,对印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发展中大国与发展中国家谈判联盟关系的理解。从我国的国家利益出发,本文提出了我国参与发展中国家谈判联盟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德国的工资集体谈判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资集体谈判制度是德国工人运动经过百年艰苦斗争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工资谈判是整个劳资集体谈判中的的核心内容,也是工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早在1876年德国签订了第一个集体合同——全德印刷工人工资协议,1886年已出现了区域性的雇主协会与工会一起进行工资谈判。德国劳资双方经历了多年的  相似文献   

4.
王峥 《学理论》2009,(32):34-36
发展中国家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在多边贸易体制内结成了不同的谈判联盟。通过分析多边贸易体制成立以来的谈判联盟,本文认为从宏观层面看,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程度与经济规模是影响发展中国家结盟的主要因素;而从产业层面来看,产业的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是决定发展中国家结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发展不稳定的影响,不少西方国家的劳动关系也随之遭遇挑战。然而与其他国家相比,德国受到的冲击比较小,劳动关系总体保持了和谐稳定的态势。究其原因,"德国模式"的集体谈判制度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德国依托行业开展工资集体谈判、政府主导集体谈判争议处理制度以及完善的集体谈判法律体系,都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谈判理念的深入,培训工作的铺开,谈判组工作机制的建立,谈判事业要从一个经验型的时代走向科学型的时代,选拔工作需要规范化和专业化。本文从谈判功能应该分区域、岗位角色应该具体化和岗位职责应该轮换的角度阐述了危机谈判员选拔的指导思想。综合国内外实践情况,阐述了一个“四步走”的基本选拔模式。  相似文献   

7.
警控谈判口才,是指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为了缉捕持枪持爆炸物的犯罪嫌疑人或解救人质,在警方武力控制的情况下,运用专业性智能、谋略与技巧,与公开对峙的犯罪嫌疑人进行的令其中止犯罪活动的口语表达才能。文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警控谈判口才———视听、言辞、口语、谋略、情感、应对的技巧,这些技巧对参与实战的谈判专家而言,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将给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带来深远的影响,也将会对中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带来巨大的挑战.对国际政治经济学有关贸易与国内政治的研究、国际贸易理论关于贸易政策之形成的研究、国际关系理论和博弈论关于国际谈判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并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提出分析国际贸易谈判的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通过强调国内政治、策略行为和国际规则的重要性,并从公民政策偏好的形成、利益集团集体行动、两国贸易谈判之间的双层博弈、国际规则的制约因素等多方面讨论了如何分析贸易谈判.  相似文献   

9.
卢森堡集体谈判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政府从禁止到承认,再到支持,最终趋于成熟的曲折过程,现在已经成为工会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最有效的手段。该国集体谈判制度具有法律规定明确具体、工会组织积极主动、谈判层级相对集中、谈判内容非常丰富、救济方式规范有效等特点。虽然国情迥异,但卢森堡集体谈判的经验对我国集体协商制度的设计与运行也能给予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将给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带来深远的影响,也将会对中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带来巨大的挑战。对国际政治经济学有关贸易与国内政治的研究、国际贸易理论关于贸易政策之形成的研究、国际关系理论和博弈论关于国际谈判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并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提出分析国际贸易谈判的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通过强调国内政治、策略行为和国际规则的重要性,并从公民政策偏好的形成、利益集团集体行动、两国贸易谈判之间的双层博弈、国际规则的制约因素等多方面讨论了如何分析贸易谈判。  相似文献   

11.
美国人面对外国客户谈判的时候,有几个特点:第一,沟通比较直接,他直接问你公司赚多少钱,多少钱卖给他,沟通方式非常直接;第二,他沟通的方式虽然直接,可是他不一定在一开始就把底价拿出来;第三,喜欢单独跟外国人谈;第四,因为太注重事情的结果,比较忽略跟人的接触,所以美国人不可能跟你掏心掏肺,不可能在人际关系方面与你建立太多联系;第五,比较注重短期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王志刚 《党政论坛》2011,(16):56-57
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在开城举行。这是中美双方交战9个月后进行战略调整的结果。此后,到1953年7月27日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议,朝鲜战争一直在谈谈打打中进行。“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得到了充分体现。毛泽东在直接领导和指挥抗美援朝的同时,也直接领导和指挥了朝鲜停战谈判。  相似文献   

13.
陈晋 《党政论坛》2010,(18):39-39
朝鲜战争,美国人被迫在板门店坐下来谈判,但又不甘心,假谈真打。自1951年7月10日起谈判延续两年之久。毛泽东在考虑中国参加谈判班子人选时,首先想到了李克农。  相似文献   

14.
殷晓章  卫红春 《侨园》2014,(6):56-57
1953年7月27日,随着《朝鲜停战协议》的签订,历时3年的朝鲜战争结束了。60年过去了,当年亲历那场旷日持久、艰苦卓绝的谈判的人也越来越少。今年90岁的郭维敬老人,就是当年参与板门店谈判的为数不多的健在者之一。今天,重新回望板门店谈判内幕,我们会发现,和平来得如此艰辛和不易。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11)
商务谈判情景模拟教学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开放、互动教学方式,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和指出情景模拟谈判教学具体操作过程中常见的难点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如下:根据参加情景模拟谈判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谈判案例;教师需把握好谈判前的指导、谈判过程的介入及谈判结束点评的度;改进课程考核方式,加大情景模拟谈判考核在整个课程成绩的比重;通过校企合作,满足学生在谈判实战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在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漫长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逐渐形成了丰富的对台谈判思想。这些思想的提出,表明党的三领导人在和平统一谈判问题上具有充分的诚意,体现出锲而不舍地追求和平统一的耐心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做到了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的高度统一。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认真贯彻落实以上思想,会使我们的对台谈判工作取得新的重要进展,进一步加快国家和平统一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张跃兵 《学理论》2010,(20):130-132
《刑法修正案(七)》降低了绑架罪的起刑点,但存在减轻处罚情节设置过于粗糙的问题,未对经谈判自愿释放人质减轻处罚明文加以规定。立法规定经谈判自愿释放人质减轻处罚可以为法官更加合理地解决劫持者的刑事责任问题提供法条基础;为警方解决人质危机提供法律依据,有助于促进人质危机的和平解决,从而提高反劫持人质犯罪的效率。我国劫持人质犯罪的立法上也应增设经谈判自愿释放人质减轻处罚的特别减轻条款。  相似文献   

18.
上海税则谈判是继1858年《天津条约》之后的一大重要的关税谈判事件。税则谈判表面上是维护国家关税主权、稳定国计民生、保证财政收入以支付国家开支,但其背后实则是以督抚何桂清为首的两江官僚集团与以咸丰帝为首的中央政府关于《天津条约》的"内定办法"政策之间的博弈,同时突出何桂清在税则谈判始末中关于中央旨意的曲解,并拉拢钦差与朝廷官员反抗咸丰帝"内定办法"的实施,以达到借国计民生之口实来维系两江集团的利益保护的目的。通过税则谈判事件,本文分析地方督抚与中央在利益上矛盾不断深化,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中央与地方政策的离心力。  相似文献   

19.
谈判是人类交际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或大或小,或公或私,或曲或直,或繁或简,或明或暗的谈判活动,每天都大量发生着,时时都在制约、影响和调整着国家、社区、组织、家庭和个人的行为和关系。无论你是否喜欢,不管你愿不愿接受,它总是客观地、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人们面前,使人们主动或被动  相似文献   

20.
谈判是一种变幻莫测的人际交往行为.但是,谈判跟任何客观事物一样,它有其自身规律和特征.认清谈判的特征,对于预知谈判成功的概率和顺利进行谈判是十分必要的.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分析,谈判大致具有对抗性和一致性的统一、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妥协性和获得性的统一等基本特征.笔者在本文将对其一一作以阐释.一、对抗性和一致性的统一在实际谈判中,人们会觉察到,人们走到谈判桌前的背景均是双方或多方已产生一定的冲突和分歧,或有一定的差距,或缺少某种联系.而冲突和分歧的存在却又从中占了很大的比例.谈判双方或多方都希望通过谈判的争辩、讨论、协商来寻求各自的利益,达成一致赞同的协议.所以,在开始谈判前,便存在着客观的对立性和主观的一致性.在谈判序幕拉开以后,双方或各方时而展开“横眉竖目”、“唇枪舌剑”之辩,时而显示出“电闪雷鸣”、“刀光剑影”的紧张气氛,便体现出明显的对抗性.尤其是在政治谈判中,这种对抗显得更为明显.如在一次国际性的会谈中,一位西方外交人士挑衅性地对中国代表说:“如果你们不向美国保证不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那么显然就是没有和平诚意.”我国代表立即给予还击;“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采取什么方式解决是中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