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章建刚 《法制与经济》2008,(24):128-129
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迅速传播。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马克思主义成功地武装了知识分子、农民、工人以及其他部分爱国人士。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带领各阶层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推翻了两座大山的压迫,成立了自由民主的新中国。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指导思想,之所以能被中国人民接受,与中国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国各阶层自身的特点以及中国自古的政治传统的共同影响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是中国共产党艰难探索的结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从改革开放到"三个代表"再到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与中国具体实际的完美相结合,是按照中国的特点加以具体运用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程波 《法制与社会》2011,(32):148-149
中国共产党是在历史和人民的呼唤下诞生的。中国人民为完成近代以来面临的两大任务,需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来领导,需要科学理论来指导。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二者的结合就产生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要振兴,不能长期背负种种消极落后的精神包袱。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新的奋斗目标的关键时刻,响亮地提出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最显明突出的例子之一。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近30年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难而又成功地开辟的一条治国理政之路,体现了中国人民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有着五千年璀璨文化的中华文明,并未孕育出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中国共产党人在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后,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辉道路,建设法治中国的足音才渐渐响起。诚然,法治的概念最初来自资产阶级法学家,盛行于某些资本主义国家,但法治从来就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也不专属于资本主义国  相似文献   

6.
古诗云“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和振兴 ,多少有识之士在不断地探索和寻求着救国救民的道路。然而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中国人民才有了光明之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一个世纪以来 ,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 80周年之际 ,缅怀革命先辈依据特色 ,独辟蹊径的丰功伟绩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 ,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规律 ,但是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7.
吴斌 《江淮法治》2008,(1):23-24
党的十七大报告,是一个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理论光辉的重要政治报告,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行动指南。同时,也是一个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光辉的重要法治宣言。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虱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行动纲领。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重要发展和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张涵 《公民与法治》2013,(14):21-21
消除中国共产党内的腐败现象首先要弄明白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是唯一执政党背后的政治逻辑是什么。为什么中国社会会形成唯一执政党的模式?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有的只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政党,其政党成员用我们过去的话讲是100%的布尔什维克,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中国共产党能做到其他任何政党不愿意去做也做不到的事情。也正因为这样,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戴,历史才会选择我们,人民才会选择我们。在这样的政治逻辑下,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成为了一切政治运行的逻辑前提,反腐败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9.
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方能有生命力。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和艰难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其重要标志就是形成了一脉相承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社会各领域、各地区、各阶层、各不同利益集团协调平衡发展,在协调平衡发展中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向往的社会,符合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正是如此,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成为全中国人民的共识。全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条件。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曾为争取和保障中国人民的基本人权、不遗余力地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在人权问题上也有过种种失误。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保障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程度,而判断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水平,则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执政党能否实现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在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虽然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但也取得了巨大的功绩。中国共产党的四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科学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和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并创立了人民民主理论,丰富并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为科学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本文在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党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上来探讨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体系是人类法律文化思想宝库中的瑰宝,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体系与中国法制建设的实践紧密结合,用以指导中国法律体系的建立和法学研究的发展,较好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历史使命.当今,在世界全球化的潮流之下,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并没有过时,其自身所蕴涵的全球化理念,使它成为全球化背景下进一步中国化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结合中国的现实实践 ,提出了关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系统理论。邓小平全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是人民群众的利益 ,他以相信、依靠、服务人民为基础 ,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人民利益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更加现实具体地发展了人民主体思想。他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我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理论。1 .解放思想 ,发挥人民主体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以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司法实践成功经验,科学借鉴人类法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司法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和法学理论中国化的伟大成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一个先进的、崭新的政党的姿态,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它带领中国人民胜利地走过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85年光辉历程。85年来,党始终以先进性建设作为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使自己一直保持着生气勃勃、奋发向上的朝气。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先进的政党,在于它能够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和反映人民的意志和时代的要求,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造福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全党同志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事实证明,我们党的队伍是好的,绝大多数党员在新形势下保持了先进性。但是,毋庸讳言,现在有些党员,有的还是老党员,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并不坚定,甚至不相信;有的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等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得不牢固,甚至怀疑;有的人信奉的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自由”那一套;有的信奉儒家思想,以它代替马克思主义;有的只知道金钱,只知道享乐,奉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更有些人迷信天命,烧香拜佛、算卦、看风水;如此等等。这种种表现,说到底,都是反映了对党的理想信念的动摇和背弃。对于一个党员来说,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  相似文献   

17.
贺荣 《中国审判》2021,(18):6-11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讲话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强烈历史担当和真挚为民情怀。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文中简要的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9.
王立英 《中国监察》2012,(18):42-44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反腐败基本理论,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反腐倡廉建设的宝贵经验,借鉴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回答了我国反腐倡廉建设中一系列带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彰显了我们党领导反腐倡廉建设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20.
《江淮法治》2014,(15):49-5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在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性质的要求,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智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政治成果和制度创新。50多年的历史充分证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