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江苏省常熟市纪委通过"三转",进一步明确职责定位,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中心,突出监督执纪问责,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严格监督。全面组织实施党风政风监督检查,实行"一月一督查",运用集中式督查、跟踪式督查、剖析式督查、体验式督查等方式,发挥好纪委"监督的再监督"作用。树立问题导向,建立纪委约谈制度,完善工作报告、定期述职、廉政谈话等制度。坚持抓早抓小抓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法学话语的多面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法学话语的多面性,主要在于其就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形成的日本因素与根本解决思想——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观的基本因子,唯物史观与法社会学的话语表达,重点讨论自由主义法学与马克思主义法学分野或合作的种种表象,从现代解释学的角度作一个初步的阐述。研究20世纪中国法学话语多面性的存在,有助于理解中国近代法理学形成发展的历史经过,从而深入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中国的历史命运研究。  相似文献   
3.
伯克—萨维尼意义上的“历史主义”法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波 《时代法学》2011,9(2):31-38
伯克—萨维尼强调社会生活有机结构的重要性及它们部分的是"非意图形成",特别是关于法起源于民族"共同意识"的理论,对德国和欧美的法学界影响深远。辨识伯克—萨维尼"有机体"说以及"历史主义"研究法学的思路和方法,讨论历史法学与古典自然法学的尖锐对立,有助于理解历史法学派的思想内核——大量社会现象有机地、非意图形成的理论,对立法活动的可能影响。即使利弊共存,与那些关注如何抵制经济领域创新狂热的经济学家一样,法学家尤其应当关注如何抵制立法领域的创新狂热。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简要叙述了传统哲学思维符合论对人的生活的认识方式,然后着重从马克思实践的理论角度分析了人的生活,以期揭示实践理论在人类社会生活观念中的重大意义,并进一步说明了人的解放、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仍然是当今社会的重大主题。  相似文献   
5.
上海商务印书馆1907年出版的《新译日本法规大全》,形式上仍然是传统类书的编纂技术,内容上却符合"百科全书"之确定性知识体系的要求。通过对该书作序人物及其思想的分析,我们可以探究此类"百科全书"的出版与晚清新政的关系,从而获得对晚清新政种种可能的阐释空间;再以该书的附录《法规解字》为视角,可以对留日学生与"西学"传播作些说明。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面临诸多挑战的环境下,大力推进生态法治建设有助于形成制度化与规范化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目前,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必须要逐步完善生态法律法规体系,严格执法,培育生态法治理念,不断聚集法治智慧。  相似文献   
7.
论法治秩序中的“公民美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波 《北方法学》2009,3(2):28-33
讨论法律与发展的中国经验,不能忽视中国智识群体的“中国经验”,不能忽视他们对中国法治的“问题域”的关注和深入讨论。讲法治秩序,讲宪政安排,讲人的权利保障,需要具有某种能力并有力量去要求并维持政府权力限制之“德性”的公民。提倡以“公民参与”为导向的“公民美德”,显示了公民对有权者施加某种形式的限制的意愿及能力的重要性,对于中国法治秩序形成的先决条件和重要环节而言,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可能的资源。  相似文献   
8.
9.
程波 《法律与生活》2009,(12):49-50
本文的作者系一名监狱内的民警,负责服刑人员的改造工作。行文之中,冠以诗词的感悟,如同行云流水般,描绘出民警帮教服刑人员的大爱。  相似文献   
10.
1982年9月,“钢汉子”邓小平会见“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向全世界宣告:“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在这里,邓小平展示了一个新中国香港回归之旅的时间上、下限:1949—1997.从“长期打算、充分利用”到“收回主权、保持繁荣,制度不变、港人治港”,从“暂时不动香港”到“一国两制、50年不变”,从毛泽东时代到邓小平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