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力资本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剑 《桂海论丛》2006,22(4):1-4
文章提出了个体人力资本与区域人力资本的概念,并将人力资本分为一般人力资本、专业人力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区域经济增长不仅取决于人力资本存量、质量,还取决于区域人力资本结构是否协调。区域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结构模式有双高型、双低型、专业人力资本充裕型和企业家人力资本充裕型,其中双高型人力资本结构是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所在,文章最后提出了不同人力资本结构向双高型人力资本结构转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运用协调耦合度模型,从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两个角度探讨我国东中西部城镇化过程中二者协调发展的时间演变规律以及区域差异,通过皮尔逊相关性检验协调耦合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实际发展水平仍然偏低;(2)东中西部人口城镇化速度明显滞后于土地城镇化速度;(3)东中西部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区域差异明显,东部人口城镇化领先,中部土地城镇化较快,西部土地城镇化超前,不利于全国综合协调耦合度的提高。基于此,应优先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与财税制度改革,继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并配套GDP考核机制及产业政策改革,从制度层面和政策层面积极突破制约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实现二者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人力资本投资不同从而所得到的报酬存在差异的视角出发,分别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讨论、分析了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迅速扩大的原因。试图得出的结论是,(1)人力资本投资及其存量的差异是造成贫富差距的根本原因;(2)它既可以持续推动经济增长,又能最终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本和创新能力是影响区域技术贡献率的两个核心变量,通过研究人力资本及创新能力对区域技术贡献率的影响的结果发现:人力资本对区域技术贡献率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性,东部省市的人力资本水平与区域技术贡献率呈显著正相关,而西部地区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中部地区介于东部和西部之间;而创新能力对区域技术贡献率的影响,无论是全国,还是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创新能力对技术进步贡献率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创新能力的发展可以显著推动区域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河南省1992-2011年人力资本基尼系数的测算和比较,并将这一指标引入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基于时序数列,对河南省人力资本基尼系数与地区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992-2011年河南省人力资本存量性别分布不平等的状况明显,人力资本基尼系数与地区经济增长二者间呈明显负相关,人力资本分布结构的不均衡性已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此,在进行经济政策选择时,不但要考虑人力资本存量水平的提升,更要重视改善优化人力资本性别分布不平等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刘幼昕  林洁 《求索》2012,(7):47-48,243
本文基于平均教育年限及其分布标准差所刻画的人力资本存量及非均等性指标数据,对长江上游地区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效果并不显著,而教育非均等化程度却有着明显的负向作用。这说明,相对于当前经济的增长方式和发展水平,长江上游地区人力资本在总体上存量供给过度,但从单个人力资本所有者个体看,人力资本积累不足,这严重阻碍了该地区经济发展,因此,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是提高当下长江上游地区人力资本积累效率的必由路径。  相似文献   

7.
论妇女人力资本积累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从人力资本构成的教育与健康要素入手,分析了我国妇女人力资本存量、影响因素及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具体揭示对妇女教育保健投资可获得比男性更高的投资收益,但对妇女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的外部性特征,加大着歧视性投资所造成的人力资本积累的性别差异,女性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并抵消着提高男性教育、健康投资所获得的收益。据此提出加快妇女人力资本积累是实施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似乎并不符合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如在对浙江和陕西两省改革开放前后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情况的对比研究中就明显发现:浙江和陕西两省人品素质指标与同期的经济增长指标并不匹配。从人力资本绝对值指标的比较来看,浙江省与陕西省的人力资本绝对值指标与两省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体现出一定的对应关系。除了在创新能力方面浙江省要强于陕西省以外,其余的医疗卫生保健水平、教育普及程度尤其是中学教育与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科研投入和科技发展水平等方面衡量的人力资本量来看,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明确将区域发展战略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相联系,为县域城镇化道路指明了方向。研究表明,我国超大空间与超大人口规模的城镇化天然具有区域特性,不同区域分化互补的关系使行政区划上统一的县域分化为不同类型,并内在地要求县域城镇化必须具备区域分工的包容性特征。具体而言,“城市型”县域主要处于东部沿海地区,其城镇化建设以强化城市群经济人口承载能力为目标;“乡村型”县域主要处于中西部地区,其城镇化建设以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升城乡统筹能力为目标。两者以区域分工的形式分别深化东部沿海与中西部这两大区域的比较优势,从而优化中国的城市体系与城乡关系,提升城镇化的发展质量与社会包容度。这一城镇化发展道路能够有效协调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迈向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加快城镇化建设是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基本经验,党和国家把加快城镇化建设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大战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意义。与发达地区相比,海南的经济发展起步晚、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研究如何通过金融支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加快推进海南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廖元昌 《思想战线》2007,33(5):96-101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一个集边疆、山区、多民族、贫困为一体的边疆少族民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人力资本存量供给制度性短缺和需求性短缺的矛盾突出,根本原因是基础教育的缺失,只有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水平;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营造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人力资本存量的制度环境,才能真正解决少数民族人力资本存量短缺问题,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2.
单坚 《政策瞭望》2014,(6):45-4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在下一阶段,必须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等工作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然而,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和行政区划的限制,乡镇这种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产生的行政成本高、效率低、发展空间难拓展、资源重复浪费、难以合理配置等问题,已严重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步伐。在一个县(市、区)的范围,短期内对现有行政区域进行“伤筋动骨”的大规模调整往往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不易实现也不一定合适。考虑到要将改革的力度与发展的速度、社会的可承受度相统一的关系,有必要探索一条既能打破现有乡镇这种“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缺乏统筹的区域行政格局,又能在维持社会安定团结的情况下,促进区域间的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协作发展的新路子。因此,仙居开始探索建立跨行政区域的联合协作机制,以期推动县域发展从“镇域独立”向“镇域协作”转变,进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13.
韦欣 《前沿》2012,(4):104-106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人力资本越来越显得重要。本文通过对广西人力资本存量从投入角度,采用受教育年限法进行计量,进一步对促进广西的经济发展进行评价分析,同时结合国内有关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影响的结果,进一步比较并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分析城镇化进程中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通过运用Eviews软件对山东省1981—2007年的人口城镇化率和服务业就业水平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ADF检验和戈兰杰因果关系检验。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城镇化对服务业就业水平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但城镇化对服务业就业水平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为了更好地推动城镇化进程和就业水平的提升,从而引导服务业发展和就业水平的提高,有必要积极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做好城镇发展规划,加快城镇化建设,增强大城市的辐射集聚能力,按照功能导向原则促进城镇化进程,进而推动农村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杨红英 《思想战线》2008,34(2):37-41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人力资本不仅具有存量差异,而且还具有质的差异,文化模塑决定了A.Ij资本的异质性,地方性知识构成异质性人力资本的内涵.异质,tekA.Y~资本的探讨有助于突破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缺陷,扩展人力资本的研究.应重视异质性人力资本对少数民族发展的特殊意义,并促进其培育和开发.  相似文献   

16.
从扭曲的工业化观和城镇化观中解放出来,准确把握区域协调发展与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内在关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协调推进广东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走出一条有广东特色的统筹区域发展的新路子,是广东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时期我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10~20年将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最为重要的时期,“十二五”时期是完成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开头。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合理布局城乡区域经济,我们应从宏观区域经济、综合经济区域、特色经济区、基本经济区四个层次建立完善的区域经济体系;深刻理解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内涵,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完善实现各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各地区大体一致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促进到问题地区投资等内容的区域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8.
刘国学 《当代广西》2007,(16):39-39
八步区是贺州市委、市政府的所在地,总面积5152平方公里,人口95万人。目前,八步区城镇化水平为38%,略高于自治区35%的水平,但仍比全国43%的水平低5个百分点,城镇化发展任重而道远。在推进八步区城镇化进程中,笔者认为应当正确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中,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各区域人力资本价值提升水平的差异,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作用的大小也各异。通过采用2000-2010年间的测评数据,将中部地区的湖南省和发达地区的上海市人力资本价值提升水平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的比较分析可知,湖南省人力资本价值提升水平偏低,影响了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定量分析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作用,旨在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寻求以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为驱动的发展动力和支撑,加快产业发展方式从资源驱动型向人力资本价值驱动型转变。  相似文献   

20.
在改革开放以前,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中国城镇化水平长期停滞不前。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和社会控制的放松,中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发展快车道。30年中,中国城镇化水平提升了约30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即将超过50%。但相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工业化水平来看,中国城镇化程度仍然滞后了近1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