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以贵阳市四所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学生家庭为样本,对农民工子女家校合作的现状及效果进行研究。发现农民工子女家长对家校合作的看法存在误区;其学校与家庭的家校合作形式简单,但在某些方面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家校合作有助于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与理解,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研究还发现,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也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9)
家庭、学校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土壤和环境,为学生提供各具特色的教育,相互之间无可替代;同时家庭与学校之间又因为各自的角色、利益、目的的不同,导致双方不可能完全步调一致,甚至在一些突发事件中对立与冲突。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一切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矛盾以相辅相成,和谐以共生共长,矛盾着的事物只有通过和谐才能存在和发展。因此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在处理家校关系时必须重视两者之间的矛盾部分,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家校合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推动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史飞 《学理论》2014,(3):238-239
家长会是家庭与学校有效沟通的重要桥梁,是产生教育合力、促进家校合作的重要方式。传统的家长会带有时间固定、内容单一、形式呆板等弊端。试图探究新型家长会的模式,以改善现有状况,真正促进家庭与学校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由于诸多因素的存在,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一度出现了偏差,前者被赋予了过多的教育职能,而后者则相反,被一定程度的矮化。在大力倡导家校合作的今天,审视自身,明确职能,成为家校合作的基础,注重策略,加强沟通,成为家校合作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钟彩德 《各界》2009,18(12)
青少年儿童的教育需要各方面的合作,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日益明显,但从目前情况看来并不乐观.我们不得不对整个家校合作进行全新的审视,主要体现在家校合作方式及合作的具体措施等方面,以期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倩 《学理论》2013,(23):279-280
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四个方面找出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提出教育问题学生的对策如下:乡镇政府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担负起教育"问题学生"的主要责任;家庭尽职尽责;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3,(36)
农村中学布局调整使得家校距离增大,学生寄宿学校,父母对孩子监控机制减弱,从而造成家庭德育的缺失。针对农村中学布局调整对家庭德育的影响,以浙江省R市为个案,通过调查分析了R市存在的家庭德育问题,并给出了加强R市家庭道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陈静茹 《学理论》2012,(29):202-203
班主任作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直接代表,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争取家庭与社会的配合和支持,给予必要的协调和正确的导向。由于学校工作的复杂性,各个部门的工作都离不开班主任。教育、教学、总务、体育卫生、课外科技、文体活动以及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工作等等,都需要在班主任的支持协调下进行。可见班主任是使校内各种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的纽带。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教育者,班主任的人格、性格、道德、学问、言行等,对学生的个性社会定向、品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班主任不仅是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代表,更是学生可信赖的朋友。  相似文献   

9.
魏昕秀 《学理论》2012,(33):217-218
在子女的教育中,家庭、学校、社会是三个不可分割的环节。家庭是孩子最先接触到的,最直接影响孩子成长的教育环境。家庭的结构和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成长影响的相关研究也比较丰富,但多数是以团体作为研究对象,文章以个体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及测验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不完整家庭结构中的离异家庭其教养方式对儿童学习成绩及认知发展、行为特征、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作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社会的发展,竞争的加剧,环境的变迁,对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换合作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人们普遍感到"活的真累"的同时,我们的下一代,现在的小学生中,肩上所承受的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负荷也越来越重.在小学里,由于自身或外界的原因所引起的学习困难学生(下称学困生),已引起教育界高度重视,研究解决这部分学生,无论对学生本身成长,对一个家庭的幸福,还是对学生甚至社会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更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所谓"学困生",通常指那些在学习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个性不同、习惯不一.这一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其相对性,"学困生"是相对优等生而言的;二是其发展性."学困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教育教学措施得力,他们是可以转化并不断进步的.  相似文献   

11.
人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毫无选择地要接受家庭的教育 ,具体说就是父母的教育 ,而这些教育是其人生成长及形成个性品质、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志趣爱好和道德素养的重要因素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 ,父母能帮助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条件 ,在人一生中任何人对自己家庭教育是无法摆脱和选择的。父母教育对幼年的子女影响最大 ,子女愈小受父母教育的影响愈深 ,父母的不同教育对子女都起着重要作用。父母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为人处事时时处处都在影响着子女 ,事实上一个家庭的生活习惯就是这个家…  相似文献   

12.
校园踩踏事件越来越为社会各界关注。针对踩踏事件出现的原因,各级各类中小学应该以人为本,及时排除校园安全隐患,完善安全管理机制;明确安全教育职责,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加强安全教育的应急训练,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3.
唐名淑 《学理论》2014,(26):276-278
家庭是每个个体成长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在家庭中同样受到深刻影响,尤其是高学段小学生。为此提出教育建议如下:提高家庭成员对交往焦虑的重视程度,特别是父母关系与父亲的角色;建构学习型家庭,提高父母的文化素质,营造高质量的主观生活幸福感;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采用科学的教养方式;减少非核心家庭与隔代教养的发生率;注意社交焦虑中的城乡及偏见,教育要有侧重点;建立家庭、学校联动的教育机制;抓住人际交往训练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14.
乔玉文 《学理论》2012,(27):206-207
由于沟通的不畅,教师和家长之间经常会产生一些误会和矛盾,因此相互抱怨、指责,一定程度影响了学生的教育效果,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所以,针对上述情况提出:首先,家长和学校要认识到家校沟通共建的重要意义,主动地相互沟通;其次,通过多种方法:如,“校讯通”、“家长开放日”、“家长委员会”等实现家校共建共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和当代大学生体验式成长的新特点,要求我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确立以人为本、柔性管理和服务引导的理念,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举措.以成本核算、生涯规划与价值增值等教育活动为载体,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大学生自我增值教育,以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特点和极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充分调动了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整合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促进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成功.  相似文献   

16.
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教师文化建设对高职院校内涵提升的意义体现在促进学校教育管理的变革、推动学校效能的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及影响校园文化和学生文化的形成。教师文化建设应凝练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学校精神,建立具有人文特色的制度文化、塑造自然的合作文化,构建"双师型"的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17.
李发生  李峻薇 《学理论》2009,(32):219-220
对于一群相对较为特殊群体——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如何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在网络条件下,如何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同样健康地、快乐地成长,就显得非常重要。运用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实现家校互动、师生互动、亲子互动,让家长和老师都参与到学校的德育教育中来,开创德育网络化的新模式。增强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的良性互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共同构建起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谐的德育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3,(36)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参与。必须树立一种全新的观念,打破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界限,以学校为龙头、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平台,把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凝聚成一股合力,形成"三位一体"的全天候立体化教育网络体系,共同创造有利于小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9)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班级管理、学校教育的引导者、管理者、建设者。中职学校班主任是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的主要力量,是我国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职学校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对其自身成长、学生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都有一定的必要性。通过对专业化内涵介绍,研究中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并从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介绍中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所需的素养,以期对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90后泛指1990年以后出生的所有公民,当代90后是一类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成长于改革开放初见成效、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是真真正正伴随网络成长起的一代。这种特殊成长背景在赋予了他们特殊群体特征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些价值观念的偏差。如何使当代90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家庭、学校承载着重要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义务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