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坐在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位梦华的办公室里,记者被眼前这位科学家的经历所震撼。自1982年10月去南极,18年来,位梦华的生命深深镂刻着极地的印迹。1992年6月,他独闯北极,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极爱斯基摩人聚居区进行了一个半月的考察,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位梦华拿出一张与爱人在北极的合影给我看“这是我第六次去北极考察,是和爱人一同去的,在那里呆了8个月。”他指着照片上的背景告诉我,这是北极巴罗爱斯基摩人古老的捕鲸站,两根弯弯的鲸骨高高地竖在那里,成为一种神圣的标志。牵挂北…  相似文献   

2.
儒道思想中的生态旅游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 ,儒道两家都主张“天人合一” ,与现代生态旅游倡导的“认识自然”、“融入自然”是一致的。但儒道两家在“天人合一”观点上各有偏重 ,儒家更强调法制的作用 ,道家则主张“自然无为”。生态旅游的实现要依靠两者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时事报告》2010,(9):66-67
极地世界里,狗拉雪橇是爱斯基摩人唯一的运载方式。如何让雪橇装得更多、跑得更快,爱斯基摩人有一套独特的管理畜力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蒋伟  胡良桂 《求索》2014,(1):42-45
“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思维的总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道”的思想体系。然而,对“道法自然”的分析,学术界已经形成了“道自己如此”、“道无从效法”的抽象思维定论,忽略了“法自然”具象的一面。其实,如果从水与老子思想的关联来看,会发现老子“道法自然”的哲学思维不仅具有唯象理念的色彩,更具有水原型的意蕴。水原型的提出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对“道法自然”的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道家的“自然”概念与西方的“自然事物总和或聚集”的“自然”概念存在着很大差异.西方的自然观完全是客体属性,指向事物总和或聚集.道家的“自然”在指向“天”与“地”客观世界的同时,更指向了主体,呈现出主体对他人、对社会、对物质世界的一种态度和一种境界,属于伦理、认识论及审美的综合判断,表现为一种“关系”的“集合”.道家的自...  相似文献   

6.
《公安研究》2012,(5):93-94
张晓光在《长白学刊》2011年第6期撰文认为,道家的“自然”概念与西方的“自然事物总和或聚集”的“自然”概念存在着很大差异。西方的自然观完全是客体属性,指向事物总和或聚集。道家的“自然”在指向“天”与“地”客观世界的同时,更指向了主体,呈现出主体对他人、对社会、对物质世界的一种态度和一种境界,属于伦理、认识论及审美的综合判断,表现为一种“关系”的“集合”。  相似文献   

7.
自然对人的意义,既不该是迷信宗教式的敬畏,也不该是骚人墨客式的感伤。自然本身并没有任何种类的感情,更没有感伤。但有些人总错误地把感情赋予自然,认为自然有情,于是天地为愁,草木含悲,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些人先把自然变成一个“多情体”,再把自己的情绪随着这“多情体”转,于是悲从中来。这实在是一个很有问题的人生态度。至于黛玉葬花之类,那更是病态了。  相似文献   

8.
李义天 《求索》2005,(1):107-109
在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通过承认自然物的内在价值来论证保护自然的理由。但凭“内在价值”,不能证明自然物是具有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能力的“道德主体”,而只能证明是享有基本权利的“权利主体”。承认自然物拥有基于“内在价值”的基本权利,既能课以人类保护自然的义务,又可以避免契约主义和能力主义的权利观在环境伦理学中的困境,并更彻底地坚持非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9.
▲邓治平认为:中国花鸟画不是简单地对自然景物的再现,而是一种自然精神的表现,它更强调内在的蕴涵及“一墨大千”的造化无极之境。  相似文献   

10.
很多人因为学习、工作的压力,遵守着紧张的生活节奏,陷入了“八小时内电脑前工作、八小时外电脑前娱乐”的怪圈。作为一种与网络相对的“不插电游戏”,桌游已经成为一种更自然、更亲近的娱乐和社交方式。  相似文献   

11.
“官腔”趣谈吉月木自古以来,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们都自然遵守着不同的言行规则,当官的自然也不例外,除了要练就一副端庄的官相,更得练就一套“官腔”。细细品评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官腔”,倒是饶有趣味──“嗯、啊、这个、那个……”虽然并非官员的专利,但由于...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约有10万因纽特人,分布在格陵兰、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的阿拉斯加,多数人居住在高寒地区和北极圈内。加拿大约有2.5万因纽特人,主要散居在北部沿海以北的岛屿上,东西延伸4000公里,横跨5个时区,最北的村落在北纬82,因而因纽特人被称为“来自冰雪世界的人”。加拿大东部拉布拉多半岛的印第安人把因纽特人称为爱斯基摩人,意为“吃生肉的人”。对此,因纽特人并未提出异议。但他们更喜欢别人称他们“因纽特”,因为这意味为“真正的人”。为尊重本民族的意愿,许多国家的书刊、新闻报道极少出现“爱斯基摩”,而是“…  相似文献   

13.
“自然”的审美特征,是儒家和道家“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充分体现。这里,我们从“师法自然”、“同自然之妙有”和“造乎自然”等方面试析一下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的大观园的“自然”美学特征,从而得出“自然”特征在古园林建筑中的重要地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一、马克思自然观的深刻意蕴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特征,是其哲学视野中“自然”的社会——历史性质。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自然界”,不是与人和人的活动彼此分离的自然界,更不是包括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尚未触及到的未知世界在内的无限的“整个世界”,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人类学的自然界”。  相似文献   

15.
农用地的基本功能是为社会提供农产品,其质量可以用产量水平进行度量.该文解读了《农用地分等规程》采用定量方法综合评定农用地的质量所涉及“天”、“地”、“生”、“人”四个方面因素.“天”的因素是宏观的,是决定一个地区耕地自然质量的首要条件,其连续变化的特点,是耕地等别序列全国可比性的自然基础.“地”的因素是区域性和地方性的,决定着耕地自然属性特征的多样性,也是导致耕地自然质量差异显著、评价因素复杂的主要原因.“生”的因素是耕地形成有效产出的关键,作物品种的差异不仅影响耕地的产量,更影响农产品的品质.“人”是开发、利用和改造耕地的关键因素,具有巨大的建设能力或破坏力量.最后,该文认为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的原则,通过土地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将是中国耕地保护与生产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世纪经院哲学家奥卡姆·威廉在论述基督教神学时,较早提出了“自然法则”和“契约论”,这种概念形式对17世纪英国的思想家有着重大的影响。17世纪英国的思想家弥尔顿、霍布斯和洛克等人将其学说发展为近代西方的“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论”,对西方政治思想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一事不再罚”原则是反映自然公正、法治、秩序等价值理念。但在理论与实践中,执法人员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使其真正完备起来,为行政执法、行政处罚实践提供更全面的理论指导与更强的依据性、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春秋》1996,(2)
提起战国时期齐国伟大的军事家、思想家孙膑,人们自然会想到他的《孙膑兵法》,更会想到展示他卓越军事才能的“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庞涓自刎”等妇孺皆知的著名战役。然而,孙膑故里在哪里,“膑  相似文献   

19.
胡新 《求索》2007,(12):145-147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传统哲学提倡“道法自然”、“惟齐非齐”、“天人合一”,生态伦理学在本质上反映了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强调“人化自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过度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人们在受高科技“恩惠”的同时,也受到了自然的惩罚,为此,提倡生态文明,赋予“自然”以人文关怀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20.
曲径通幽本是对自然山水风光美的描述和追求。但随着现代旅游业迅速发展,某些人“通幽”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曲径”的手段更“先进”。追求“文明”的人们正在进行着一场“曲径通幽”、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不文明的“壮举”。如不断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我们今天尚能勉强称为“幽”的若干景点、幽境,将会一个个被“曲”得不成样子,“通”得面目全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