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平息的整个过程来看,参与群体对处置主体的认同度在事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决定着整个事件发展的态势.通过对社会认同概念、内涵的阐述,分析社会认同在预防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的社会阶层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一个新的群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职业身份认同方面,自我认同较高,社会认同较低;在统战身份认同方面,多数人了解"新的社会阶层"这一概念,但对其内涵的理解程度较低;在政治身份认同方面,多数人并不了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一身份的内涵和特定指向。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利益诉求方面,事业发展的诉求和政治参与的诉求较多,而文化和社会诉求较少。为了有效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身份认同和利益诉求,应进一步明晰"新的社会阶层"概念的内涵和构成,增强该阶层人士对统战身份的认同;积极促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事业发展,增强其对职业身份的认同,满足其事业发展的诉求;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有序实现政治参与,满足其政治诉求;组织社会公益活动,满足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文化和社会诉求。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的群体性事件开始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比较突出的是行业维权性群体事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与普通的群体性事件相比,行业维权性群体事件在参与主体和行为方式等方面与普通群体性事件有较大差异。防范和化解行业维权性群体事件必须扩大公民参与、改革行业治理结构、建设利益协商机制。  相似文献   

4.
聂文娟 《外交评论》2011,28(4):83-95
集体身份认同作为一种情感表达和情感诉求,具有情感属性的本质特征。本文以集体身份认同的建构为切入点,分析了国际关系中的群体情感现象。集体身份建构进程中的核心变量是群体成员身份认同,而不是朋友角色身份认同。在群体身份认同的建构进程中,群体情感因素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分别表现为社会类别化进程中的群体情感动力、社会比较进程中的群体情感模型以及积极认同进程中的"替罪羊"现象。  相似文献   

5.
当代美国青少年群体有多元化的文化认同、消极的政治认同和分裂的身份认同。多元化的文化认同体现在这一群体在社会生活许多具体方面出现的文化冲突;消极的政治认同主要体现在远离政治传媒与消极的选举参与;分裂的身份认同是指美国本土青少年与移民青少年具有不同的身份意识,大量移民及其后裔同化滞后。美国主流社会强调美国文化和美国意识,政治活动更多考虑青少年参与,加强对贫困青少年的救助,在青少年事务相关领域采取多种措施促进青少年的社会认同建构。  相似文献   

6.
我国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心理原因主要有:"类化预期"心理落空使群体性事件参与者产生攻击性行为,"相对剥夺感"心理使群体性事件参与者产生仇恨心理和过激行为,"群体隐匿"心理降低了道德行为准则对群体性事件参与者反社会行为的约束力,"群体共识"心理强化了群体性事件参与者行为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公正受挫"心理导致了一些群体性事件参与者产生越轨心理或极端行为。因此,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着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7.
为了让群体性事件更为形象化地呈现,本文将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液体沸腾及其发生过程与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机制做类比,通过对液体沸腾过程的观察和分析,展开对L县保路运动发生机制和逻辑过程的研究。研究发现,作为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社会过程,群体性事件是因民众情绪的长期积压与克制,在特定事件的刺激之下而瞬间产生的共振现象。群体结构、民情基础、社会情境、地域空间,以及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等构成了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群体性事件的演化过程可分为五个逐级推进的层次,即问题的潜伏层、事件的初显层、舆情的集结层、事件的爆发和高潮层、事件的衰减平息层。本文试图以社会沸腾现象揭示群体性事件的动态演化和内在机理,以便较为形象地呈现群体情绪的传播、感染及"共振"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8.
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态势是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现象,群体性事件认识有逐渐深化和广义与狭义两种理解,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大多是基于人民内部矛盾的群体利益诉求,群体性事件发展有两极分化态势。公安传播在群体性事件处置中应坚持公安机关政治社会责任与处置群体性事件角色定位的统一;法、理、情的统一;闻警而动与全程舆论引导的统一;通报事态、澄清实事、说明政策与及时处置和问责、有错必纠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一方面激发了社会的活力,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积累了社会矛盾,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面对现实的挑战,如何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急需研究的重大现实课题。本文从社会认同的角度对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化解群众认同危机,预防群体性事件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研究了群体性事件概念应包括以下几点,"群体性治安事件"可以说等同于"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具有人民内部矛盾的诱因性、群体性事件参与人数的众多性、群体性事件诉愿表达方式的非法性、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着重从不平等理论、公正受挫理论的社会群体心理分析阐述了群体性事件的动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对策,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体系、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健全和完善社保体系。  相似文献   

11.
文化认同是个体或群体对于自己所属文化体系的倾向、理解、认可及实践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过程。学术界就文化认同问题大体有原生论和建构论两大观点,而建构论主张想象和群体记忆是由社会或政权所人为建构的。文化认同是身份认同的基础。台湾当局通过建构主义理论给台湾青年建构了错误的认同取向,其经年累月的影响和无法自圆其说的解释,导致了台湾青年的文化认同迷茫。近年来,随着惠及台胞"31条措施"深入落实,两岸经济社会不断融合发展,由祖国大陆主导台湾青年文化认同重建工作变得可能、可行。在探索实践路径上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通过大陆高校教育阵地、借助大陆各地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和青年台胞朋友圈等方式,重新建构台湾青年的中国历史记忆和中华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2.
试论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模式、原因及其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事件的一种新的特殊形式。它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民群体为了共同的利益或其他相关目的,利用网络进行串联、组织,并在现实中非正常聚集,扰乱社会正常秩序,乃至可能或已经产生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群体性非正常事件。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模式主要有四种:网络舆论引发模式、由网络谣言而恶化或失控模式、利益受损群体网络发动模式以及境内外敌对分子发起模式。当前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生成原因主要有社会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网民民主参与意识增强、网络规制不完善、少数地方政府损害民众利益以及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方法不科学等。防范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应采取建立健全防范协作机制、加强网络真情引导、及时掌控事件的发起人和组织者、构建利益整合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群体性事件是一种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安定,对社会秩序极具破坏力的社会形态,公安机关作为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中坚力量,充分研究群体性事件中聚集人群的群体心理及其发展规律,依据心理学原理依法、合理地采用心理战术、心理策略对群体心理予以引导,是有效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4.
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发生是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的,既包括民众的心理,又包括群体心理和群体心态。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是民众心理的折射。群体心理所具有的特征成为群体性事件中的非理性网络舆情的加速器,群体心态使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发展呈现复杂多变之势。  相似文献   

15.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我国,人民内部矛盾逐渐增多,利益冲突越来越普遍,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认识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分析其引发的原因,将有利于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在处置群体事件时应把握好三个弄清楚、三个检查、三个原则、三个注意、三个提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何种分析路径理解社会群体性事件,直接影响到采取何种方式对社会群体性事件进行预防与处置。本文以西方国家的冲突论为视角,对目前中国的社会群体性事件进行再认知,其目的是在预防和处置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理念上达致从阶级斗争思维向冲突思维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我国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地方政府行为"越位"与"缺位"现象同时存在而引起的。在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束四个阶段中,地方政府的表现和态度影响群体事件的变化和结果。  相似文献   

18.
行业维权型群体性事件是特定行业或职业的群体事件,它具有参与群体和目标明确,社会影响较大,组织相对严密等特征,其主要原因是社会转型时期利益格局调整,公民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行业协会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以及政治腐败。防范和化解此类事件必须注意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改革行业协会,建立相关利益协商与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9.
采用何种分析路径理解社会群体性事件,直接影响到采取何种方式对社会群体性事件进行预防与处置.本文以西方国家的冲突论为视角,对目前中国的社会群体性事件进行再认知,其目的是在预防和处置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理念上达致从阶级斗争思维向冲突思维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网络社会对群体性事件的演变机理具有结构性的影响,并对其形成机理、发展机理、变异机理和终结机理四大机理产生作用力。网络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生成是由于地方性偶发事件,但其爆发则离不开各类社会精英人士的参与和动员,尤其受知识精英、网络推手等的话语影响。网络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机理是快速"情绪感染——群体极化——马太效应"的线性过程,民众的观点和态度在情绪感染和利益波及下开展交流互通。网络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既有正常的作用机理,也有异常因素介入导致变异机理开始启动并影响事件的发展,其中符号化认知和传播异化是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异常因素。终结机理需要主框架的建构,主框架意味着各方主体对于事件的产生、发展、走向等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对于应对导火索有了明确的方案,对于利益分配、情绪慰抚、价值表达等都有了较为合理妥当的框架性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