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群体性事件的频发与处置,是现代世界各国社会危机及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常态。近年来,国内对于群体性事件的研究与处置,大多是从维护政治稳定,开展人民内部矛盾排查调处的政治学视角,以及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治安行政管理和危机管理角度进行的,并取得诸多理论成果和良好的实践效果。但是,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特定的群体情绪和群体行为的表现,其酝酿、形成及爆发,必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心理机制。在这方面,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经典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和塞奇.莫斯科维奇所著《群氓的时代》,为我们开展群体性事件的研究与处置,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发生是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的,既包括民众的心理,又包括群体心理和群体心态。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是民众心理的折射。群体心理所具有的特征成为群体性事件中的非理性网络舆情的加速器,群体心态使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发展呈现复杂多变之势。  相似文献   

3.
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性事件是困扰各国政府的难题,在社会转型时期尤是如此。近几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呈不断增长之势,是影响社会稳定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我国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治安事件的简称,公安部为此专门制定了处置此类事件的相关规定。宏观上研究群体性事件形成的社会心理原因,微观上分析群体性事件参与主体的心理类型,有助于公安机关有效处置此类事件,避免事件的恶化,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障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态势是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现象,群体性事件认识有逐渐深化和广义与狭义两种理解,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大多是基于人民内部矛盾的群体利益诉求,群体性事件发展有两极分化态势。公安传播在群体性事件处置中应坚持公安机关政治社会责任与处置群体性事件角色定位的统一;法、理、情的统一;闻警而动与全程舆论引导的统一;通报事态、澄清实事、说明政策与及时处置和问责、有错必纠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群体性事件是困扰各国政府的难题,在社会转型时期尤是如此。近几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呈不断增长之势,是影响社会稳定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我国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治安事件的简称,公安部为此专门制定了处置此类事件的相关规定。宏观上研究群体性事件形成的社会心理原因,微观上分析群体性事件参与主体的心理类型,有助于公安机关有效处置此类事件,避免事件的恶化,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障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6.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我国,人民内部矛盾逐渐增多,利益冲突越来越普遍,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认识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分析其引发的原因,将有利于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在处置群体事件时应把握好三个弄清楚、三个检查、三个原则、三个注意、三个提高。  相似文献   

7.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我国,人民内部矛盾逐渐增多,利益冲突越来越普遍,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认识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分析其引发的原因,将有利于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在处置群体事件时应把握好三个弄清楚、三个检查、三个原则、三个注意、三个提高。  相似文献   

8.
准确分析和把握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心理,是正确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关键和保证。从众效应、观众效应、责任扩散效应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根据群体性事件中相关人员各自的行为特点和作用,处置时应该将他们分为核心层、附和层、围观层,加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9.
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原因及预防处置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如何正确认识、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是政法战线乃至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原因着手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置对策,以增强相关部门有效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众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因而通过非法聚集、围堵等方式,向有关机关和单位表达意愿、提出要求的群体上访等群体性行为。基层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仍然存在处置过当或处置迟缓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角色错位、处置程序标准模糊和基层公安机关自身建设存在不足。提高基层公安机关处置...  相似文献   

11.
公安机关要坚持与时俱进,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为农村小康建设创造稳定的政治环境;要恪守实事求是,深化严打整治斗争,为农村小康建设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要立足开拓创新,加快体制改革,为农村小康建设提供良好的政务环境;要着眼持续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农村小康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2.
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基本路线和优良传统。居民安全感调查对公安群众路线的执行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提高服务型公安机关工作的群众参与度;为公安决策提供资源;有利于公安机关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有助于公安合理调配资源,加强社会风险防控。基于居民安全感调查的以上作用,公安机关应正确认识居民安全感调查,做好项目规划并正确利用调查结果,使其成为"大走访"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发挥其对群众路线执行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绩效考核是一把双刃剑,考核合理可以推动公安管理效能,反之,则挫伤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公安机关的长远发展。公安机关绩效管理应以有利于公安工作的长远发展为目标,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引进先进的绩效管理工具,不断完善公安机关绩效考核机制,促进公安工作创新,提升公安工作效率,实现公安机关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信息革命改变着人类社会,同时也必定改变着我们公安机关的组织和机制。公安机关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加强民警的组织学习,与时俱进地创建“学习型公安机关”,为公安机关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努力锻造一支适应形势发展和不断追求最佳战斗力的公安队伍。  相似文献   

15.
对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稳定的主力军,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责无旁贷。但是,群体性事件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其性质、表现形式、社会危害性都不尽相同,需要采取的措施也不一样。就公安机关的职责权限而言,重点是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促进公安机关与媒体的沟通和合作,公安机关需要具备对媒体日常公关、危机公关、典型公关的方略以及应对媒体失实报道的措施,从而因势利导,为顺利完成各项公安工作营造和谐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7.
治安防控是中国公安机关适应新形势下动态治安管理需要所采取的新举措。在治安防控中进行时空整合,有利于提高快速反应的实战能力,有利于提高我们发现和预防犯罪的能力,有利于发现和打击现行犯罪和预谋犯罪。  相似文献   

18.
构建公安大教育大培训格局和体系是公安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趋势。解放思想、创新理念,以科学管理机制的构建促进公安教育从学历教育向培训教育的重大转变;以警察职业教育的要求来设置培训课程。优化结构,整合资源,努力实现公安大教育大培训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犯罪主体所在单位而言,公安机关工作人员是徇私枉法犯罪的重灾区,占样本数的87.5%;在公安机关内部,犯罪主体属于县(区)级以下公安机关(机构)的工作人员占样本数的76.3%;犯罪主体均为男性,且年龄在30岁至50岁之间的样本数占80.7%;在庭审中,对犯罪主体是否属于司法工作人员的争论或辩护不仅涉及到罪与非罪,还涉及到此罪与彼罪的问题,最终必将影响刑罚的适用。公安机关的性质属于行政机关,但不能由此推断公安机关内部的工作人员均为行政工作人员而非司法工作人员。司法鉴定人员和聘用人员可以单独成为徇私枉法罪的适格主体;不具有司法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可以成为徇私枉法罪的共犯。  相似文献   

20.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和新挑战,情报信息已成为推动公安工作的重要警务资源。出入境管理部门必须主动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客观要求,牢固树立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强化情报信息工作,切实提高出入境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预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