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正早在直辖前,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就曾为重庆题词"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直辖后,重庆把握机遇,立足实际,以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为目标,以办好"四件大事"为重点,在西部大开发中明确提出了大开放促大开发、大开发促大发展的口号,切实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放在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着力提升对外开放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直辖10年来,重庆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直辖牌”并不好打。虽然重庆直辖10年了,但是在城市知名度、城市竞争力以及市民文明素质等方面与京、津、沪相比,都不能同日而语。要找准差距、突破自己,我们首先要打好两张牌。  相似文献   

3.
昨天,重庆直辖使我们自豪; 今天,重庆直辖使我们自醒; 明天,重庆直辖使我们自强。 九年前的三月,全国人大批准关于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使三干多万渝州儿女一夜之间成了中国第四个直辖市的公民,人人将自豪写在脸上,将欣喜溢于言表,将期盼藏在心中。  相似文献   

4.
《当代党员》2007,(4):78-78
2006年重庆保费增速全国第一;重庆直辖10年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2006年全市218名公务员受处分;重庆水路货运10年长4倍;直辖10年重庆税收增长近4倍;直辖10年重庆GDP总量翻了一番半。  相似文献   

5.
《当代党员》2011,(7):26-27
1997年,重庆直辖,历史赋予量秘黼使命。重庆市委抓住重庆直辖、三峡工程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为目标,以办好“四件大事”为重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直辖十年后的2007年,党中央、国务院对重庆再次寄予厚望,胡锦涛总书记作出“314”总体部署,国务院批准重庆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成为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探路先锋。  相似文献   

6.
加快重庆直辖市对外经贸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荣 《探索》2006,(6):158-163
重庆直辖以来,对外经济贸易取得了很大发展,但由于总量小、基础差、开放度低,与京、津、沪及沿海地区的差距巨大,比全国平均水平也低出许多。加快重庆对外经贸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发展机遇,打好重庆直辖牌,通过“引进来”、“走出去”,促进重庆直辖市对外经贸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思考与运用》2007,(4):100-107
重庆直辖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中央对重庆发展的期望和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也比较明显,与西部省区相比也不占优势。2OO7年3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对重庆直辖体制和重庆市各项事业给予充分肯定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思考与运用》2006,(5):10-10
重庆直辖转眼九年了。直辖市有直辖市特有的使命和责任,直辖市有直辖市特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每一位重庆人,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直辖意识。直辖首先是一种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也是一种抓住机遇和应对挑战意识,还是一种自强和创新意识。我们务必牢记使命,抢抓机遇,奋发图强,开拓创新,以强烈的直辖意识开创工作新局面,以强烈的直辖意识推动改革发展,努力把富民兴渝、构建和谐重庆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使重庆早日成为名副其实的直辖市。本刊编发市委书记汪洋谈“增强直辖意识,争取更大作为”和市委党校两位教授的文章,作为本期主题阅读,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刊从第8期开设“精心打好“直辖牌”栏目,并刊登《重庆直辖:英明的国家战略决策》和《把重庆打造成“西部最大的特区”》两篇文章,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本期,我们特别约请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同志撰写了这篇《正视重庆与京津沪的差距》,文章用翔实的数据,客观地分析了重庆与北京、天津、上海3个直辖市在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距,读后令人深思。坦白地说,重庆与其他直辖市的差距远不止这些,比如,在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方面,在城市的知名度方面,在市民的文明程度方面,等等。要打好“直辖牌”,我们就必须找出并正视这些差距。  相似文献   

10.
正1997年重庆直辖后,重庆成为我国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直辖市,具有中等省的规模。由于幅员辽阔,加之受历史与自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全市各个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在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现状与发展潜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的特点突出。为促进重庆各区域的协调、共同发展,直辖后的重庆,依据不同时期的市情,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黄豁 《红岩春秋》2008,(5):10-15
重庆直辖后,中央对年轻直辖市托以重任,寄予厚望。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到重庆考察,对重庆各方面工作作出许多重要指示,希望重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党中央的关怀下,今天的重庆已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中央领导对直辖重庆的关怀,将鼓舞重庆人民再接再厉,为落实中央“314”总体部署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2.
~~桥之都——直辖重庆桥梁建筑掠影 $重庆新视界艺术工作室~~  相似文献   

13.
回顾昨天,重庆在电影事业上也曾辉煌,在直辖后的今天,重庆的影视事业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4.
一位企业家感慨:“重庆很多非公企业,10年前大多默默无闻,但转眼间,他们群体性‘爆发’了……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直辖——直辖的政策效应、经济聚合。”而一些有识之士进一步认识到,直辖对于重庆包括非公经济发展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创造了发展机遇、改善了经营环境,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心加上重庆人天生的敢于闯荡敢于做大事的性格,使得重庆非公经济在全国迅速脱颖而出。黄红云和他的金科即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5.
陈红兵 《当代党员》2006,(10):24-25
直辖以来,重庆民营经济发展迅猛,但与京津沪相比,其总量、占GDP比例和增长速度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思考与运用》2004,(1):4-7
2004年1月召开的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是重庆直辖以来市委召开的第一次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系统总结重庆直辖以来宣传思想工作的经验,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  相似文献   

17.
谭健 《当代党员》2010,(12):36-37
6月18日,重庆迎来直辖13岁生日。这天,重庆收获“厚礼”--我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挂牌。  相似文献   

18.
《当代党员》2007,(7):69-69
重庆薪酬增长率位居全国第7位;重庆市第三次党代会隆重召开;重庆将把劳务经济打造为农村“第一经济”;直辖10年重庆财政收入增长9.6倍;重庆地铁一号线正式开工  相似文献   

19.
《当代党员》2007,(6):77-77
规模最大的渝洽会开幕;一季度GDP增幅创直辖以来新高;中外电视媒体聚焦重庆直辖10年;重庆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锁定4大重点;重庆张开双臂拥抱书市  相似文献   

20.
俞荣根  程雪莲 《探索》2011,(3):115-118
重庆直辖以后,市域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为之保驾护航的地方经济立法却并未体现出同步发展的态势。通过实证评估发现,重庆地方经济立法中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