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一系列反腐的新部署、新观点和新举措,开创了法治反腐的新局面。法治引领治腐、防腐,规范、制约权力,对腐败问题零容忍,每一项都直接遏制权力腐败。  相似文献   

2.
思想堕落是腐败现象产生的源头,抓好了思想反腐,就抓住了反腐的源头和根本。思想反腐就是通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筑起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心灵高墙,形成防腐拒腐的内在自觉,是反腐关口前移的重要举措。思想政治工作在反腐中具有导向、约束、激励和预防功能,发挥反腐的思想先导作用,是思想反腐的有力武器。其反腐先导作用的发挥需要建立常态反腐约谈机制和有效思想引导机制;同时思想反腐要以制度治腐作为屏障,形成思想反腐和制度治腐相互支撑的反腐格局。  相似文献   

3.
在实际运作中,人民监督机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随着当前我国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而倍受关注。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强化人民监督机制,让最广大民众参与反腐,是提高我国执政党拒腐防变能力的根本途径。只有健全人民监督机制,实现民主治腐,才能避免重蹈历史上“政怠宦成”、“人亡政息”的覆辙  相似文献   

4.
当文化防腐的实施机制足够强大时,它不仅具有遏制腐败的功能,而且最终能够达到让人不想腐败、不愿腐败的效果.随着网络媒体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网络技术可以在促进反腐学术研究、开展廉洁教育、加强舆论监督、推动精英示廉等方面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能力,“文化+网络”的防腐模式将会得到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5.
社会反腐是指国家机关(在我国还包括执政党)以外的公民、组织等社会主体对预防、查处、根除腐败的参与。与传统的国家反腐败相比,社会反腐是一种“异体反腐”,可以很好地弥补国家反腐这种“自体反腐”的局限。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社会参与反腐败是公约的重要内容,也应当成为每一个缔约国反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制度反腐是人们在长期的反腐实践和反腐学术研究中得出的总结性认识。但是,通过制定反腐败的法律法规打击腐败和通过国家法制体系建设来控制腐败是有区别的。在现有的反腐理论研究中,这个问题不是被忽略了,就是被混淆了。为了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区分“制度反腐”和“反腐制度”这两个概念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腐败是权力的异化现象,其最本质的原因是权力不受监督。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在反腐防腐工作上取得了不小成绩,但由于法律监督制约机制仍不健全,监督不力甚至监督虚化的弊病在一定范围和层次上仍然存在,致使腐败(尤其是司法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甚至呈现出漫延之势。它主要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的依法治腐思想是邓小平法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廉政建设“要靠法制,还是法制靠得住些。”邓小平同志指出反腐败问题直接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依法是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手段。邓小平依法治腐的法制思想经过二十多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已成为我们治理腐败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网络反腐是以网络为代表的新技术媒介在反腐倡廉领域中的运用。网络反腐呈现出独特的优势效用。但作为新生事物,其内在发展不足和外在条件不齐,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网络反腐主体表象上的扩大与实际上意见领袖的特殊作用的矛盾使全民反腐难以真正实现;主体反腐动机的复杂和多元导致网络反腐的随机性和选择性,违背了“有腐必反”的基本原则;现实技术的不成熟和网络平台对接的不畅通影响了网络反腐的实效。要通过明确定义、正确定位、构建机制、创造平台等立体举措进一步完善网络反腐。  相似文献   

10.
腐败是我国目前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巨大考验,腐败问题的妥善解决,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切身利益。为了杜绝腐败,我国一些党内规章已经明确规定了制度反腐的措施,但是笔者认为,反腐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任务,更是这个社会群体要面对的一项任务,因此,制度反腐必须要走向法律制度反腐。  相似文献   

11.
沈传亮 《理论前沿》2007,510(21):35-36
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反腐防腐是国际反腐的新趋向.国外利用信息化反腐的成功经验主要有:推行电子政务,减少腐败机会;利用网络加强舆论监督力量;为具有反腐边际意义的制度提供信息化平台;在细节上发挥信息化反腐作用.  相似文献   

12.
廉政与勤政,是对领导干部最根本的要求。为政不廉是一种腐败,为政不勤也是一种腐败。对党政机关主要领导实行权力限制,是反腐防腐、权力运行机制中新的尝试和探索。因精神懈怠、消极作为、不正确履行职责等不良行为,导致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蒙受重大损失,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要在不断加强廉政建设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领导干部的勤政建设。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反腐败思想围绕反腐问题的“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办”三个层次的逻辑结构 ,全面阐述了“为什么”要反对腐败 ,深刻剖析了腐败的本质及社会历史根源“是什么” ,系统分析和论述了反腐败在对策上该“怎么办” ,构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结构严谨的反腐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14.
给予和收受"坐牢补偿费"是对法律秩序和司法制度的挑战和冲击。它削弱了刑罚威慑力和司法公信力;作为一种新的腐败动向,它降低贪官腐败成本,影响整个惩贪治腐进程;它助长了"行业潜规则"肆意横行,严重败坏社会风气,混淆了正义标准。基于目前学术界和实务界对"坐牢补偿费"的期权腐败、继续犯罪、补偿赠与等法律定性问题,建立结构合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和事前反腐机制,加强对行贿人的打击力度及惩治力度,完善行贿罪的立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当今反腐问题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对于如何防腐,许多专家学者们提出了许多有效的建议,本文仅从领导者个人本身的素质出发阐明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贪,并提出领导者应注重自身的品行修炼,做一个廉洁勤政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16.
当前的腐败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一是呈集团化;二是隐蔽性强;三是“抗药性”强;四是高科技化。其原因主要有:政治权力的两重性;权力高度集中;监督机制不健全。为此,防腐反腐,一是要在深入学习上下功夫;二是在完善权力运行机制上下功夫;三是在强化监督上下功夫;四是在建立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7.
从首个被“人肉搜索”扳倒的贪官一周久耕,到近期雷政富等厅部级官员的落马,网络反腐的大量案例表明,网络反腐带来的反腐败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网络驱动型的公民参与,让滥用权力的人难以藏身。一大批“不能碰,不敢管”的官员们被绳之以法,保持了党的肌体健康,保护了国家财富和党的公信力。但是网络反腐在不少腐败案件上获得成功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18.
腐败是所有政府的通病,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造成巨大的破坏。在反腐实践中,传统反腐手段由于种种原因作用不明显、不充分,公众转而寻求网络进行反腐。网络反腐作为多元主体围绕反对腐败的共同行为,有其显著的特点和优势,但也存在着职能定位不清、运作机制不健全、主体意识和能力不足等方面的困境。加强和推进网络反腐应进一步建立完善的法律机制、构建网络反腐的制度支持、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构网络反腐伦理。  相似文献   

19.
网络反腐是一种新型的舆论监督方式,实质是民众利用互联网络平台传递相关腐败案件信息,形成网络舆论引起民众对腐败案件的关注,其重要意义在于客观上可以有效督促相关国家权力机关对曝光腐败案件进行查处。网络反腐在中国的发展的十余年间其势头强劲,人民群众参与网络反腐的积极性较高,并且成果显著,有效遏制并打击了腐败。归结其原因主要有:互联网自身的优势对网络反腐的推动;现实利益诉求机制不健全;党和政府对网络反腐的认可和重视;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提高;权力制约监督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国腐败治理法律体系存在着立法理念滞后、法律体系不完整、国家法律与党内法规协调不顺畅、国内反腐法律与国际反腐法律衔接不紧密等问题。应当重塑立法理念;协调国家反腐法律与党内反腐法规的关系;健全腐败治理法律体系,制定《反腐败法》,健全对权力腐败的预防性治理法律体系,健全公务员考核激励机制的法律规范;重视反腐败立法的国际合作,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完备的腐败治理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