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我原任乡政府秘书,1993年,我县各乡镇相继成立了民政所,我便成了许店乡第一任民政所长。建所时,编制3-5人,我们所共有4人,除我之外,还有一名会计,一名婚姻登记员,一名专职残联干事以后其他所相继增加了不少人员,可我们所至今仍未增加1人。现在的民政所被列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属二级机构,列为乡镇辖下的七所八站。根据我们这几年的工作实践,我认为,民政所虽小,但职权及工作范围很广,就其主要职责,也有十几项,如:社会保障、救灾救灾、扶贫帮困、五保供养、优抚优待、婚姻管理、社团登记、社区服务、地名勘界、殡葬管理、收…  相似文献   

2.
无悔民政人     
两年前,当县政府办公室要调我去工作时,熟人都对我说;应该去,你年轻有文化,调到领导身边当秘书,对你个人前途有好处。老局长找我谈心说:“局里眼下正缺少写材料的人,如果你真要走,我们也不会阻拦你,但我还是希望你能留下来,用你的笔写出我们民政人的酸甜苦乐,记下我们民政人的奋斗足迹。”老局长的一番话,让我思索了好几天。虽然我到民政战线才一年多时间,但同事们为改变民政事业落后面貌而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使我深深地理解了民政,认识了民政。当初虽在走与留的问题上有一番犹豫,最终我还是选择了民政。我是1992年…  相似文献   

3.
我是仰望着“老民政”一的身影使大的,听着救灾济困的故事走近了民政,成了民政人,烙上“民政印”。有人将党和政府比作太阳,那么我们民政人就是手托太阳、播撒阳光的人。在保康,哪里最贫困,哪里就有民政人的身影;哪里群众生活最困难,哪里就有民政人的问候;哪里有灾情,民政人就在哪里出现…··民政人用心血、用汗水将无尽的春晖撒向3225平方公里的每个角落,架起了党和群众心心相通、血肉相连的桥梁。鞠躬尽瘁为人民,危难之处显身手,何惧马革裹尸还,更是民政人的壮烈情怀。保康十年九灾,灾害频繁,救灾救济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相似文献   

4.
十来年前,我曾写了一篇小文《寻找老百姓》,大意是我们中国已经成了名片大国,有名片的人太多太多了!而且,名片上的内容绝不仅仅限于姓名、通讯地址、电话等等,往往要添加上各式头衔(如官衔、职衔、誉衔、虚衔之类)。这样的名片太多了,铺天盖地,这就会使人产生一个错觉:好像我们中国有太多太多的“人上人”,简直快要没有十足的普通老百姓了!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政》编辑部:贵刊今年第6期发表了一封“读者来信”,对《中国民政》的封面、内容提出一些看法,对此,我的观点不尽相同。其一,有关封面。封面是一种艺术,艺术的风格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有些是让人一看就懂的,有些是让人久久回味的。我认为《中国民政》的封面有一种美感,使人耳目一新,至于它表达什么意念、何种情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再说,甜瓜香菜,各人所爱。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有可能其他人喜欢,这是新闻、文学、美术、戏剧等常有的事,刊物封面也不例外。其二,有关内容。“来信”对1994年以来《中国民政》的内容加…  相似文献   

6.
罗正雄是云南省鲁甸县龙头山镇的一名普通民政助理员,第一次见他是两年前在鲁甸采访的时候。印象中,罗正雄话不多,总是默默地做着自己的工作。有人让我猜他的年龄,才知道原来头发已然花白的他,当时不过才37岁。地震后不到一年间的操劳,竟令他苍老许多。在去受灾群众家里的路上,身形瘦削的他肩扛慰问大米,一个人走在布满黄土的山坡上,这个背影至今仍给我留着深深的印象。本期最美基层民政人讲述罗正雄的故事,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用实际行动和为民的"初心",诠释民政人的情怀。  相似文献   

7.
我是踩着父亲的脚印走进民政大门的。如今,父亲因年龄关系捧着地区颁发的“献身民政荣誉奖”,走下了他坚守近3O年的民政岗位,我也成了一名有IO年民政工龄的民政人。喜然回首间,只觉得一切都已成为永远无法追回的往昔,激荡于心头的,唯有对民政的一份难舍难分的情意。我心中的民政,是尧舜禹传给后人的一把圣火,是焦裕禄留给今世的一份遗嘱;我心中的民政,是与家父的生命息息相关的崇高事业,是同自己的命运紧密相联的人民大伤;和小巾的承付.县计柴门巾的林经舒展,炊烟欢舞的春风,是叫座田里的种子发芽,庄稼丰收的春雨;我心中…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平陆县张村镇民政助理员裴效民,大学毕业干民政,十年如一日,怀着爱民如父母的朴素扈精,为民政对益服务,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成绩,被运城行署树为学习的典范。——编者我叫裴效民,今年35岁,1983年山西农大毕业,1985年元月担任张村镇民政助理员。10年来,我从一名稚嫩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名较为合格的民政工作者,受到了民政对象的赞誉、群众的信赖,我镇也被民政部命名为“民政工作全优镇”。我是一个出身贫寒的人,出生三个月,父亲就因病去世。1979年,我考入山西农大。4年大学生活,我仅花了家里200元钱,靠…  相似文献   

9.
民政乃国政,重心在基层。基层民政干部在想什么,想说什么?最近,本刊编辑部在山西省稷山县组织了一次乡镇民政助理员座谈会,请他们畅谈了种种感受和想法。应该有一点“窗口意识”朱永林(翟店镇民政助理员):有人说,我们的工作是给民政对象干的,不是做给人看的。我不完全同意这种观点。现在各行各业都讲“窗口”,民政系统的“窗口”更大更多,每项业务工作,为鳏寡孤残的每一次服务,影响面都很大,不仅关系到民政部门的形象,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这就要求我们头脑中多一点“窗口意识”。我讲这话是有根据的,经济搞活之后,…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红桥区大胡同街民政对象多,待业人员多,街分管民政主任康振强为他们找就业门路绞尽脑汁。一天,他看到有条300米长的地段闲弃着,心里一动:何不把这地方利用起来,搞个民政市场,在就业门路上搞点突破。打定主意后,他与领导商量,得到支持;与职能部门协商,疏通了关系。经过一番筹集,民政市场办起来了,设置了99个摊位,安排了66个下岗职工、7名劳教释放犯、3名残疾人,还让一个弱智者当上了保洁员。这位弱智者的父亲高兴地说:做梦也没想到,我试个傻儿子给守排了工作。既然叫民政市场,就得有民政特色。市场纳入民政经济范围…  相似文献   

11.
注定有缘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我已过了不惑之年。细细想来,我已在残联工作了十几个年头。"因为我们今生有缘,让我有个心愿,等到草原最美的季节,陪你一起看草原。去看那青青的草,去看那蓝蓝的天。”每当悠扬的歌声响起,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从我走进残联的第一天起,我就有个心愿,希望所有的残疾人能走出家门,走进自然,融人社会。去看那青青的草,去看那蓝蓝的天,去感受身边的温暖……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民政事业进一步开放、发展和创新的关键在于树立新的观念。 一、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民政部门要彻底摒弃多年来自身存在的不懂经济、不学经济、不关心经济甚至觉得民政与经济关联不大,关起门来就民政抓民政的缺憾,要善于从经济的角度看政治、看社会、看民政。这是创新民政工作最根本的宗旨。 二、树立大民政的观念。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变化,民政正以大民政的角色,登上社会发展的历史舞台,民政工作任重而道远。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我看稳定这两个字,在很大程度上是和我们的民政工作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大民政是创新民…  相似文献   

13.
编辑部:我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也是一名业余作者,因此,对刊物的变化倍加关注,每期《中国民政》收到后,必逐篇认真阅读,深深感到近年来刊物办得有特色:内容较丰富,指导性较强,有启发性,服务基层,接近戾政工作者,特别是贵刊发表的基层民政工作者的律人事迹和民政工作,民政对象计对工作和生活实际而发出的肺腑之言,更是让我十分喜爱,我感到贵刊不愧为全国民政系统的一个好刊物。遗憾的是贵刊仍然有某些不尽人意之处,突出的问题是批评性文章太少,对民政工作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个人,理所当然应当歌颂和赞扬,但存在的问题也不…  相似文献   

14.
贵刊1997年第4期登过我们的一篇文章,谈的是乡镇民政助理的难处与期盼。时过一年,我们的难处依旧,期盼也还是期盼。为此我们再投一稿,算是再次呼吁吧,希望能引起领导关注。从我们延川县的情况看,我们认为基层民政工作要解决下面几个问题。第一,民政助理员不要兼职过多,让他们轻装上阵,专心地做好民政工作。第二,解决民政助理员的转干问题,让他们进入公务员行列,解决其后顾之忧。第三,解决民政助理员生活困难和岗位津贴问题,让他们吃几天顺气饭,干几天开心活。第四,尽快成立乡镇民政办公室,加强基层民政组织建设。第五,组…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你们好g我是1996年4月在山西省平顺县民政局读到贵刊的,特别是1996年第2期《变味的吃文化》、《拉客女写真》深深吸引着我,从此我成了贵刊的热心读者。以后一有空我总要到民政局去看看《中国民政人去年8月我家遭灾,家中所有东西被淹,图书被毁,不得不背上玉米干粮,到各处寻找落脚点,今年4月份长治县接收俺村灾民30余户,130多口人,我也落户该地。我到村后第一件事就是办起农家图书室,图书室里就有《中国民政》,许多村民喜欢看《中国民政》,称赞贵刊办得好,当然也有不足之处。笔者有个建议,希望贵刊记者多下基层‘多到…  相似文献   

16.
朱勇 《中国民政》2002,(1):13-20
第十次全国民政会议以来的八年,民政工作走过了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不平凡历程。在这八年中,民政工作业务有增有减,发展步伐有先有后,然而,在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的基本方针的指导下,民政工作经历了政策的调整、思路的革新、体制的改革、机制的创新,赢得了领域的拓展、事业的发展、自身的加强、人民的赞誉;在这八年中,我们民政人经历了观念的转变、开拓的艰辛、成功的喜悦、受挫的反思;对这八年,我们思绪万千,感触深深,想说的太多太多。然而,千言万语难以一一表述,我们在此只能择要而言,透过 1994—2001 八年民政厅局长会议的回顾,以见证这八年不平凡的历程。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作为一名民政干部,我比较注重积累民政资料。现已剪辑民政资料、30多个剪根本。每年的《中日民政》杂志也装订成册。从收集的民政报刊资料中,我感觉到,《中国民政》虽然装订成册收集较全。但在使用和查找资料上仍不太方。我由此想到《中国民政》到年底编辑一份《标题目录索引》该多好在我国琳琅满目的期刊杂店中有许全编发全年(标题目录索引入这既睦示厂期刊各专栏的整体风貌和编辑脉络,总结了作者编辑的1作又使读者得到很大方便一在找保存的(中国民政Z中也市一份曾刊登全年(目录索引入这份索引共收集了四百多篇文章际题目…  相似文献   

18.
我原在乡财政所工作,任所长:兼主管会计。乡财政所和乡民政所是近邻,对乡民政工作十分熟悉。:全乡一百多名残疾人,上级用于救济扶助残疾人、困难户的资金不足万元,他们的生活十分困难。1991年春节前夕,天寒地冻,大雪纷飞,一个衣不整体、光着双脚的聋哑人来到乡民政所要求救济。我看他手脸冻得通红,身子缩作一团,心中一阵难受,就把身上的几十元钱全部掏给了他。那天晚上,我怎么也睡不着觉,翻来复去的考虑着这样一个问题:大家都在往富路上奔,怎能丢E下这些残疾人不顾?在众多的残疾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并没有丧失劳力,通过…  相似文献   

19.
时光转瞬即逝,我从部队转业到民政系统工作很快就要满二十五年了!二十五年来,我在民政的岗位上体会、感悟到了许多许多!每当我想起、接触我的工作对象时,我既欣慰又感动。深感这份工作的分量,深感我的付出值得!我们民政人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我们执政为民的理念树立得牢不牢,直接关系到我们为群众服务的情意真不真;  相似文献   

20.
樊文 《中国民政》2023,(9):48-49
<正>五月,带着初夏的阳光,我们迎来了属于劳动者的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有这样一群辛勤劳动的民政人,他们扛起责任,坚守岗位,为老人守护安全与健康,为孤残困境儿童带去希望与爱,为新人送去最美的祝福,为逝者守护最后一份尊严……劳动创造幸福,奋斗书写华章。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业绩。让我们向劳动者致敬,为奋战在民政战线上的每一位民政人点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