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充满神秘色彩的古夜郎文化,是贵州乃至世界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夜郎古国大约产生于春秋后期,战国时逐渐发展强大.成为西南地区引人注目的方国.汉武帝以后,夜郎古国逐渐衰落,到汉成帝河平年间终于覆灭.自<史记·西南夷列传>首次记载夜郎王国后, <汉书>、<华阳国志·南中志>、 <后汉书>都有关于夜郎王国的叙述,说明古夜郎并非子虚乌有.  相似文献   

2.
2009年2月17日.民政部召开<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区生活志>和<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社会赈灾志>编纂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委会办公室派员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文心雕龙》书名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心雕龙·序志>"岂取驺爽之群言雕龙也"一句是理解<文心雕龙>书名的关键,"驺爽雕龙"的典故原本合有贬义,"岂"字在此应当做"难道"解,刘勰以"雕龙"命名全书实际是借此阐发了为文与事功并重的观点.该句各种"岂"字"肯定说"的解法在谮训诂上均存在问题.刘勰所说的"用心"是阐明"心"与"术"的关系, "文心"是指代<文心雕龙>下篇论文术,"雕龙"则象征上篇论文体,二者是并列的关系,"文心雕龙"一名就是对全书内容的概括说明.  相似文献   

4.
<史记>、<汉书>所载西汉初通西南夷的史实有若干含糊不清之处,颇难清理,历代注解也多有歧异.其中重要问题之一,即初通西南夷应在"元光四年"(公元前131年)、置犍为郡在"元先五年"(公元前130年),但自<汉书>起就误作"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建元六年通西南夷、王犍为郡"虽是<汉书·地理志>、<华阳国志>等名著所言,但本属于疏忽失误.却影响深远广泛,有必要深入考辨.  相似文献   

5.
《创造》2010,(4):79-79
<正>乃古石林旧名石门峰或石门哨。康熙《陆良州志》说:"石门峰,治西南四十里,地名石门哨。"最早叫石门,因附近有村名和摩寨,又称和摩寨石林。后又称石林、黑松岩、灵芝林、乃古石林等。1985年被正式命名为"乃古石林","乃古"系彝族撒尼语,意为"黑色",取石峰表面颜色为名,以  相似文献   

6.
"楚辞"基本属性是富有楚地地方色彩的一种文学样式. <离骚>是楚辞中最重要的篇目之一.关于"离骚"的名称历来就有很多解读,最早可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屈原列传>中引用刘安的"离骚者,犹离忧也."实际上,"离骚"是楚方言,是一个苗语词汇,最初是一个用古汉字的读音记录苗方言的词.前人对"离骚"的种种解释,其实都没有摆脱司马迁既定的思维模式."离骚"在苗语里的意思实际上是通过"诉说"、"申诉"、"劝说"或"斥责",把内心的想法及因遇不公而带来的委屈及愤怒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7.
项菊 《理论月刊》2009,(6):142-144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一部"大百科全书",它不仅反映了<诗经>时代的农业生产情况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而且还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信息.通过对<诗经>服饰习俗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古人们的生活习俗,透视其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这部重要的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8.
CCTV<今日说法>栏目自开播以来,成为中国收视率最高、最享有声誉的法制类品牌栏目.本文作者是一名人文学者和<今日说法>的忠实观众,通过对该栏目部分内容的剖析,从人文精神角度阐释了其作为一个公共传媒文本,所传导给人们的法律之外的富有人间情杯的"隐形文本"和"潜在结构",从而为法律界和法律之外的领域提供了丰富的人文思想资源.<今日说法>在此意义上体现了福柯所说的"一般知识分子",或"公共知识分子"的立场、态度,富于启示性.  相似文献   

9.
当前,各地各部门正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积极组织编纂<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这部鸿篇巨著共十一卷,其中,由民政部门牵头组织编纂的有两部:<灾区生活志>和<社会赈灾志>,可谓任务繁重.  相似文献   

10.
我的小康梦     
从<诗经·大雅·生民之什>篇中第一次出现"小康"一词开始,中华民族追"小康"奔"大同"的理想就持续了两千多年.陶渊明以文学家的笔为我们描绘了桃花源这一理想境界;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朝的"康雍乾盛世",为中华民族的小康梦增添了一缕缕希望的亮光.但桃花源只是文人为我们塑造的精神家园.唐朝和清朝的封建盛世,尽管使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但广大的下层人民仍然很难得到实惠,国家也未能实现"小康".  相似文献   

11.
<正>从早年"热血沸腾的爱国青年",到晚年的"老骥伏枥志千里",不管是在"江头送别抗日战友"的烽火岁月,还是在"创建中国民主促进会"的火热浪潮中,或是在"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十字路口,纵使直面"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巨大悲恸,朴老也呕心沥血荐轩辕,从来没有停止过。  相似文献   

12.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是现存庐州府地区卷数最多,篇幅最大,纂修较翔实的一部官修志书.这部志书是继<(嘉庆)庐州府志>八十余年后续修的庐州府志书,该志资料宏富,编排合理,为清代佳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相信参加过2009郑州秋交会的酒商及市民都不会忘记宋河酒业的恢宏大气,而宋河酒业也凭一句荡气回肠的"中国性格·宋河粮液",以携电影巨制<建国大业>盛装展出的盛世系列宋河粮液,为中国白酒界树立了不可逾越的时代坐标.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收藏滇夷图册概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云南民族图册的出现远早于"黔苗图",具有独特的绘制风格,以"苗蛮图"、"苗图"指称云南少数民族图册是一种谬误,应当重新正名."滇夷图"是与"苗蛮图"并行的清代云南少数民族图册.<滇夷图说>、<滇省迤西迤南夷人图说>、<云南营制苗蛮图册>、<滇省夷人图说>是4部成书年代清楚、今仍存世的重要夷图,"滇夷图"独具特色,比之贵州的"苗蛮图",其历史民族学史料价值更胜一筹.清末来华西洋人留下的"西式滇夷图"也有特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恨恨"考     
一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一名<孔雀东南飞>,下省称<古诗>):"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①按:"恨恨那可论"之"恨恨"当作"恨恨".今以三点证之.  相似文献   

16.
《创造》2007,(4):5-5
中国古代哲人的睿智,永远给后来的国人予丰厚的政治养分.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这是两条著名的著名古训,皆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讲话时,就引用了"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这一深沉的名句.  相似文献   

17.
《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源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坚持和正确运用<资本论>理论的"硬核",继承和发展了<资本论>的一般经济原理和规律,拓展了<资本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理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8.
卡夫卡的小说<中国长城建造时>、<审判>和<城堡>关注相同的主题,即"如何面对绝对他者",此时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空间上的阻隔延宕"与"时间上的流转变易",使得目标漫漶无踪.卡夫卡笔下的中国人和K对此有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中国人会中止判断,通过"生命感通"作天人舍一的幻梦;K则会不停地追溯下去,永不满足.卡夫卡的中国形象对我们理解中国人、长城和他的其他小说都有助益.  相似文献   

19.
林文勋 《思想战线》2001,27(5):134-135
一 西南地区经云南腹地很早就有通往东南亚、南亚的交通线.根据<史记·西南夷列传>关于张骞出使大夏、知身毒国通道的记载,联系我国北方的对外通道被称为"丝绸之路",许多学者将西南地区经过云南腹地通向东南亚、南亚的交通通道称为"西南丝绸之路"或"南方陆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20.
大过自古称"棺材卦",凶象昭著,大过有非常之意,非常人物在非常之时,往往有扭转乾坤的非常举动.<彖传>里说:"大过之时大矣哉",孔子在<彖传>里给政治家们指出了处大过之世的行动准则,即用则独立不惧,毅然前行;舍则逅世无闷,不见知而不悔,自守以待时.<周易>的这一深刻思想,甚至在现代也可以感受到它的伟大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