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涛 《两岸关系》2014,(6):49-51
<正>3月以来,由于接连遭受部分台湾学生占领"立法院"议场和反核四社会运动的冲击,国民党的好感度和马英九执政团队的威信受到重挫。经过反思,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决定大力推进党务改革,最重要的举措是延揽郝龙斌、朱立伦、胡志强担任国民党副主席。从目前台湾各界的反应看,此次党务改革有利于国民党世代交替,扩大决策圈,因而获得了国民党内和台湾舆论的普遍肯定。  相似文献   

2.
<正>5月20日,马英九利用就职6周年之机在台湾台中市"中国医药大学"发表题为"倾听青年心声、实现世代正义"的演讲。这篇长达5200字的讲稿,处处充满柔情喊话,同时不失一贯立场,可谓柔中带刚。马英九在演讲中,围绕当前岛内青年的焦虑,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牛肉",同时对当前岛内政局及两岸关系等问题提出明确主张。这篇演讲突出表达了马英九希望破解民进党攻势,重新争取选民认同,化解施政压力等方面的良苦用心,但能否达到目标,尚有许多难题待解。  相似文献   

3.
<正>历时一个多月的台湾"太阳花学运"在4月10日晚结束,占领台"立法院"议场的学生的诉求得到部分回应。一般认为,这场学生运动并不单纯,而是夹杂着国民党内部矛盾、民进党内各派系争斗以及民进党政治动员模式的调整等诸多因素,其对台湾政局、社情民意和两岸关系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国民党整合更加困难国民党的整合以及团结问题一直是困扰其党发展的重大问题。2008  相似文献   

4.
2012年,台湾政局仍然以蓝绿对抗为主要特征,从年初激烈喧闹的选举到年末沉闷僵持的对立,国民党还是国民党,民进党也还是民进党,几乎看不到败选后的民进党有改弦更张的迹象,也看不到国民党还有什么更高的招数来让台湾经济和社会振衰起弊。马英九在社会各界支持"九二共识"的声浪中胜选连任经过激烈的对抗和竞争,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和民意代表选举2012年1月14日落下帷幕。马英九以51.6%的得票率胜出,超出蔡英文近80万票。在台"立委"选举中,国民党依然固守了台湾民意机构的过半优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台湾政局在"闹而有序"中度过。一年来,马英九当局由于内部改革措施出台草率,行政立法系统沟通不足,"闷经济"状况无法改观,导致施政始终无法摆脱困境。从台湾两大主要政治势力看,马英九虽顺利连任国民党主席,稳住党内权力地位,但因"关说案"爆发激化与王金平矛盾,给国民党内部团结蒙上阴影。民进党抓住国民党施政  相似文献   

6.
单声 《统一论坛》2012,(1):21-21
台湾大选结束,马英九获得连任,从得票数我们不难看出台湾的民意,台湾老百姓祈望的是和平发展、是乐业的环境与和平安定的生活。民进党的失败正是败在他们的两岸政策上,既不认同“九二共识”,又对“台湾意识”和“台湾共识”讲不出所以然来。  相似文献   

7.
已经过去的2014年,"九合一"选举成为台湾政局主线。选前,蓝绿围绕选举提前布局、争夺激烈。由于马英九当局内部整合不力、施政不佳,而民进党趁势强力掣肘,使得马英九当局深陷困境不能自拔。最终,选举结果以国民党惨败、民进党大胜告终。由此,宣告国民党告别马英九时代,进入权力重新盘整期;而民进党则实现世代更替,全面进入蔡英文时代,但两岸政策调整止步不前、"台独"声音再次抬头。一、"九合一"选举国民党史上最大惨败,民进党实  相似文献   

8.
黄涛 《两岸关系》2014,(12):17-19
<正>11月10日,中韩共同宣布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已实质性结束,将在今年底前完成余留技术问题的谈判,引发台湾各界关注。马英九当局、国民党称中韩FTA将对台湾经济产生巨大冲击,表示要加快两岸经贸合作,呼吁民进党勿再阻扰两岸协商进程。民进党指责马英九当局夸大威胁,强调马英九当局缺乏规划、黑箱操作才是台湾经济自由化之障碍。台产业界大多表示  相似文献   

9.
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台湾对外政策出现大转折。本文首先分析马英九“外交”政策理念与主张的主要内容,接着探讨其政策主张提出的背景与目的,然后分析其主要特点,最后对其影响与前景做初步简析。马英九主张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协商解决台湾的“国际参与”问题,扭转民进党时代“烽火外交”政策,改以灵活、务实策略处理台湾的“国际参与”问题,这有助于降低两岸在国际社会的摩擦甚至对抗。但马英九提出在“平等”原则下寻求“国际活动空间”与“国际人格”的做法,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程度影响,“活路外交”到底能走多远值得观察。  相似文献   

10.
张华 《两岸关系》2012,(2):25-26
惊心动魄的2012年台湾“大选”平静落幕,马英九以过半选票优势顺利连任。选举结果显示,肯定“九二共识”、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反对“台独”已成为台湾民意主流和台湾民众的自觉行动。近年来,台湾南部地区民进党铁杆支持者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享“红利”受益匪浅,其“反马”、“反中”立场开始松动。从总体上看,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4,(5):43-44
<正>自3月18日以来,岛内社会历经多次震撼:30秒审议闯关、学生攻占台"立法院"议场、警方强行驱离占领台"行政院"的学生引发流血冲突、与台当局对话破局、学运团体号召近50万民众走上街头、中华统一党总裁张安乐(即白狼)与占领议场的学生们互呛、台"立法院长"王金平进入议场承诺"先立法、再审议",这一连串政治戏码,其铺陈与张力堪称高潮迭起,岛内民众虽感意外,却并不陌生。如同岛内很多人士指  相似文献   

12.
马英九面对民进党执政八年留下的"烂摊子",加上国际油价、粮价飞涨引发的通胀,虽然通过开放两岸政策努力提振台湾民间的信心,但台湾经济不振、财政困窘的难题非短期所能改善。台湾《联合报》民调显示,台湾民众对马英九的满意率不断下跌,从  相似文献   

13.
2008年3月22日台湾"总统"大选前,国民党马英九、萧万长的"马萧配"与民进党谢长廷、苏贞昌的"谢苏配"正展开最后的拼搏,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08,(2):19-19
台湾“立委”选举被认为是3月22日“大选”的前哨战。结果是国民党大胜,民进党大崩败。有国民党人认为,这是台湾民众对陈水扁投下不信任票。这个结果,对两个多月后的“大选”,虽然有一定指标作用,给国民党打强心针,但是选“总统”和选“立委”有很大不同,两党胜负的悬殊比例,未必会在“大选”中重现,因此现在就说马英九可以当选,言之尚早。  相似文献   

15.
晓沙 《台声》2008,(2):21-23
2008年1月12日,攸关台湾地区政党版图重划和未来政局走向的第七届“立委”选举揭晓。国民党取得压倒性胜利,成为岛内唯一“超级大党”,民进党遭受创党以来最严重的挫败。民进党败选后,党内也展开检讨,有责怪“小选区制”不利选情,有责怪“行政院新三宝”应负责。但怪来怪去,就是鲜少有人责怪陈水扁及其家人的贪腐。 据台湾媒体分析,技术性问题只是民进党败选的部分原因。民进党前“立委”林浊水表示,这次选举结果表达了台湾社会对民进党的不满,首先是对民进党在统“独”议题上走冒进路线的不满;其次是对民进党执政8年无法给台湾带来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的不满。2008“立委”大选一役,说国民党打败了民进党,不错,但还不够准确。真正打败民进党的是其自已。  相似文献   

16.
陈孔立 《两岸关系》2002,(11):15-17
自从1991年10月13日民进党通过“台独党纲”以后,就等于向世人宣告自己是一个“台独”党。后来的实践证明,“台独党纲”并没有给民进党带来什么好处,相反地,却引起台湾民众的很大疑虑和恐惧,对于他们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是台湾蓝绿阵营围绕立法机构选举和大选、马英九的大陆政策、陈水扁弊案展开激烈较量的一年,是岛内政局出现重大转折,民进党、“台独”势力遭受重挫的一年。国民党“完全执政”,政权基础渐趋稳固,但因拼经济成效不彰而深陷执政困境。民进党“台独政权”终结,实力迅速下降,改革进程受挫,发展危机加深。岛内外“促和遏独”积极因素持续增强,但未能扭转“台湾主体意识”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苏进强 《台声》2014,(4):52-52
<正>自3月18日,学生占领台"立法院"及后被驱离台"行政院",这场僵局何时能解、何时能结,尚不得知。但无疑多拖一天,就会让这些年轻学子们和台湾社会承担更多的风险。不论支持或反对服贸协议,都有各自的理念支持,理应静下心来就事论事。服贸协议在"立法院"无休止的拉锯战,国、民两党都给年轻学子们带来了最坏的示范。服贸协议久拖不过,对于台湾是如何的一场噩梦,对于台湾的竞争力是怎样的伤害,试问蓝绿有真正地关心过吗?两党在"立法院"各种程序杯葛破坏,终究毁灭了岛内社会对"立法院"  相似文献   

19.
<正>由于民进党主持的公听会迟迟不能结束,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简称"服贸协议")已不可能在台"立法院"本会期1月14日前完成审议。在台湾经济竞争力不断下降,服贸协议为台湾业者所提供的商业先机瞬间即逝的情况下,民进党绿营政治势力何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服务贸易百般刁难,拖延生效?细加探究,实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与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4,(5):43-43
<正>4月10日,在"占领"台"立法院"24天之后,参与"太阳花学运"的学生们撤离议场。这场学生运动不管是就此告一段落,或如学生们预告将"遍地开花",总之会在学生们的人生历程中留下一个重要注脚。这些年轻人作为"未来的主人翁",不论将来生涯选择如何,都期望这段经历能发挥正面的作用。"太阳花学运"得以"圆满"落幕,各方都表示赞成,显示了台湾社会对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