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腾冲是祖国西南边陲的一颗亮丽的明珠,素有“极边第一城”、“云南第一侨乡”、“翡翠城”的美誉。全县风景名胜区总面积730平方公里,有景点92个。旖旎绚丽的自然风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悠久深厚的腾越文化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腾冲全力实施“旅游名县、文化强县”战略,着力打造中国生态SPA康乐园,腾冲旅游迅速崛起,成为云南旅游新的亮点。2004年到腾旅游人数突破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44亿元。当前,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态势已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发展到通过旅游放逸身心、陶冶情操、品味文化、增长知识、享受健康…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办发[2012]124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渝东南地区旅游资源富集,是重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旅游扶贫攻坚主战场。为了加快开发和利用渝东南地区的旅游资源,促进"渝东南翼"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快渝东南地区旅游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3.
<正>重庆武隆旅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名不见经传的小景点到世界自然遗产大品牌,从局部开发到全域发展,并于2017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地区之一,武隆旅游的发展又遇到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遇。。一、武隆发展全域旅游的理论支撑2016年,李金早在《全域旅游大有可为》中,诠释了全域旅游的概念认为,"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自治区旅游部门不断加大依法治旅力度,有序开发旅游资源,使旅游市场逐步规范,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步提高。据统计,全疆旅游业近几年以20%的发展速度稳定增长,仅1997年就有组织地接待海外旅游者17.25万人次,创汇7110万美元。经济分析充分显示,新疆旅游业将成为我区继"一黑一白"之后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突出地方特色,开发旅游资源新疆旅游资源丰富奇特,山川壮美,景色宜人,是全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全国范围内有68种旅游资源,新  相似文献   

5.
张艺兵 《传承》2001,(1):20
依托桂林这颗璀璨的国际旅游明珠为龙头的广西旅游,近年来发展迅速,成绩斐然,不仅旅游中心城市,如桂林、北海、南宁、柳州等异常火暴,就是它们周边的一些县市,如阳朔、兴安、资源、龙胜、荔浦、灵川、贺州、昭平、富川、融水、三江、金秀、宜州、武鸣、靖西、百色、凭祥、东兴等也都纷纷挖掘各自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迅猛,并逐渐形成了分别以桂林、南宁、北海为中心的各具特色的三大旅游区域,或者说三大旅游圈。但是,怎样以中心为依托,突出自己的特色,找准自己的定位,在竞争激烈的大市场占据一定的份额,是各旅游县份面临的一…  相似文献   

6.
东南沿海一颗璀璨的明珠专栏编辑吕晋昔日的浙江,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旅游之地美称。今日4000万钱江儿女,靠改革开放、开发浦东和自身山海之利,再次跃马扬鞭,走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前列,使我国东南沿海的这颗明珠变得更璀璨、更夺目。山明水秀,...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是一颗不落的太阳   加快对中西部地区开放和开发,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是党的十五大的重要战略决策。广西在西部大开发中最突出的优势在资源,旅游资源就是其中之一。广西有不少旅游资源是西部 12个省份中所独有的,所以抓住西部开发机遇,加快我区旅游资源开发,尽快把广西旅游业建成西部旅游的龙头,这是跨世纪发展摆在全区人民面前的一个新的战略课题。   众所周知,旅游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发展最快、创汇最多、带动面最广、开放度最高的“朝阳”产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将有更多收入和更充裕的…  相似文献   

8.
甘肃漳县古称武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山水秀丽、物产丰饶,既有北国之雄,又有南国之秀,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镶嵌在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应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机遇,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载体,以旅游市场为基础,把重庆市的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来培育。一、重庆旅游业发展优势 (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景观:有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长江三峡四大景区重庆占三:巫峡景区、瞿塘峡景区和大宁河景区)又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四面山、金佛山;既有鬼斧神工的天坑地缝,又有三峡名珠—巫溪灵巫洞、武隆芙蓉洞和红池坝的夏冰洞;既有武陵山区为主体的生态旅游区,又有南方草场红池坝避暑度假旅游区。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凤凰县依托丰厚的旅游资源,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旅游业呈“跳跃式”发展。2005年,旅游接待人数252万人次,旅游收入5.5亿元。2006年旅游接待人数350万人次,旅游收入11亿。仅200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凤凰县接待旅客31.12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8亿元。在全国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保持凤凰旅游的产业优势,打造世界级旅游品牌,要求我们对当前凤凰旅游产业进行深层次地思考,对凤凰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进行精心构思,这样才能使我县旅游业永续高速发展,跻身于世界旅游圣地的行列。  相似文献   

11.
在进入新世纪,开始实施"十五"计划之际,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今天召开了。这对加快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尽快把旅游业培育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会上,际瓦同志将对全市旅游发展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和安排。下面,我就全市旅游工作总的发展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讨论时参考。一、加快发展,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全市经济的支柱产业重庆是一座有三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有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有迷人的山城夜景,有天生地造的天坑地缝,等等,众多旅游景观、人文古迹数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发展中的文化价值论--以云南丽江旅游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波 《思想战线》2003,29(3):103-106
旅游业要发展,必须融入文化,让文化推动着旅游业迈进。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资源是旅游业产生吸引力的源泉,充分认识文化价值,挖掘、开发、利用好文化资源,变单调的游山玩水的浅层次游览为融自然与文化为一体的深层次旅游,提升旅游业的档次和品位,仅靠硬件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文化精品作为龙头。云南丽江旅游之所以让世界瞩目,就是打着"文化"这张王牌,把旅游和文化紧密结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黄埔》2016,(3)
正四、利用西藏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旅游业1980年,西藏的旅游业开始起步。1982年,国家旅游局向国务院提出了发展西藏旅游业的请示,并拨付给西藏自治区350万元无息贷款,专门用于开发旅游资源。1984年,西藏自治区提出了将旅游业作为"振兴西藏经济的突破口和带头行业"的工作部署,成立了西藏自治区旅游总公司。1985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全国各有关部门对西藏的旅游事业发展予以支持。同时,43项工程中8座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近日在重庆、湖北考察时强调,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时,要加强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搞好规划,统筹兼顾,走可持续发展的路。重庆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重镇,成立直辖市五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交通建设进展很快,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湖北省近年来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在旅游方面,狠抓峡区、武当山、神农架等重点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也将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随着蓄水成库和航运条  相似文献   

15.
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大理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建设民族文化旅游大州的战略部署 ,笔者对加快祥云旅游业开发建设进行了一些思考。一、祥云的旅游资源和开发建设现状祥云县国土面积2425平方公里 ,现有人口43万 ,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 ,开发历史远久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盟博览会与发展贺州市旅游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光辉 《桂海论丛》2004,20(5):47-49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广西将是一次重大机遇.近几年来,中国和东盟各国在旅游方面的交往日益密切.贺州市旅游资源丰富独特.2004年,贺州市派出人员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成功地开展了"走进东盟-广西旅游大蓬车,,宣传促销活动.贺州将成为东盟各国游客从港澳至广州到桂林这条"黄金"旅游线中段的一颗明珠.  相似文献   

17.
《公民导刊》2011,(1):258-259
她是一颗璀璨光芒的三峡明珠,她是人文奇观与自然奇观的完美合璧,她将地球的进化史与人类的进化史集于一身,是三峡的灵魂所在。她就是奉节。作为长江沿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县,早在清代,诗人张问陶就有:"便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的名句,当代文豪郭沫若更是给出了"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的赞美。  相似文献   

18.
陈涛 《重庆行政》2021,(3):89-91
旅游业,被称为"朝阳产业"和"无烟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商贸、文化、农业等发展均有较大的拉动作用.随着重庆"一区两群"新布局的开启,各区县纷纷围绕"一区两群"协同发展进行新思考.作为"两群"之一的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包括万州、丰都、垫江、忠县等11 个区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本文从区域旅游一体化角度对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旅游发展作简要分析,并提出"七个一体化"打造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构想,力求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旅游发展提供参考,提升其在整个重庆旅游发展中的影响力,促进其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贵州民族旅游与地质旅游结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贵州民族旅游的发展存在着诸如缺乏影响、缺少品牌、交通限制、开发初级等问题的制约。要破解这一难题,在贵州开发地质旅游资源,促进民族旅游与地质旅游的结合是一条可行的道路。贵州的地质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都为贵州开发地质旅游准备了充足条件。民族旅游与地质旅游的结合,能够展现贵州多彩的特色,能够促进贵州旅游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楠溪江风景区,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大力实施“文化楠溪江”战略,推出“大社会办大旅游”等系列开发机制后,旅游业出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