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诉讼仪式主要有7种符号,每一种象征符号都有其指向于法律意义的象征,各有其严格的使用和布置规定。它们共同布设在法庭内,统合成一个有机的符号结构体系,通过参与人的行动所指,符号就能揭示出法律秩序和法律信仰等象征的意义。同时,这些符号还具备了道具和传输法律知识工具的功能,这使诉讼仪式成为表演的“剧场”和输送法律知识的“教学”场所。为促进法治建设,我国应关注象征符号在法律中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法治精神指的是观念层次上的法治。揭示法治的内在精神旨在加强法治的“软件”系统建设。法治精神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法治理想;二、对法律的信仰;三、法治的价值取向;四、治法原则。  相似文献   

3.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律精神■冯华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重塑现代法律精神,确立经济行为的秩序原则,奠定法治之国的价值基础,已成为中国当代法哲学的崇高使命。在经济模式发生重大转换之时,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现代法律精神也因此发生了深刻...  相似文献   

4.
法治是由观念理论形态的的法治和制度形态的法治两部分构成的。其中观念理论形态的法治表现为法律学说、法律心理、法律思想体系及法律精神。制度形态的法治由观念形态法治的精神和原则所决定,并贯穿于整个法律及制度的各个环节建立、程序的设定和运作之中,维护和促进观念形态法治的转化及实现。  相似文献   

5.
法律评价活动与法治文化的相互关系是法治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法律评价活动与法治文化的关联性的研究意义在于,其是努力争取法治精神和法治文化在我国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的话语权利,更在于其是实现法治中国化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个重要话题。我国当下众多具有典型意义的司法案件揭示出,法治时代的法律评价活动必须反映法治文化的要求。法治中国化理论需要区分中西方法治文化的不同理念和作用机制,并在法律评价活动中藉此指导我国的法治实践。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的理念,涵盖了“以人为本”的法律价值体系的要求,揭示和弘扬了人的主体性的意义是法律价值中最根本的目的和追求精神。在法律价值范畴内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人是法律价值的承栽者和终极目的,以人为核心开展法治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法治思维在本质上与法律思维的含义是一致的。法律思维的要义是对法律方法的把握。法律方法论的核心是法治原则之下的法律思维规则。然而,人们主要是从政治功能意义上界定法治思维,而对法治思维的法律方法论基础视而不见。法治中国建设需要改变偏重权力政治的思维方式,这是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组成部分。在推进法治的战略措施中,法律思维水平的提升相对容易做到,这是搞好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在法治思维被确定为领导干部基本素质的要求后,确定法治思维的定义,对训练法治思维和提升法治能力有重要的建设性意义。对法治思维定义需要在对政治理想与法治现实、法治的历史与未来、政治功能与专业素养、法治理念与实现方法关系的思考中把握。  相似文献   

8.
法治是以法律的至上性和公正性为基础的一种法律体系.宪政是以法治为条件或环境,以宪法实施为依据的民主政治形态及其运行过程.法治是宪政的一部分,是宪政的必要基础,是宪政的基石.这是因为法治原则是宪法的基础原则之一;宪政的基本精神是建立有限政府,而法治正是其集中体现;法治是保障宪法实施的重要手段;法治观念的养成是宪政实现的精神条件.  相似文献   

9.
法律方法的技术意义和规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作为科学,是因为法律方法不仅应当,而且事实上能够实现法律的客观性、确定性和安定性。从科学性的角度看,法律方法具有技术意义,并表现在三个方面:实用价值、效率价值和规范价值。法律方法不是一般的技术,而是一种具有规范意义的技术。法律方法的规范意义与实现和维护法治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其对法治的功能表现为形式功能、自律功能和批判功能。强调法律方法的规范意义是伸张法治和法律客观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进步,法治建设的宏伟目标的确立,我国刑事立法上的那种不作区分,原则处罚犯罪预备的立法已显得不合时宜,且与法治理念中的法律至上,人权保障,司法公正原则相冲突。预备行为是否入罪,不仅仅是制度设计问题,深藏在其后面的是对法律价值的认识问题。重新建构我国犯罪预备立法,使其与我国法治建设的目标相适应,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强大精神动力和重要的"本土资源"。清官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较为典型的代表,其对我国现代法治建设既有阻滞作用,又有推动作用。重视发挥清官文化中追求公平公正的价值指引等积极因素,合理地改造其有悖于现代法治要求的消极因素,对当前的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为法官审理案件的前奏,法律发现能贯彻形式法治观的根本原则和精神,并阻止实质法治观对形式法治观的颠覆,因而成为法官坚守法治思维的第一步。根据法治思维的要求,法官在运用法律发现方法时,应当把非正式法源纳入正式法源中,把法源纳入整个法律体系中。运用法治思维协调法律发现和其他法律方法之间的关系,防止法官的任性和法律方法的滥用,一方面要用法律发现的结果限定其他法律方法的运用,另一方面要重点加强对法官运用能动型法律方法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建设法治政府不仅需要形式法治的实现,更需要实质法治的确立,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环节是要实现依法治权,而要实现依法治权就要做到合法行政与合理行政,合法行政的核心内容是法律保留原则,合理行政的精髓是比例原则。法律保留原则是从形式法治角度来考察法治政府建设的,比例原则是从实质法治的意义上考量法治政府建设的。  相似文献   

14.
法治为什么反对解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解释法律是为了维护而不是毁掉法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法制的实现.在法治发展过程中,为保证法律意义的安全,曾设置过反对解释的原则.这一原则的精髓在于:文字意义完全清楚就无需解释,只需贯彻执行.但我们现在的法学研究者只注意到了规则与事实的矛盾,忘记了经千百年锤炼的法律能解决大多数案件的事实,一味强调政策、实事、价值、情势等等对法律的修正作用,很少提及对明确的法律规则要坚持反对解释的原则.我们必须看到,法律文字已把人类精神体现其中.解释的过度运用可能导致原意的丢失.为保证法律意义的安全性,考虑到初级阶段法制建设的特殊性,我们认为遵守法律是公民的义务,法律的实施只有严格才能建构起法律秩序,我国法制建设需要反对解释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在当下众多关于“法治”的论题中,理论家们热衷于讨论“宪政”、“自由”、“民主”和“司法独立”等宏大的符号式话语来满足这个时代对所谓的法治精神的需要,因此而不愿或来不及追问,在这些口号盛行之前人类是否曾经存在着与此截然不同的另一种精神。加之现代法理学将法学的问题转化为“法律是什么”之后,人们遗忘了在法律的逻辑含义之外,  相似文献   

16.
实行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突出特点。在法治建设中 ,中国共产党必须追求和遵循现代法治的价值和原则。现代法治的基本价值内涵是民主。领导、支持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以谋求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高准则 ,是法治中党的领导所应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法治原则是法治基本价值内涵的具体体现。我国法治建设 ,除了应考虑本国实际 ,确定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有关法治原则外 ,更重要的是要吸取普遍适用的现代法治原则。概而言之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主要应遵循 :法制完善、法律至上、平等适用、司法独立等原则  相似文献   

17.
法律至上原则不仅是西方现代法治国家,而且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个根本特征。这已是学界的共识,然而法律至上原则应准确全面地理解。法律至上是法治之下的法律至上,法律至上原则是法治时代的产物。基于此,笔者认为,法律至上原则应有两层基本要义:第一,法律至上首先是法律所代表的人民的共同利益与意志至上,换言之,人民权利至上,作为个体的公民神圣,是法律至上原则的内在品质要件;第二,至上其次是具象的法律规则至上,换言之,规则至上或说严格规则主义是法律至上的外在形式要件。  相似文献   

18.
WTO的价值理念与我国行政法律制度法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 TO的法律制度和价值理念基于市场经济的社会结构和西方的法治传统 ,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法治原则的价值要求 ,适应 W TO法律制度的过程与我国的法治进程有着共同的方向和价值。适应 W TO的法律制度 ,不在于法律条文在形式上的改变与调整 ,而在于价值理念的一致。要实现行政法律制度的法治化 ,就必须对权力与权利要有正确的定位 ,体现行政法律制度所应有的公正与公平 ,不能把行政管理的目标和行政法律制度应当具有的价值相等同  相似文献   

19.
尽管自然法作为西方法治思想的基石体现在古代自然法向近代自然法的嬗变中,尤其展现在启蒙时代的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等思想家的自然法观念中,然而近代兴起的法治国思想却拒斥法治的自然法渊源,试图祛除法律的价值内涵而强调其工具属性,由此形成了对法治的双重挑战,一方面排斥法律的正义原则使法治空有法律的形式,另一方面倡导立法者统治的后果为专制政体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基于此,我国的法治建设应避免法治国的理念陷阱,在注重法律的程序性价值之外,更要强调法律的正义性价值。  相似文献   

20.
无罪推定原则是国际社会承认的庇护基本人权的一项准则,是法治国家广泛认同并确认的刑事诉讼原则,是现代刑事诉讼的基础。国际社会高度重视人权的保障和司法公正的维护,许多国家为了凸显无罪推定这一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宪法的条文中去。作为许多国家保障个人权利和维护法治原则的重要手段的无罪推定原则,具有重要法律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