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一物一权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术界对一物一权主义的涵义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一物一权主义应指在一独立物之上仅能设定一个所有权 ,一所有权之客体以一物为限。我国在制定物权法时应当按照一物一权主义的要求构建和完善所有权、物、集合物、物的成分及添附等概念和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2.
一物一权原则是传统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其是指一物之上只能成立一个所有权,一个所有权之客体仅以一物为限。其含义可以概括为"一物一权、一权一物"。一物一权有利于明确物权支配客体之范围,保障交易安全,这是其正当化的依据。近代以来,一物一权的新发展表现为其在物之部分与集合物上的应用,这种应用符合社会现实和经济生活的需要,对此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3.
一物一权主义是近现代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客体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物的利用从以所有为中心转向以利用为中心,一物一权主义受到了挑战。对“一物”、“一权”进行扩张性的解释,以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权”的扩张性解释缓解了信托财产双重所有权特性对一物一权主义的冲击。  相似文献   

4.
集合物、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公司法人等新型制度不断涌现,对传统的一物一权原则形成了挑战与冲击。笔者通过对上述制度的深入剖析,认为现代法中,其存在并非动摇一物一权原则在我国民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法学领域争论的法人财产所有权的性质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用经济学中的“剩余索取权”概念进行分析,通过确定剩余索取权的归属来确定法人所有权的归属。同时,对所有权的概念、一物一权原则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所有权权能分割,终极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大陆法系国家为何采取一物一权原则,在这一原则下,把银行存款界定为债权性质,这在理论和司法实践中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一物”     
传统物权理论在"一物"上有种种不当认识,应澄清物权法意义上的物的本来面目,明确作为物权客体的"一物"是特指的某物而且应该是某一实物形态或价值形态的财产利益.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法总则》诉讼时效也适用于未经登记的动产的返还请求权,时效期间届满经提出抗辩后,存在原返还义务人自愿履行的情况,而此时自然债并不适宜用来概括此种情形,由此有提出自然物权的必要。自然物权与自然债一并构成民法上特殊的自然权利义务关系。对自然物权不应赋予更多的法律效力,自然物权状态下围绕该物应存在相应的法律物权,二者处于并立关系,但并不违背"一物一权"法理。自然物权弥补了理论不足,体现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张力,在民事关系的调整中实现了道德与法律作用的完美融合,彰显了民法治理社会关系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自购公助房屋的性质房屋属于不动产、属于物权的范畴。而物权的核心,则是所有权的问题。所有权亦即产权,联系到房屋,则是此房屋的产权属于什么人所有,什么人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问题。在通常的情况下,在一物之上只有一权,形成单一的结构,比较容易处理。但是,也有在一物之上,形成共同所有权。例如,夫妻结  相似文献   

10.
海德格尔批判了传统形而上学“主客对立”、“对象化”的物的概念。他从人与物的关系角度 ,说明人与天地万物的内在关联 ;就物本身来说 ,每一物与存在合而为一 ,都处在天、地、人、神的共在状态中  相似文献   

11.
合伙企业债务与合伙人个人债务清偿顺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伙企业债务与合伙人个人债务清偿顺序是合伙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必须回答的一个重大问题。传统并存债权原则和双重优先权原则都违背了民法一物一权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无限责任的本质要求。对此 ,作为前者之替代 ,本文提出一人一无限责任原则和债权发生优先权原则作为这一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2.
在各种民事法律关系中,所有权关系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其他民事法律关系,如债与合同,继承关系等,都是以所有权关系为其出发点和归属点。因此,作为所有权制度基本原则的一物一权原则,理应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的公有制实现  相似文献   

13.
《物权法》与《婚姻法》在关于不动产的法律适用上存在冲突,《婚姻法》作为婚姻家庭生活中的特别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物权法》有突破。结合司法实践,从夫妻共有房屋与物权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夫妻仅共有一套房屋与一物一权原则、夫妻共有房屋分割与抵押权及《婚姻法解释(三)》与《物权法》相关规定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肇始于罗马法时代的一物一权原则在近现代社会面临诸多逻辑困境与现实悖论,难以称之为整个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它只能是物权法中所有权法的基本原则.我国物权法草案中规定的其他诸项无论在解释上还是在适用上都必须澄清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且一些"原则"则根本不应规定为物权法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确认不动产租赁权具有物权化效力的前提下。论述了不动产租赁权与租赁物所有权、不动产租赁权与抵押权、不动产租赁权人优先购买权与共有人优先购买权之间的冲突,提出协调这种权利冲突的见解:一、解决租赁权与租赁物所有权的冲突应充分考虑承租人取得权利之基础——不动产租赁合同之锭;租赁权与抵押权可以并存,租赁在先则抵押不能破除租赁,抵押在先则租赁不得对抗抵押;三、租赁权人之优先购买权与共有人之优先购买权冲突时,应限制承租人之优先购买权。  相似文献   

16.
担保物权制度若干问题的法律经济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 通过制 度创制提 高资 源配 置和 利 用 效率 这 一基 本 命 题出 发, 运 用法 律 经 济学 理 论和 方法,对我 国担保 物权制度 中存在 的担保物 权独立性 弱、抵押 权标 的 物范 围窄 、最 高额 抵 押权 规定 不 合理等问题 进行了分 析。文章 认为:一 种独立化 的、权利 标 的物 范围 宽 广的、允许 最 高额 抵 押权 主合 同 债权转让的 担保物 权制度, 有利于资 源配置和 利用效 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解读《公孙龙子·指物论》之“指”,须以物为基本参照,在指、物对应中把握其含义。按公孙龙论物与实密切相关,实是名所表达的物之所是。《名实论》以物、实为一与多之对应,则如何将不同的实维系在一物之中,就需要借助“指”的联结、联系。在此意义上,“指”即相当于系动词“是”(is)。但因为先秦汉语尚未产生系词,而公孙龙业已遭遇与之相关的哲学问题(一事物在多种意义上是其所是),故而作《指物论》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两大法系财产法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没有绝对意义的不动产所有权 ,只有绝对意义的动产所有权 ,罗马物权法与日尔曼财产法均是如此 ;两大财产法只存在财产利用方式上的区别 ,而非一以所有为中心 ,一以利用为中心 ;日尔曼财产法中的双重所有权与英美信托制度中的普通法所有权和衡平法所有权都不是罗马法意义上的所有权 ,所谓的“一物多权”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两大法系财产法最根本的区别还是一为制定法 ,一为判例法。这一根本区别是所有相关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9.
所谓一物数押,是指在同一财产上设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抵押权。对此问题,曾有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同一财产只能设立一个抵押权,在同一财产上设立数个抵押权属于重复抵押,后设立的抵押无效,即不允许一物数押。另一种意见认为:由于抵押物的不可分性,当抵押物的价值较大,其所担保的债权数额较小时,该财产价值大于所担保债权的余额部分,可以再次抵押。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抵押所担保的债务,如果债务人履行了债务,抵押权人对抵押物所享有的权利归于消灭,抵押物即成了无担保权利之物,由于每一笔债务都有履行的可能性,所以,尽管…  相似文献   

20.
因返还拾得物而享有获取报酬的权利,是近代世界各国民法立法的通例,我国在制定物权法时,应借鉴和参考国外的或其它地区的立法经验,确立我国的返还拾得物获酬权制度.本文从物权立法的角度论述确立我国的返还拾得物获酬权制度的社会条件、各地实践经验,以及其必要性,对确立我国的获酬权制度的合理性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