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台湾《民众日报》1994年4月13日有一篇报道,题为“连横的《台湾通史》台独写得最精采.林浊水劝连战继承祖父遗志”.内容是报道林浊水在台湾“立法院”向连战质询时的情形:“立委林浊水昨天在立法院质询时指出,行政院长连战的祖父连横写的《台湾通史》,其中写得最精采的是台湾如何独立,如何建国,但连战内阁却主张台湾与大陆统一,并反对废省,与其祖父背道而驰,为此林浊水当面奉劝连战要记起他祖父对台湾的感情与寄望.”报道又引林浊水的话说,“但是连院长反对废省,……说如果废省台湾住民情感将无所寄托.但事实上,连战的祖父连横写《台湾通史》,国家才有‘史’,地方的历史不能称‘史’,  相似文献   

2.
连战是台湾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政治人物。他家世显赫,人脉深厚,祖父为著名历史学家连横,与国民党元老章炳麟、张继为至交;父亲为国民党要员,台湾首任台籍“行政院”院长连震东;母亲为经济学家赵兰坪之妹。连氏家族世代与台湾政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与辜振甫等名人为世交。他被称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台湾望族、现任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他的父亲连震东、祖父连横, 人称“台南三连”。连战的祖父连横(1878- 1936)字雅堂,号剑花。生于台湾安平县,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万松关马崎社二十七都(今  相似文献   

4.
王彦民 《两岸关系》2006,(12):40-41
连横是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祖父,一名杰出的爱国志士。他坚决反抗外敌侵略,反对台湾与中国大陆分隔,积极为台湾与大陆统一而奋斗,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连横通过《台湾通史》、《台湾语典》等著作,向世人深刻而透彻地  相似文献   

5.
连战的祖父连横,原名连雅堂,祖籍福建漳州龙海马崎, 1878年出生于台湾,是我国著名史学家。连横崇尚仁义忠勇精神,一生热爱祖国,坚持“台湾固为中国版图”。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后,祖国宝岛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这位“弃地遗民”“虽历试诸难,不挫所守”;秉着“国可灭而史不可灭”的信念,“为保存台湾文献,不得不忍居此地。”他几十年如一日艰辛搜集台湾历史文献,编  相似文献   

6.
安东 《台声》2007,(1):145-145
读沈君山的文字,当然先是因慕其盛名:岛内“四大公子”(其它三者为钱复、连战、陈履安)之一.台湾清华大学校长.物理学家.又是桥牌、围棋高手,以及和台湾传奇运动员纪政一段跨越20年之久的爱恋。  相似文献   

7.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已在3月20日结束.民进党籍候选人陈水扁、吕秀莲以不到3万票的微弱优势领先。由于此次选举疑云重重.选举结果缺乏公信力.3月20日当晚国亲联盟候选人连战、宋楚瑜就宣布对选举结果提出“当选无效”和“选举无效”之诉。  相似文献   

8.
台声 《台声》2005,(5):33-33
连战自大陆“和平之旅”返回台湾后,台湾媒体4日纷纷报道连战此行带给台湾的变化,认为此行成功扭转了两岸的氛围,并显示了台湾渴望两岸和平的主流民意。《中国时报》社论《连战的大陆行为两岸关系改变些什么?》表示,任何有前瞻视野的人,大概都会肯定,两岸关系经过了这“八天七夜”之后,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社论说,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连战此行确实成功扭转了两岸的氛围。此时此刻的两岸氛围,是和平、交流的倡议此起彼落,这个氛围的转变,正是从连战踏进大陆之际开始的。社论认为,连战此行也测试出了台湾目前的主流民意,就是渴望两岸和平。台湾当…  相似文献   

9.
2005年8月19日,在台北市国父纪念馆召开的国民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马英九从连战手中接过党旗奋力挥舞,全场响起持久热烈的掌声,它标志着“马英九时代”正式来临。自1949年国民党来台后已经换了4位领导人。1975年蒋介石去世,蒋经国开始担任党主席(党“总裁”之名由蒋介石专用)。1988年蒋经国去世,李登辉继任。2000年台湾“总统”大选,国民党失败,民进党获胜,故意造成国民党败选的李登辉被开除出党,连战担任党主席。在此后的5年中,国民党历经坎坷,屡遭挫折,但在连战的领导下,渡过了一个个难关,现在仍是台湾政治舞台上最大的在野党。2005年7…  相似文献   

10.
龚洁 《福建乡土》2007,(1):23-25
鼓浪屿福州路199号,是一幢英国维多利亚风格的别墅,约建于十九世纪末或更早一些,主人是英国基督教伦敦公会的牧师梅逊·山雅各,因墙面刷赭红色泥灰,故又称“红楼”。20世纪初,我国爱国文史学家、《台湾通史》的作者、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祖父连横,与山雅各牧师以及“红楼”交往颇密,演绎出许多逸事。  相似文献   

11.
据台湾报纸报道,连战2月17日在国民党“大陆指导小组”会上提出十项大陆政策。国民党评价为“稳健”,“前瞻”、“可行”;宋楚瑜阵营评为“抄袭之作”,“了无新意”;民进党指为“极端矛盾”;许信良认为是“空谈口号”。 连战在讲话中说,“本人今天在此郑重宜示,当选总统之后,只要大陆领导人江泽民先生能以具体行动展现和平诚意,  相似文献   

12.
7月7日至31日,为纪念“七七事变”73周年,“浩气长流·抗战巨卷史诗画展”在台北中由纪念馆展出。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台湾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前台湾当局“行政院长”郝柏村以及部分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参加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3.
王丰 《台声》2005,(9):22-23
中国国民党第十七次党员代表大会8月19日上午在台北开幕,新任主席马英九从卸任主席连战手中接过党旗,完成新老主席交接。马英九在致辞中盛赞连战对国民党、台湾人民、两岸交流的贡献。他表示,连战在过去5年,推动了国民党迁台后规模最大的改革,如党主席直选、废除指定中常委制度、订定提名排黑条款、精简组织、加速处理党产等,让国民党由谷底翻身及展现自信与活力。他说,连战“和平之旅”缓和了两岸关系,让两岸关系有完全不同的风貌,连战对国民党、台湾人民、两岸人民有很大贡献,将留名史册。他并感谢王金平在党主席选举中与他的“君子之争”…  相似文献   

14.
张勇 《半月谈》2004,(7):29-31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于3月20日完成了投票和开票。当日投票结果公布后,连战、宋楚瑜的国亲联盟立即提出“选举无效之诉”。3月26日,台湾地区选  相似文献   

15.
2月21日,台湾“行政院长”连战在“立法院”新会期发表施政报告时,对江泽民总书记在除夕发表的关于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作了正式回应.连战以“面对现状、增加交流、相互尊重、追求统一”为纲目,在坚持台湾大陆政策延续性的前提下,用“有所变、有所不变”的谨慎措词,较为和缓地表达了希望两岸关系良性发展的善意.  相似文献   

16.
蔡怡 《北京观察》2009,(2):54-55
我出生在1947年的内战时期。小时候父亲对我说,1945年光复后,祖父随铁路部门从四川去了台湾.以后便杳无音讯,是他给你起名为“怡”,意为“心想台湾”.就是希望你心里记着他,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你这个长房长孙。父亲早逝,因为爷爷这个“海外”关系,使我们兄妹不能参军.不能入团、入党.甚至连找工作都有困难。那时我想,这个未曾谋面的爷爷,真把我们全家害惨了。  相似文献   

17.
2005年的4、5月间,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率团访问大陆,虽然两党都是“在野党”,但以其在台湾的地位及其影响力,加之两岸及国际社会给予的极大关注,连、宋的大陆行无疑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巨大而又广泛之影响。这种影响归纳起来是:“民间关系之空前升温”、“政党关系之巨大突破”、“政治关系之有力推促”。一、两岸民间之关系——空前升温在整个影响两岸关系各因素组成的系统当中,尽管从直接影响而言两岸的民间关系处于最为底端的位置。但  相似文献   

18.
吴生林 《台声》2023,(2):34-35
<正>连战回忆录中有关马英九当年提两岸和平协议却无疾而终的爆料,也再次让民众看到美国控制台湾政客的那只“看不见的手”。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的回忆录出版。《连战回忆录》由连战亲著,历时15年付梓,分上下两册,内容包括连战在半个世纪里为两岸和平奔走的详实记录,此外还收录北大演讲等重要演讲全文,书中同时披露连战对两岸关系的最新见解。  相似文献   

19.
全台研 《台声》2005,(1):17-18
一、台湾新领导人选举揭晓 3月20 日台湾进行新一届领导人选举,民进党籍候选人陈水扁、吕秀莲以领先不到3 万票的差距获胜,国民党、亲民党联盟候选人连战、宋楚瑜落败。 二、台湾“立法院”通过“修宪案” 8 月23 日,在台湾各党的高度动员下,“立法院”通过“修宪案”。此次“修宪案”的主要内容有:①废除“任务型国大”;②“公投入宪”,“宪法修正案”、“领土变更案”,从“国大复决”改由“公民投票复决”,有效同意票达到选举人总额之半数即告通过;③自第七届起,“立委”席次减半,“立委”选制采“单一选区两票制”。此次“修宪”对岛内政…  相似文献   

20.
邰宗 《台声》2013,(3):24-25
2月底的北京,气温回暖。 2月24日至27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率台湾各界人士一行来到北京,对大陆进行了主题为“走春访旧”之旅的访问。24日,中华民族的蛇年元宵节连战一行抵达北京,27日晚结束大陆访问行程,搭机离开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