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81~1982年冬季在湖南省常德、汉寿、益阳和沅江市(县)进行了雁形目鸟类的寄生蠕虫调查。共剖检鸭科鸟类5属15种122只,检出蠕虫34种,隶属4纲4目12科23属,其中吸虫7科9属18种,绦虫1科10属12种,线虫3科3属3种,棘头虫1科1属1种;检出的番鸭拟华德绦虫(Wardoidesoidemiae)为新记录,并发现部分蠕虫的新宿主10种。  相似文献   

2.
用蠕虫学剖检法对贵州省犬、猫寄生蠕虫进行了调查。共发现犬猫寄生蠕虫12科16属20种,其中吸虫2种,绦虫7种,线虫11种;与人畜共患蠕虫16种,易感且危害人或家畜严重的有8种。犬检出16种,感染率为100%;120只犬的平均感染强度为66.64条,平均感染2.8种;犬钧口线虫、犬恶丝虫、犬复孔绦虫和泡状带绦虫为优势种。猫检出10种,35只猫感染率为88.6%,平均感染强度为4.5条,带状泡尾绦虫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3.
随机抽样来自全省33个县不同自然环境饲养的猪862头,按蠕虫学完全解剖法收集到虫体34223条,逐条鉴定,并用IHA对2731头猪检查原虫感染情况。共鉴定出虫体29种,隶属于9纲、14目、21科、24属。其中吸虫2种,绦虫5种,线虫13种,棘头虫l种,蜘蛛昆虫4种,原虫4种,伊氏锥虫为省内新记录。并对25个县、289个乡、1792个村的20029头猪粪便进行镜检,检出虫卵13种。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安徽省鸡寄生蠕虫计36种,隶属于14科20属。其中吸虫6科7属11种;绦虫4科7属14种(含2个未定种);线虫4科6属11种。在所获虫种中,小型漏带绦虫Choanotaenia Parvus和合肥异刺线虫Heterakis hefeiensis为新种;安德烈戴纹绦虫Davainea andrei和热带变带绦虫Amoebotaenia tropica为国内新纪录;家鸡是东方杯叶吸虫Cyathocotyle orientalis、鲁氏前殖吸虫Prasthogonimus rudolphi、火鸡异刺线虫Heterakis meleagris为国内发现的新宿主;分枝膜壳绦虫Hymenolepis cantaniana、少睾变带绦虫Amoebotaenia oligorchis等7个虫种为安徽省新纪录。此外,还对各种寄生蠕虫的感染率、感染强度、混合感染情况以及优势虫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记述。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织金试点县猪、牛、马、羊、鸡、鸭、鹅等畜禽的系统调查,发现当地寄生虫有31科57属92种,其中吸虫6科12属23种,绦虫4科8属11种,线虫11科26属45种.棘头虫1科1属1种,蜘蛛昆虫5科5属6种,原虫4科5属6种。发现的虫体种类占全省原有寄生虫种类180种的51.11%。  相似文献   

6.
对石河子地区的115只犬和13只野生狐寄生绦虫进行了调查,犬及狐的感染率分别为417%和769%,其中牧羊犬的感染率占犬检出总数的895%;检出犬寄生绦虫3种、狐寄生绦虫5种,包括人畜共患绦虫2种。  相似文献   

7.
1991~1994年在贵州省9个地(州、市)34个县对198头黄牛和659头水平以蠕虫学完全剖检法结合粪学检查、血液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共检获吸虫59种,绦虫7种,线虫35种,蜘蛛昆虫16种,原虫15种,分别隶属于7纲,14目,31科,56属,内有50种为贵州省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8.
新疆绵羊源和黄牛源细粒棘球蚴的两种同工酶电泳分析黄燕(新疆八一农学院乌鲁木齐830052)棘球蚴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中绦期幼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该绦虫存在明显的种内分化或变异,导致流行病学的差异和控制对策的不问。因此,研...  相似文献   

9.
应用特定电磁波谱(TDP)穴位照射疗法对268头患卵巢机能障碍性疾病和116头患子宫阴道炎性疾病的黄牛进行了临床治疗试验研究,总有效率为92.9%,治愈率为83.7%;药物治疗组58头,总有效率为91.4%,治愈率为79.3%;两组有效率及治愈率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TDP穴位照射加药物治疗组,对卵巢疾病的治愈率要比其他各组高6.2~13.2个百分点(P<0.05),愈后第一情期受胎率高12.9~17.1个百分点(P>0.05),疗程缩短1~14天。表明TDP照射加药物治疗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综合性疗法。  相似文献   

10.
广西家禽几种吸虫形态观察陈西宁刘子权(广西兽医研究所南宁530001)广西家禽吸虫的种类其资料研究甚少。在我区畜禽寄生虫区系调查中,检获家禽吸虫20余种,除已报道的10余种外,其余9个种为区新记录。1吸虫虫种低颈似锥吸虫(Hypoderaeumcon...  相似文献   

11.
对贵州省38个县633个乡(镇)的1121头耕牛(黄牛366头,水牛755头)用蠕虫学局部剖检法在其中45头牛的瘤胃内检出巨盘腹袋吸虫(Gastrothylaxmagnadiscussp.nov.),总感染率为4.01%,在不同性别的黄牛、水牛无显著差异,而与年龄呈正相关。该吸虫的感染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主要分布于潮湿低洼地区。另剖检768只山羊和91只绵羊,均未发现该吸虫感染  相似文献   

12.
利用病原检查法对我国26个省(区)的3184头牛进行了牛蜱传性血液原虫调查,并研究了不同生态地区虫种的分布特征。调查共发现双芽巴贝西虫、牛巴贝西虫、大巴贝西虫、环形泰勒虫、瑟氏泰勒虫、突变泰勒虫和边缘边虫7种病原。双芽巴贝西虫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等省,感染率为0.97%~1.5%,媒介蜱为微小牛蜱和镰形扇头蜱。牛巴贝西虫分布于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省,感染率为2.38%~56.66%,媒介蜱为微小牛蜱和镰形扇头蜱。大巴贝西虫分布于河南、甘肃、辽宁、新疆等省(区),感染率为16.65%~40%,媒介蜱为长角血蜱和刻点血蜱。环形泰勒虫分布于宁夏、新疆、内蒙、甘肃等省(区),感染率为17.24%~35.30%,媒介蜱为残缘璃眼蜱。瑟氏秦勒虫分布于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区),感染率为34.67%~100%,媒介蜱为长角血蜱。突变泰勒虫分布于贵州、新疆、西藏等省(区),感染率为45%~55%,媒介蜱为刻点血蜱。边缘边虫分布于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省,感染率为20%~79.31%,媒介蜱为微小牛蜱和镰形扇头蜱。  相似文献   

13.
1994~1995和1997年应用日本血吸虫3类候选疫苗分别免疫绵羊,各组的减虫率、粪便虫卵减少率和组织(肝、大肠、小肠)的虫卵减少率分别是:虫体副肌球蛋白(n-paramyosin)组17.4%~55.3%,14.6%~68.1%和48.9%~76.7%;重组副肌球蛋白(r-paramyosin)组41.4%~44.2%,15.9%~25.1%和41.1%~48.0%;Sj26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组53.4%~62.1%,11.0%~38.6%和14.0%~65.0%;rSj28GST组61.4%~68.5%,22.9%~60.0%和39.0%~76.0%;重组日本血吸虫23ku大亲水区表膜蛋白(rSj23)组51.2%~66.1%,21.9%~58.4%和54.3%~76.7%。以ELISA检测免疫后的绵羊血清,3类抗原均诱发高水平的特异性IgG抗体,表明以上疫苗具有诱发绵羊产生保护性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齐齐哈尔市牛寄生性蠕虫的区系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齐齐哈尔市龙江县、富裕县、泰来县的3个肉牛饲养场随机选取改良成年肉牛52头,用蠕虫学剖检法进行寄生性蠕虫区系调查。结果,在牛体内共检获各类寄生性蠕虫13种,隶属于2门、3纲、10科、12属,其中以捻转血矛线虫、牛仰口线虫、前后盘吸虫、食道口线虫、肝片形吸虫、毛圆线虫和莫尼茨绦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高,分布广,为齐齐哈尔市牛寄生虫的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15.
剖检家犬273只,共检获寄生虫22种,其中绦虫5科9属12种,线虫6科8属9种,原虫1科1属1种,隶属于3个纲,8个目,12个科,18个属。在所获的虫体中西里伯赖利绦虫(Railietinacelebensis)、诺氏倍殖孔绦虫(Diplopylidiumnoleri)、普拉泡翼线虫(Physalopterapraeputialis)为贵州省新纪录。同时对5个县53个乡349个村的920只犬进行了粪便镜检,检出虫卵6种  相似文献   

16.
由我国著名的寄生虫学家孔繁瑶教授作序、蒋金书教授和邬捷研究员审校,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寄生虫学家蒋学良、周婉丽研究员主编的《四川畜禽寄生虫志》一书,已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出版。该书系以1982~1987年四川省畜禽寄生虫区系调查的资料为基础,并融合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有关四川省畜禽寄生虫调查研究资料编著而成。全书分线虫、吸虫、绦虫、棘头虫、原虫、蛛形虫、昆虫7篇,记述了四川省猪、水牛、黄牛、牦牛、犏牛、山羊、绵羊、马、驴、骡、犬、猫、兔、鸡、鸭、鹅等16种畜禽的内外寄生虫共422种。其中建立的新种14种,国内新记录…  相似文献   

17.
由我国著名的寄生虫学家孔繁瑶教授作序、蒋金书教授和邬捷研究员审校,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寄生虫学家蒋学良、周婉丽研究员主编的《四川畜禽寄生虫志》一书,已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出版。该书系以1982~1987年四川省畜禽寄生虫区系调查的资料为基础,并融合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有关四川省畜禽寄生虫调查研究资料编著而成。全书分线虫、吸虫、绦虫、棘头虫、原虫、蛛形虫、昆虫 7 篇,记述了四川省猪、水牛、黄牛、牦牛、犏牛、山羊、绵羊、马、驴、骡、犬、猫、兔、鸡、鸭、鹅等16种畜禽的内外寄生虫共422种。其中建立的新种14种,国内新记…  相似文献   

18.
用蠕虫学剖解方法对高原鼠兔(Ochotonacurzoniae)的寄生蠕虫进行了调查。结果,检查的135只鼠兔感染蠕虫的有108只,感染率为800%;经鉴定所检出的虫体为Cephaluriscoloradensis,Eugenurisschumakovitschi,Graphidielaszchuanensis,Murielueqinghanensis,Heligmosomum,sp,Trichurissp,Labiostomumsp,Schizorchisochotonae,共计线虫7种,绦虫1种。  相似文献   

19.
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的诊治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在本地区比较普遍,笔者在1997年7~9月共检查16个鸡场,其中雏鸡的发病率为1.8%~12.0%,育成鸡为1.2%~5.0%,产蛋鸡为2.6%~25.0%;雏鸡感染死亡率为10.0%~73.0%;产蛋鸡感染...  相似文献   

20.
牛肺包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granulosus)和多房棘球绦虫(E.multilocularis)的幼虫感染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其成虫主要寄生在犬的小肠内,随排粪将绦虫的体节和虫卵排到体外污染环境和草场。人和家畜误食了虫卵后,便在肺和肝等器官形成囊泡样病变,称为囊泡期(即幼虫期)。它可以侵袭所有的哺乳动物,但主要危害牛、羊、骆驼和鹿等反刍动物。棘球蚴病在我国牧区分布极为广泛,牛羊感染率可达40%~100%,家畜感染后病程缓慢,造成饲料空耗、毛和肉减产,农畜丧失使役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