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法律经济学即经济分析法学,是一个独立的法学流派,它以经济分析的方法研究法律,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重大的意义。法律经济学不仅为我们认识和评价法律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将法律和当代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具有极大的现实价值。法律的经济分析体现在我国的法律现实中,在法律制度的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法律经济分析是指将经济学中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应用到法学领域,它为法学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由于经济学与法学在价值取向、理论假设方面存在着差别,所以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有其内在的局限性。法律经济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法律的视角,因此对我国的法治建设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3.
法律经济分析是指将经济学中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应用到法学领域,它为法学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由于经济学与法学在价值取向、理论假设方面存在着差别,所以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有其内在的局限性。法律经济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法律的视角,因此对我国的法治建设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4.
法律经济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法律经济学及其产生 把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法学领域的研究,从而揭示法律制度和经济体制相互运行之间的制约关系和影响作用的学说,被人们称之为法律经济学、法律的经济分析、法律与经济学、经济分析法学或“新法学”。这一称谓的多样性,本身就反映了法学与经济学在当代的交叉共溶性特点,以及法律与经济运行的相互关联性。  相似文献   

5.
波斯纳法律经济学的影响和变革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斯纳法律经济学坚持效益应当被看作是法律的基本价值,其法律的效益价值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是法学研究理论领域和方法论上的重大突破.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分析法学对于当今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治,对于建立和健全符合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的法律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引论法律经济学,又称经济学法学或经济分析法学,是以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方法论来研究法律的成长、结构、效率及创新的边缘学科。它既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和法理学——法哲学的重要新兴流派,也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7.
巩固 《科技与法律》2004,(1):112-114
用经济学方法和理论研究法律 ,是西方学者进行法律研究的常用方法。从贝卡利亚、边沁、亚当斯密到康芒斯 ,甚至卡尔·马克思 ,其著作中到处可见经济分析的身影。而自 2 0世纪 6 0— 70年代以来 ,在“芝加哥学派”的推动下 ,法律经济学更是获得了独立的学科地位 ,并发展成为当代法学研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领域 !经济分析在法律功能的预测与评价方面的独特价值已获得法学界的普遍认可。近年来 ,随着国外法学理论介绍的增多和国内学术研究的活跃 ,法律经济分析在我国法学研究领域偶露峥嵘 ,不时可见到一些带有“经济分析”字样的文章见诸期刊。…  相似文献   

8.
法律/制度经济分析的一般理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综合当代经济分析法学的最新成果以及现代社会法学、历史法学和当代新制度经济学、新经济史学的相关成果 ,比较系统地论述法律 /制度经济分析的一般理论。这个理论包括法律 /制度体系 (结构 /功能 )的静态分析和法律 /制度变迁 (演进过程 )的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9.
经济分析法学是经济学和法学两大学科相互渗透的产物。经济分析法学的核心思想是“效益”。在经济法学家看来,效益原则是经济分析法学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原则,法律的根本宗旨在于以价值极大化的方式分配和使用资源,或者是通过法律的参与使社会财富达到极大化的效益目标。当代环境  相似文献   

10.
法律经济学的意义、困境和出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法律经济学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一般法律规则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丰富了法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不过,在法律经济分析的假定前提、理论支点和研究范围等方面,它还面临着相当的困境.法律经济学在未来的出路是:运用有限理性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理论,对经典的经济理性假定进行修正和超越;引入公共选择理论,为法律的经济分析寻求现实的理论支点;在吸收有限理性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关于非正式制度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法律经济分析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顾佳 《行政与法》2006,(12):149-151
对于经济法的基本理论,法学界历来都存在较大的争论。本文旨在从利益本位出发,通过分析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的区别与联系,研究经济法的本质特征,进而认识经济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独立的部门法地位,促进经济法这一新兴部门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法典的制定历时60余载,期间几经起落沉浮,可以说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历程的“标本”。随着民法典的定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将进入国家治理的法典化时代。与此同时,与民事立法齐头并进的经济法也面临着对既有单行法体系化整合的任务,以解决“经济法是个筐,什么法都能装”的窘境。从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民法与经济法立法的演进轨迹看,民法的法典化之所以相对容易,是因为民法具有明显的法律移植属性,并存在可资借鉴的大陆法系成文民法典,而经济法的法典化纯粹是首创,其难度可想而知。民法典之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其他重要法律部门的法典化,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必由之路。对经济法而言,如果短时间内难以成典,则可以采用逐步推进的方法,首要任务是从理论上完善经济法的体系结构,增强经济法体系结构的科学化、体系化和逻辑自洽性,使经济法立法与民事立法等相互衔接、相互协调,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治体系。  相似文献   

13.
民法与环境法的理念碰撞与融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珂  张璐 《政法论丛》2008,4(1):45-51
民法是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法。我国民法典的制定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繁荣乃至社会长治久安的基本法律保证。民法与环境法存在理念的差异,民法与环境法互动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最重要的时代特征,我国民法典的制定应当顺应时代潮流,把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政策观念贯穿于民事立法的整个过程,推动民法理论的自身发展与完善,进而实现民法典制定与环境法制建设同步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在德国古典自然法中,人被视为具备理智与意志的伦理人,他是伦理与法律上的主体。普芬道夫与沃尔夫从伦理人概念中推导出自然权利义务理论体系。德国民法学对该理论体系予以批判性地吸收,从而形成古典私权一般理论。权利开始成为民法学的核心范畴,以之为逻辑主线,民法素材被重新整合为一个与传统的法学阶梯式体系迥然有别的潘得克吞式体系。民法体系由此发生基因突变。历史经验表明,民法体系植根于民法学理传统。我国民法典应采用潘得克吞式体系,并对其作必要的改进。  相似文献   

15.
论社会中介组织的新一类经济法主体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法学学科对社会中介组织的研究成果交集指向其社会性和中介性,它构成了经济法上社会中介组织的理论基础。法学视野中的社会中介组织处于社会公共经济管理关系中时,民法和行政法无法调整该社会关系。社会中介组织的本质与经济法的宗旨、性质、价值本位等高度契合,其因此具有了新一类经济法主体的唯一身份。经济法主体视角下的社会中介组织理论有利于解决专利权滥用、消费者隐私权保护、公益诉讼、市场经济信用体系的构建等难题。  相似文献   

16.
经济法词义解释与理论研究的重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济法一词本身有多种理解,其最基本的含义就是与经济相关的法。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长期致力于构建所谓经济法学科体系,探求与民商法、行政法不同的所谓经济法特有的范畴、方法和原则,以图证明经济法的独立性的研究路径是错误的。现实社会生活中,政府对经济和市场的干预是通过一定形式的法律规则来实现的,政府对经济活动管制的程度往往会使经济法律规则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中国社会转型期存在许多经济法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这些问题急待经济法学者去研究和解决,我们应把研究重点放在具体的法律问题和法律规则上来。就改革方向而言,经济法研究将是从“高管制度经济法”到“中管制度经济法”,最后到“低管制度经济法”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反垄断法》作为经济法的核心、市场经济国家的基本法律制度,在关国等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具有悠久的历史,素有“经济宪法”、“市场经济大宪章”之称。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导致适用于现代经济的法律体系构建也比较迟缓和不健全。结合法经济学的理论对我国《反垄断法》适用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着重以经济学的博弈均衡理论分析行政垄断问题,以此说明经济学分析方法不仅是完善反垄断法律体系的理论基础,而且也是重要的辅助性工具,可以为法律的适用和执行提供新的思路和指引。  相似文献   

18.
有必要对民法本位、价值、原则等,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人性、理论、实定法等层面做一系统研究,打通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民法元理论或民法哲学的体系基础。对民法本位及价值和原则进行个别的和联系的多层面研究,于民法原理的丰富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从立法实践上看,编制民法典,当先定好民法的本位及由其决定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以之为前提,来架构民法典的体系,定出具体规范。于适法和守法实践来看,了解民法本位及其与民法价值和原则的多层面密切关系,把握民法的宗旨和精神,更能准确执法,自觉地透过民法精神规约民事行为。历时与共时、理论与实践多元综合分析研究民法本位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私法社会化的反思与批判——社会法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法不属于特别私法,也非私法社会化的表现形态,而为第三法域;早期以《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大陆法系私法,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传统私法要素,社会化表现微弱;加世纪以来,私法以"外接"与"内设"两种形态回应法的社会化要求;当代私法与私法学面临困境,私法将保持传统,不应、不能彻底社会化,社会法为实现向纵深发展的法律社会化的主要工具。~①  相似文献   

20.
管制与法律的互动:经济法理论研究的起点和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制(监管)与法律的互动不仅确立了政府管制(监管)在经济法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而且直接导致管制(监管)研究将对经济法基本理论问题的探索产生最为重要的影响。①这一命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论证:首先,管制与法律的密切联系决定了有关政府管制(监管)的研究是经济学与法学的交叉地带;其次,作为国家干预重要方式的政府管制(监管)及其与法律之间的互动决定了经济法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基本路径;再次,从管制与法律互动的角度,政府管制(监管)研究将对经济法有关国家适度干预的边界、经济法律的内在结构以及中国经济法体系框架构建等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