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易中天教授在<帝国的惆怅>中考证介绍,清代雍正皇帝即位不久,主张耗羡归公、高薪养廉和取缔陋规.所谓"耗羡",是一种正常税收外的附加索取."耗羡归公",就是将州官、县官私征私用的耗羡,统统上缴省库,再由省里发给州、县,用于弥补亏空、留作公用和发放养廉银.其目的,是力图取缔陋习,一方面规范征收管理,堵住乱征收乱摊派的口子;另一方面规范官员收入管理,以发放"养廉银"的办法,替代和革除下司向上司孝敬"红包"等官场陋习.为此,雍正通令全国:"倘有再私收规礼者,将该者置之重典,其该管之督抚,亦从重治罪."可见,其举措之力,决心之大.然而,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2.
舒炜 《廉政瞭望》2011,(11):30-31
近日,湖北、湖南、山西、新疆等多地刮起一场“治庸”、“治懒”、“治散”的官场整肃风暴。湖北不仅开始了“治庸问责”行动,还专门设立了“治庸办”,来治理官场中吃、拿、卡、要等50种不良行为,以及得过且过、业绩平庸等10种“庸病”。湖南也专门出台文件,规定了对机关工作人员需要问责的行为及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官场潜规则是政治运行的顽痼疾:是官员堕落的催化剂;是官场腐败的保护网。官场潜规则的存在和盛行已经严重侵蚀了党的执政能力,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必须根除官场潜规则。作者在分析官场潜规则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根除官场潜规则的对策。“破网”、“亮权”、“治软”、“建制”的建议对根除官场潜规则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近半年来,山西官场强震不断,山西省主动掀起了多次吏治整顿风暴。 2010年12月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7天后,山西省委组织部推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6+7”组合拳。这项变革力度之大、涉及范围之广是近年罕见的,标志着山西吏治改革进入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5.
文人从政,最怕两件事,一是怕进入官场后被既定的游戏规则左右或腐化,失去了文人本真;二是怕以单纯的文人之道待官场,文人气质与官场规则擦枪走火,在坚硬的权力体系中灰飞烟灭。  相似文献   

6.
市场上倒空卖空的商人,常被人贬其名日奸商。可到了官场之上,那些以倒空卖空为能事的官员或准官员们,又到底该被冠之以何名呢?12月14日的《京华时报》报道说,卫生部主管的中国性学会借出售其“中国性学会合作单位”铜牌的圈钱手段,几年间获利不菲,而数以百万计的收入去向不明。该学会会长称所有收入全部用于举办活动,但实际情形则是中国性学会每次举办活动都有人赞助,性学会反而会从中得到可观提成。  相似文献   

7.
佛不护腐     
桃李 《廉政瞭望》2004,(4):22-25
当下,有不少干部,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官场钻营.贪赃受贿:为保仕途通达、赃款不露,析佛保护,求神庇佑.因而,逢庙就跪拜.见神便磕头,烧香、拜佛、求签、占卜无所不用其极。有的,出差先要查黄历,如不吉利,就择日而行。也有的,为争烧新年第一炷香,彻夜在寺庙前排队等候。更有甚者.皈依佛门.取了法名.在家设立佛堂,整天香烟缭绕,烛  相似文献   

8.
本文剖析了雍正廉政建设的三项措施 :首创养廉银制度、清查钱粮 ,惩贪奖廉、提倡务实作风和加强官吏考核 ,并阐明其对雍正整饬吏治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要重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改造我们的官场”点滴谈吴书斌,梁小玲《党风与廉政》开了一个“改造我们的官场”的选题,觉得很有新意。也许是英雄所见略同吧,正好借这个机会,谈谈我们个人的一点想法,与大家共勉。要改造我们的“官场”,首先要弄清我们的“官场”到底...  相似文献   

10.
《廉政瞭望》2014,(20):9-9
所谓“官场逆淘汰”,即官场中存在的平庸淘汰杰出、劣质淘汰优胜、小人淘汰君子等,致使具有真才实学和道德操守者,遭到冷遇、排挤、打击的现象。官场中人对此如何看?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发生?有媒体做了深入调查。  相似文献   

11.
《正气》1999,(6)
雍正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比较杰出的封建帝王之一。他继位后,针对康熙后期出现的国库亏空、吏治败坏、赋役不公等弊端采取了一系列整顿措施,比如清理亏空、严惩贪贿、耗羡归公、养廉银、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乾隆年间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12.
舒炜 《廉政瞭望》2014,(19):1-1
8月底,在山西官场倒下第8个副省级官员后,60多岁的老干部黄云叹了口气:“没想到,我们的官场生态会那么糟。”  相似文献   

13.
张弘 《廉政瞭望》2009,(9):50-51
《国画》出版距今已经10年了,作为“官场小说”这一文学类型的开拓者,47岁的王跃文被誉为“中国官场文学第一人”。而写作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金饭碗”不能再端了,同僚们嫌他点破了官场潜规则。近日;在湖南省作协,王跃文向笔者畅谈他弃政从文的人生经历——  相似文献   

14.
申子 《党课》2010,(24):72-73
官场、官道历来是世人谈论的热门话题,在一个“官本位”和“权力拜物教”盛行的社会里,各种官场上的歪经歪道,更是泛滥于《权术》《官场》等无数典籍里,充斥于觥筹交错的酒桌上,淹没于窃窃私语的神秘中。于是乎,为官之道越说越神乎,官场之水越涉越玄乎,为官之经越念越邪乎!  相似文献   

15.
逢年过节,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发红包,这是一种传统习俗。企业效益好,年终给职工发点红包,也属正常。然而,不知从何时起,“红包”风靡官场,成了官场的幕后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16.
把好"官场"入门关──"改造我们的官场"系列谈陈文敏《党风与廉政》杂志以"改造我们的官场"为题,开展讨论,集思广益,对于我们加强政权建设,清除官场腐败风气和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制度都是颇有裨益的。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当前的干部队伍中在思想认识、道德...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3,(21):74-74
官场腐败是当今的一个世界性问题,也是由来已久的历史问题。所谓贪官,即利用手中的“公权力”攫取私利。在贵族制被官僚制逐步取代而有了“官场”概念后,贪官便开始粉墨登场了。  相似文献   

18.
郭炜 《党课》2010,(20):108-111
这是几则耳熟能详的故事,但经作者一串联,便话生生地展现出了一幅蔚为壮观的封建官场的伪装术。那么,这些装的本事在今天的官场是否还有用武之地呢?  相似文献   

19.
警惕:官场浪费的黑洞蔡恩泽时下,形形式式的官场浪费在侵蚀着党和国家的肌体,在动摇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厦的根基,在僵化着于群关系。在反腐败的斗争中,国家机关工委率先喊出“向官场浪费宣战”的口号,一场围剿官场浪费的战斗已在全国政界打响,党政官员俭朴供职,人...  相似文献   

20.
《学习导报》2014,(7):63-63
长篇历史小说《大清相国〉塑造了以陈廷敬为主要代表的大臣群相,反映一个特定历史境遇中官场人物的人格、道德和行为的艰难选择,再现三百多年前的官场风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