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音     
《廉政瞭望》2014,(21):10-10
处于官场,我觉得应该坚守同流不合污的工作底线,不合上级的污、不染同级的污、不沾下级的污。” ——任成都市长11年,于近日调任中铝集团董事长的葛红林如此谈自己的“为官之道”  相似文献   

2.
封建王朝的莘莘学子孜孜以求“学而优则仕”。北宋名相赵普则反其道而行之,官做得越大越“优”,越重视读书学习,后人赞其“仕而优则学”。据《宋史》中的《太祖世家》、《赵普传》记载,赵普幼时与赵匡胤同学,两人都厌恶读书。赵匡胤酷爱舞枪弄棒,赵普则“少习吏事”,侧重琢磨为官之道。  相似文献   

3.
为官者总要“出场”。何为“出场”,由字释义,走出“官场”,到百姓中、基层里办事是也。如此理解为官者“出场”是勿庸置疑的。即便是封建社会里的达官显贵、皇亲国  相似文献   

4.
为官三境界     
王国维发现的治学三境界,学坛一片首肯,至今奉为圭臬。其实不仅是治学,为官也有境界,这境界凑巧也是三个级次,发明权属王夫之。 王夫之《读通鉴论》云:“人之乐居尊位者,上之以行其道,次之以成其名,其下则荣利之餍足耳。”这里虽然谈的是人们往上爬的三种心里欲望(或称动力亦无不可),同时不也把官场众生相刻画得唯妙唯肖吗?三种人中,成为行道者最难,他们不仅要有事功,而且要形成一种学说,思想上有自己独特的东西。进到这一步的人不多,硬要找的话,古人中的周公、诸葛亮、谢安、曾国藩庶几近之。成名也是不易的,他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做得十分突出,得到官民两方一致认同。查历史可知,凡在史书上留下姓名的,大多干出了一到几种象样的事情。至于“荣利之餍足”的人,人们接触得多,用不着我饶舌了。 谈谈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呢?意义很多。首先,它使我们明白,贪财好利,是官场的低级行为,或者说贪财者是官场中的低能儿。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种人根本不懂得为官的宗旨是什么,甚至连“公正廉勤”、“保境安民”这类套话也不懂。《大学》云“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这就是说,当官了,就该将财利看得淡一点,官越大则应财利之心越淡薄。因为他已无衣  相似文献   

5.
友情链接:CCTV--新闻会客厅 主持人:观众朋友好,欢迎您收看《决策者说》.中国官场有句老话,叫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句话成为很多人的为官之道.  相似文献   

6.
《前线》2014,(1):116-117
孔子的爱民思想是其“仁爱”思想的重要内涵。《孔子家语》中的《入官第二十一》是系统阐述孔子为官之道的篇章。孔子在该篇章提出为官之道的五个方面:第一,修身为从政之本;第二,为官治民应了解民情,顺应民情,并据此制订切合于民的政策;第三,为官治民要爱民,待民以宽,不可苛求于民;第四,为政者凡事要以身作则,为人民树立表率;第五,为政者要慎择左右。其中,涉及爱民的就占了两条,以下节选关于“顺民爱民”思想的段落。  相似文献   

7.
张海龙 《廉政瞭望》2006,(11):60-60
权力是男人最好的春药,男人爱当官乃是出于一种动物的本能。丛林法则就是这样,当了老大就能获得一切:食物、异性……以及某种让人受用的孤独感。当官是门学问。写了官场小说《国画》的作家王跃文,有次去开笔会,别的作家的房间都冷冷清清,就他门庭若市,大小官员们围着他,向他讨教为官之道。王跃文俨然一个官场师爷。不过,说到底,他终究是一介书生,即使在小说里把官场写的明明白白,那些招数放在现实中是否管用,也很难说。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若有人专门来做为官之道的培训,应该也是一桩不错的生意。男人之难,从官场上也可窥见一斑:当不了官,难…  相似文献   

8.
一部有用的书《南亭笔记》,李伯元著。李伯元是晚清四大小说家之一,《官场现形记》的著者。《南亭笔记》是他的一部笔记集。《南亭笔记》是李伯元的遗稿,1919年7月大东书局首次石印出版。我读的是1983年上海古籍书店影印的大东书局石印本。此书共十六卷,每卷卷首皆是“武进李伯元著,江县胡寄上校订”。李伯元有一别号南亭亭长,刊行《官场现行记》时署的就是这个别号,《南亭笔记》之“南亭”,与别号中之“南事”当同出一义,大概都源于李伯元的居所有座亭子吧。古来所谓“笔记”,大致包括三类:小说故事类;历史琐闻类;考…  相似文献   

9.
陈鲁民 《奋斗》2006,(1):62-62
曾国藩在《曾文正公集·答黄廷瓒》中谈到为官之道时说:为官需做到“四耐”。“不为大府所器重,则耐冷为要;薪米过时迫窘,则耐苦为要;听鼓不胜其烦,酬应不胜其扰,则耐劳为要;与我辈者,或以声气得利,或以干请得荣,则耐闲为要。”他虽然讲的是旧时为官之道。但对今日如何做官仍有借鉴意义,有此“四耐”,不急躁,方可把官做稳、做好、做出名堂,以不负百姓厚望。  相似文献   

10.
为官须知六正六邪西汉光禄大夫刘向往《说苑》中谈到为官之道时,把所有的官员分为12种,列为“六正六邪”。“六正”一、高瞻远瞩,防患未然,此为“圣”;二、虚心尽意,扶善锄恶,此为“良”;三、夙兴夜,进贤不懈,此为“忠”;四、明察成败,转祸为福,此为“智”...  相似文献   

11.
喜鹊当枝     
西汉光禄大夫刘向在《说苑》中谈到为官之道时,把所有的官员分为12种,更为“六正六邪”:  相似文献   

12.
话说廉洁     
康国平 《共产党人》2009,(19):54-55
廉洁一词,最早出现于诗人屈原的《招魂》一诗中。古人把廉洁解释为“不受日廉,不污日洁”:明人顾炎武说,“廉耻,立人之大节,人之不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古人讲的是对廉洁一词的高度概括,我们现在讲的廉洁,就是作为领导干部不谋私利,清白为官。自律就是自我约束,这才是廉洁自律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江涛 《当代党员》2009,(10):74-75
唐朝史学家吴兢撰辑的《贞观政要》(以下简称《政要》),记录了唐太宗李世民与臣僚之间探讨如何兴邦治国的言论,被后世奉为经世济用的政论经典著作,被称为“统治术之专著。治国者之圭臬”。该书蕴含着丰富的政治建设理论,其中论“君道”、“政体”、“鉴戒”、“求谏”、“纳谏”、“俭约”、“慎所好”等内容,涉及国君、臣僚如何施政为官,  相似文献   

14.
怀素(737-799),字藏真,俗姓钱,湖南零陵人.祖父、父亲都曾为官,但怀素幼年时家境贫寒,10岁那年,怀素“忽发出家之意”,而“猛利之性,二亲难阻”.唐代陆羽《怀素别传》称其“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时酒酣兴发,遇寺壁里墙、衣裳、器皿,靡不书之”;李肇《唐国史补》则云:“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弃笔堆集埋于山下,曾曰‘笔冢’.”以狂草绝世,与张旭并称“张颠素狂”“颠张醉素”.  相似文献   

15.
电视连续剧《一代廉吏于成龙》再现了康熙年间的两江总督于成龙跌宕起伏、险象环生的官场生涯和催人泪下、荡气回肠的情感经历。曾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在满清王朝腐败成风的官场上卓尔不群,独立独行,  相似文献   

16.
要重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改造我们的官场”点滴谈吴书斌,梁小玲《党风与廉政》开了一个“改造我们的官场”的选题,觉得很有新意。也许是英雄所见略同吧,正好借这个机会,谈谈我们个人的一点想法,与大家共勉。要改造我们的“官场”,首先要弄清我们的“官场”到底...  相似文献   

17.
正值区县、乡镇换届之际,本刊特发表市委党校党建教授黄远固撰写的文章《“一把手”的为官之道》,供新上任的“一把手”及广大读者作工作参考。对文章提出的观点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告知编辑部。  相似文献   

18.
郭庆晨 《党课》2012,(3):72-73
“守白”一词出自《庄子·人间世》里的“虚室生白”,意为保持空明的,已幢。后来,“守白”就引申为咯守清白、保持清廉,并成为中国官场上久谈不衰的话题,当然也是官场上一直都解决不好的难题。宋代爱国英雄岳飞砚上的铭文“坚持守白,不磷不淄”的意思是说,做人要像玉石一样洁白、坚硬,决不能被玷污。据说此砚后来辗转传到另—位爱国英雄文天祥手里,  相似文献   

19.
“虎”们的诀窍凤翔我这里说的虎,不是指山野中,大森林里的那种今天已成为极保护的珍稀动物,而是蒲松龄老先生当年写的“虎”──一种官吏。《聊斋志异》卷八中,有一篇题为《梦狼》,写一位姓白的老翁在梦中见到在外为官的大儿子白甲,竟是一只“牙齿”的吃人恶虎,他...  相似文献   

20.
官员防腐要做到“五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是一个执政党衰败和垮台的根源。从这个意义上讲,腐败就是一种政治癌症。而官员腐败正是这种政治癌症的积累。癌症需要对症下药,腐败需要挖根掘源。而官员腐败其根之据, 其源之头,无非“私”、“欲”二字。治“私”除“欲”之方就是:常修为官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怀爱民之情。常修为官之德,则能为民。戏剧《村官李天成》中有一段通俗易懂的《吃亏歌》,歌中唱道:“当干部就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