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010年上海世博会创办的‘生命阳光馆’开启了世博会近160年的历史先河,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世界6.5亿残疾人人权的提升,该馆将有助于促进残疾人福祉。我感谢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渝努力的人们,这一目标同样是联合国宗旨的核心内容。我也赞赏该馆名称的命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贺信  相似文献   

2.
中国积极履行《残疾人权利公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小蕾 《人权》2011,(4):43-47
2006年12月13日,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残疾人权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这是人类历史上首部为保护残疾人权利而专门制定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是国际社会为保护和促进残疾人人权而做出的最新努力。《公约》明确规定了残疾人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以及公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权利,强调缔约国有责任和义务保障和促进残疾人在与其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切实享有各项人权、尊严和自由。  相似文献   

3.
《人权》2004,(3):2-7
2003年12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邓朴方荣获了“联合国人权奖”,这既是联合国对邓朴方个人为中国残疾人人权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的高度评价,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残疾人事业、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的肯定。为此,本刊记者就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问题采访了邓朴方。  相似文献   

4.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这天,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邓朴方获得2003年“联合国人权奖”。外交部发言人在谈话中说,邓朴方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促进残疾人人权保障,为中国残疾人状况的改善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获得“联合国人权奖”当之无愧。联合国人权奖始于1966年,是联大为庆祝《世界人权宣言》发布20周年,通过一项决议而设立的。此后每5年颁发一次。中国人  相似文献   

5.
本刊记者 《人权》2007,(2):36-39
2006年12月13日,第61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审议并通过了《残疾人权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为了保护残疾人权利而专门制订一部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这在联合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也是国际社会为保护和促进残疾人人权及发展而做出的最新努力。2007年3月30  相似文献   

6.
徐爽 《人权》2009,(6):37-40
毫无疑问,人权已经成为21世纪的世界语言。中国在2004年第四次宪法修改过程中,将“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明确写入宪法,由此开启了一个宪政建设与人权事业的新时期。人权“这一伟大的名词”,④不仅包含了各项可以付诸实践的具体权利,更是一种载负着尊严、平等、自由等诸多价值的观念体系和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7.
人权,顾名思义,就是人的权利。人权具有两个显著特征:第一,它的主体必须是全体人类。正如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所指出的那样:一切人,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见、国籍、社会出身、财产、身份等区别,都有资格享有人权。从理论上讲,只要是人,都应该享有人权。第二,它的内容必须体现人的自由和平等。自由就是让人成为自己的主人,平等就是使人享有相同的地位、权利和尊严。  相似文献   

8.
我国有6000多万残疾人,这是社会上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国家为了保护残疾公民的人权和人格的尊严,使他们能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参与社会生活、投入建设和共享社会物质文明成果,依据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的精神,于1990年12月  相似文献   

9.
2016年7月7日,中国政府纪念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通过十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是中国政府为联合国人权公约举办的首次纪念大会,也是公约通过十周年之际,165个缔约国中首个在国家层面举办的纪念活动. 这是联合国通过的第一部旨在保障残疾人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同.中国在公约的制定、履行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的残疾人事业被誉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周缘园 《理论月刊》2013,(3):179-184
残疾人的信息无障碍建设是关系到残疾人社会参与与人权实现的重要课题.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中关于残疾人现状的描述中称,在联合王国,伦敦证券交易所金融时报指数超过100的公司,其网站75%没有达到无障碍的基本要求,因此失去了1亿4千7百万美元的利润.残疾人是人民、是公民、是参与者也是消费者,残疾在当今的老龄化社会也成为了普遍风险,对残疾的关注就是对每个人自身的关注,是对一国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关注.本文探讨了英国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建设的现状及发展,以期共同关注并学习信息无障碍建设.  相似文献   

11.
我叫阎民生,我非常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残联对我们残疾人的关心帮助,感谢残联又为我们残疾人办了一件好事、实事! 我和我的爱人都是聋哑人。女儿也是聋哑人,现正在天津理工学院上学。女儿能够上大学就是市残联关心帮助的结果。1999年,我女儿考取了天津理工学院,当时我们一家人都很高兴,高兴之余,我和她母亲也添了一丝忧虑。她母亲下岗。她弟弟上学,一家4口人全靠我每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编辑同志: 您好! 《中国残疾人》今年第1期首页《辞旧迎新 更上层楼》我不知看了多少遍,谢谢编辑部同志对我们残疾人的亲切问候!说心里话,我是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的。这首“祝辞”虽短,但是字字句句充满了对我们残疾人一片真情。在这里我代表我们聋哑朋友再次向编辑部同志衣示感谢。你们为宣传报道我们残疾人事业辛苦了! 我和《中国残疾人》相识是在1992年,那年我在  相似文献   

13.
三月八日,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五十一届会议否决了一些西方国家提出的所谓"中国人权局势"决议草案,挫败了它们借口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企图。中国政府对所有主持正义、支持中国的国家表示钦佩和感谢。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一贯重视人权,并根据《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德黑兰宣言》、《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等国际人权文书的精神,依照本国的具  相似文献   

14.
曲静 《中国妇运》2007,(7):37-42
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报告中指出:“对妇女的暴力行为阻碍实现平等、发展与和平的目标。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妨碍或抵消妇女享有她们的人权和基本自由。”这个报  相似文献   

15.
江国青 《人权》2010,(5):44-47
一、联合国人权工作的改革 国际人权保护机制主要包括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机构和国际人权条约机构。联合国的首要目标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但同时也负有促成经济社会发展与增进全体人类之人权的基本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人权问题最初只是一个国内问题,人权的法律保护最初也只是属于国内法范畴。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造成大规模摧残,人权问题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通过的(联合国宪章》明确宣布,联合国的基本宗旨之一就是保护人权,规定联合国各会员国有义务同联合国合作,共同促进国际范围内的人权发展。对人权的国际法保护及其研究已发展成为国际法的重要分支之──—国际人权法,亦即产生了国际人权和人权的国际法保护。那么,人权的国内法保护与国际法保护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7.
高心满 《人权》2012,(4):32-34
从学术角度而言,人的尊严是人权的源泉,这一观点有着深厚的学术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人权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以人的尊严为基本考量的人权理论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在这个倡导权利的时代,人的尊严与人权保护是一种具有普世意义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8.
新闻背景:2003年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这天,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邓朴方获得2003年“联合国人权奖”。 邓朴方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促进残疾人人权保障,为中国残疾人状况的改善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还积极倡导开展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国际合作,为改善和保护全世界的残疾人状况和权益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邓朴方先生。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1月4日至7日。受政府委托,中国残联与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合作,在北京承办了亚太经社会《国际残疾人权利公约》亚太地区政府间会议。来自亚太地区的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国际和有关国家残疾人组织代表以及联合国经济社会部,人权高级专员办公室亚太代表处和亚太经社会代表共7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通过了呼吁亚太各国政府支持联合国起草制定《残疾人  相似文献   

20.
企盼与呼唤     
无障碍是第九次“全国助残日“主题内容之一,它标志着我国已经把无障碍环境建设纳入到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代表了全国6000万残疾人的共同利益和迫切要求。无障碍对我这个生活在农村的残疾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似乎离我很遥远。但一次特殊的出国旅行,强化了我的无障碍观念。去年1月,我有幸随沈阳市残联代表团途经香港赴泰国首都曼谷观摩“远南残疾人运动会“,一路的经历感触很多,其中几件小事令我至今难忘。离家远行,对于依靠拄双拐走路的肢体残疾人来讲,最困难的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