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老社会的发展,交通了具dA现代化,特别是近几年米,交通了具的发展大大超过了公路等交通设施的发展,再加上管理的个完善,交通事故的发生中不断上升,而在交通事故处理的#个环节中肇事车辆的认定是前提条件,全面细致的法医物证检验则对肇事车辆的认定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本文结合典型案例讨论了法医物证检验在肇事车辆认定中的作用及地位,以及在今后下作中的设想。l案例例】:某日晚,我市通往某镇的公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两名男子骑一辆两轮摩托车与一辆停在路中央术开指jJ;灯的带拖挂140卜车相撞,骑车男子内即昏迷,坐车男…  相似文献   

2.
通过痕迹认定肇事车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交通事故勘验技术的发展,物证技术在重特大交通事故现场勘验以及侦破交通逃逸案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痕迹检验技术作为物证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认定肇事车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交通事故中的痕迹是车辆与车辆、人体、道路等客体在路面上相对高速运动形成的痕迹,相对于其它类型案件有着自己的特点.交通事故中的痕迹分布范围广、造痕体和承痕体相对运动剧烈,形成痕迹的造痕体和承痕体大多都会发生形变.基于交通事故中痕迹形成的这些特点,交通事故中的痕迹检验难度是比较大的.但交通事故中车辆的特殊结构形成的印压痕迹、车辆轮胎、摩托车车篮等造痕体在灰尘等介质作用下在人体的衣服等表面形成的印压痕迹都可以很好反映造痕体的外部结构特征,从这些痕迹反映出造痕体的外部结构特征可以寻找和认定交通肇事车辆.  相似文献   

3.
在交通肇事案件的物证检验中,与车辆相关的油漆、塑料、玻璃、橡胶等物证最为常见,而车辆装载的物品有时也会在交通事故中发生转移,并具有十分重要的物证价值。本文介绍一起装载木材的拖拉机撞人后,从被撞人衣服上成功检出微量木材纤维的案例。  相似文献   

4.
浅谈交通事故案件中的法医学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事故的人体损伤是由于交通运输工具在行驶中,直接或间接地与人体发生作用,造成的人身伤亡。较明显的交通肇事易确定,但对那些肇事后逃逸案件的尸体,见证人说不清肇事车辆的种类特征及牌照号,这就需要我们对现场和尸体作细致勘查、检验、分析和判断。一方面要确定该尸体损伤是否是车辆造成,是自杀还是他杀所形成,需要鉴别与分析。另一方面,当确定为交通肇事案件后,还要为寻找肇事车辆提供可靠线索和依据。例如肇事车辆的种类、颜色、车型及可能遗留的痕迹,是否附有血迹、毛发及车辆逃逸的方向等,如何掌握交通事故现场勘验,物证提取及尸体损伤的特点和规律,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金一  戴林  王洋 《刑事技术》2011,(5):71-72
1案件简介 某年5月25日21时20分许,在某市东环路发生一起摩托车刮撞行人的交通事故,致行人倒地受伤,肇事摩托车驶离现场。现场勘查时,办案民警除在受害者裤子上发现一处伴有灰尘加层痕迹的破损外,未发现其它与肇事车辆相关的痕迹物证。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业的日益发达,机动车辆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涉及车辆的交通事故和犯罪也在逐年增加.据统计,我国1995年由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的人为71 494,伤残159 308,是1970年的10倍.同时,犯罪分子借助车辆杀人或逃逸的案件也越来越多[1].查明事故的起因,划清事故的责任,找到罪犯,最终达到预防事故,惩罚罪犯的目的是处理此类案件的主要任务,而从车辆上发现和提取有关物证,作同一认定是关键.笔者结合多年的法医物证检验的经验,对从车辆上提取物证检材,作同一认定中的若干问题做如下的探讨: 一、车辆上物证检材的特点及提取在多数有人员死伤的交通案件中,常有车辆不同程度的损坏,结合案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一般不难做出车辆的认定和责任的划分.但肇事逃逸,死后移尸和罪犯潜逃的车辆不一定有明显的损伤,这时从嫌疑车辆上寻找和提取物证,作同一认定成为侦破案件的主要依据.车辆上物证检材常有如下特点: (1) 检材的位置隐蔽, 常常在轮胎的内侧面,车厢的底板,护泥板根部,缓冲杠两端等不易清洗和摩擦地方.  相似文献   

7.
由一般法律常识可知,个人独资企业名下的车辆在交通事故中负全部或主要责任,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应对此承担侵权赔偿责任。若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投资人转让个人独资企业且经工商变更登记,甚至与他人以肇事车辆买卖合同诉求办理车辆过户给他人的纠纷经法院判决的,个人独资企业的原投资人是否还应对肇事车辆承担责任?执行程序中,该如何裁定?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交通业的日益发达 ,机动车辆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涉及车辆的交通事故和犯罪也在逐年增加。据统计 ,我国 1995年由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的人为71494,伤残 15 930 8,是 1970年的 10倍。同时 ,犯罪分子借助车辆杀人或逃逸的案件也越来越多[1] 。查明事故的起因 ,划清事故的责任 ,找到罪犯 ,最终达到预防事故 ,惩罚罪犯的目的是处理此类案件的主要任务 ,而从车辆上发现和提取有关物证 ,作同一认定是关键。笔者结合多年的法医物证检验的经验 ,对从车辆上提取物证检材 ,作同一认定中的若干问题做如下的探讨 :一、车辆上物证检…  相似文献   

9.
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交通肇事逃逸事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类型,一般包括人-车碰撞事故和车-车碰撞事故。对于此类事故,通常需要借助对车体痕迹检验、人体衣物痕迹检验、微量物证检验、法医人体损伤检验、现场散落物整体分离痕迹检验等法庭科学技术以及运动学、动力学等物理学相关知识认定肇事车辆,判定车与车、车与人是否接触,推断接触部位及接触方式。  相似文献   

10.
结合交通事故鉴定实例,从车辆安全技术状况鉴定、交通事故痕迹鉴定、酒精检测等方面论述交通事故鉴定的原则是:从交通事故物证入手,以科学的理论、数据和常识,揭示物证特有性质,使之成为能够证明事故真相的证据。交通事故鉴定的方法就是怎样让物证说话。让物证说话的方法很多,一个物证它本身具有很多特有性质,需要鉴定人员根据自身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揭示物证能够证明事故真相的特有性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交通流量空前增加与交通道路的改善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交通事故大量增加,交通事故逃逸现场的案件也相应增多。据统计我县近年来交通逃逸案件以14%左右的速度增加(表1)。作者根据近年来的工作经验,试对交通事故逃逸现场疑难案件的法医学鉴定进行探讨。本文所述疑难案件是指交通事故受害者因意识障碍或者死亡,不能提供有关肇事车辆特征的,现场被破坏,查无证人的案件。根据作者的经验,这种案件的法医学鉴定的任务主要是二个方面:一是从法医学角度提供肇事车辆特征,主要是指肇事车辆的类型及逃逸的…  相似文献   

12.
工具痕迹检验技术在交通事故案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其包括了车辆间的事故、车与行人的事故和车辆的单方事故。在证据成为破案和断案的唯一依据的当今法制社会里,交通事故痕迹物证已受到事故各方的强烈重视。近年来,各地送检来我中心的疑难交通事故案件痕迹多数都是要求鉴定二者是否发生作用,以及作用部位和方式。很显然,这类鉴定已不仅是某类客体可否形成某一现场痕迹的种类认定问题,而是形成客体的同一认定问题。由于交通事故中的碰撞痕迹是双方发生机械作用后形成的,国内外同行公认,交…  相似文献   

13.
姚军 《政法学刊》2002,19(4):59-61
车体痕迹鉴定是确定事故中车辆的接触部位,认定肇事逃逸车辆,再现事故的发生过程的有效手段,为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提供有力依据。要适应事故处理工作在新形势下的要求,科学地综合运用车体痕迹鉴定技术来为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4.
某市1987年至1990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案件39起(已破获36起)。现将本组案例的法医学分析,报告如下。资料分析1.交通事故的一般资料(表l)2.39起交通事故逃逸案的一般情况(表2)从表2可以看出,39例交通事故逃逸案发生时间均在夜间;发案地点大多在国家级公路上,因国家级公路来往车辆多、行驶速度快;环境条件多在无交通警察和很少有直接见证人的地方;肇事人多为无业、个体户或个人承包者。3.36例已破逃逸案件鉴定情况已破的36起逃逸案件中,通过调查走访破案的11起,占30.56%;通过物证检验破案的25起,占总破案率的69…  相似文献   

15.
征稿启事     
《中国司法鉴定》2009,(6):I0008-I0008
道路交通事故司法鉴定,是涉及痕迹物证、车辆技术、法医学、法医物证、法医毒化、微量物证等多学科专业领域的综合性鉴定,为了加强道路交通事故司法鉴定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应业内专家和相关读者的要求,将在2010年第1期起,开辟有关交通事故鉴定的栏目,拟邀请有关专家,就道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议题的焦点问题进行探索、争鸣,  相似文献   

16.
液体痕迹,是属于交通事故现场中地面痕迹的一种。通过对事故现场的液体痕迹发现、采取与对其种类、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和检验,就能够为鉴别嫌疑车辆,追踪、堵截和认定肇事逃逸车辆,提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于堃 《刑事技术》2012,(3):67-67
1案例资料 某日,某城市一路口处发生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一名11岁女孩被车辆碾轧致当场身亡,肇事车辆逃离现场,警方侦查人员未能找到目击证人且未能在现场提取到有价值的痕迹物证,在调查数日未果后,交警部门委托同级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部门检验死者外衣,看是否能够发现有用的痕迹物证。刑事科学技术人员使用多波段光源在送检的死者外衣上显现出一车轮印痕,为侦破案件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交通事故鉴定技术的不断进步,交通事故再现在我国诉讼中的正式应用将不再遥远。作为一种新兴、独立、复杂的鉴定活动,交通事故再现涉及痕迹物证学、车辆工程学、交通工程学、生物力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理论。交通事故再现结果在证据类型上属于专家证言(或鉴定结论),受司法鉴定制度的影响,其在部分英美法系国家中有着较为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沈小平 《法制与社会》2010,(34):109-109
随着车辆的增加,道路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加,因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而提起民事诉讼的案件也呈现出增多之势。目前,人民法院审理交通事故赔偿案件往往根据当事人的中请对肇事车辆进行诉讼保全,但保全后对车辆没有进行妥善保管和处置,待案件审理完毕进入执行程序后却没有可执行的价值,同时因为诉讼保全的存在使案件无法委托执行。  相似文献   

20.
1案例资料 某年12月8日晚,某村闵某在广通镇至钱家坡k1+900m处被机动车碰撞后当场死亡,肇事机动车逃逸。经现场勘查从死者裤子臀部提取机动车轮胎印痕一份,现场未发现其它有价值的痕迹物证。通过对死者身上轮胎花纹痕迹宽度及纹线类型分析查找肇事车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