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策顾问     
《党的建设》2014,(4):51-51
干部提拔前后 要到工层挂职锻炼一年 省委组织部日前印发《关于干部“逢提必下”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干部“逢提必下”的对象范围和程序办法,要求符合条件的人员提拔前后都要到基层实践一线挂职锻炼一年。 《方案》明确“逢提必下”的对象和范围包括:年龄在50岁以下,提拔为或拟提拔为副厅级领导职务,基层工作经历不满两年或者岗位经历单一的省市机关干部;年龄在45岁以下,提拔为或拟提拔为处级领导职务,基层工作经历不满两年或者岗位经历单一的省市机关干部;根据工作需要,需要通过挂职锻炼提高能力素质或到市县任职的及本人自愿到实践一线挂职锻炼或任职的干部。  相似文献   

2.
“上挂”是指基层部门选拔推荐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干部到上级机关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通过一个时间的锻炼后再返回原工作单位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特别是对到国家机关挂职锻炼的基层干部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一是能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全局观念。到国家机关挂职锻炼,通...  相似文献   

3.
挂职锻炼话“四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对全面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笔者认为,挂职锻炼要达到预期目的,就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四忌”。一忌盛气凌人,指手画脚。到基层挂职锻炼的干部大多来自上级机关或上级职能部门,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理解比较全面、深刻,对上级机关的政策法规、指示精神比较熟悉,这是他们的优势。运用好这些优势,可以在地方决策中当好参谋,起到助手作用,做到上情下达,上下协调。如果不能正确对待这种优势,自以为是,过高地估计自己,就会…  相似文献   

4.
下派干部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韩淑丛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是培养造就青年干部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对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后进村的转化具有重要作用,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和称赞。但是,也有些挂职干部,挂职期间,没有取得...  相似文献   

5.
为了培养锻炼干部,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力量,各地都从党政机关选派了一部分干部到基层任(挂)职,这些人中大多数是表现好的,但也有一些表现出比较严重的“水土不服”症状。1、不适应。上级机关与基层情况不同,特点各异,有的下派干部到岗后不能及时调整心  相似文献   

6.
从省直机关到基层挂职锻炼,是一个重大的角色转换。这种角色转换。对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省直机关的年轻干部,一般都有较高的学历和文凭,但缺乏与实践的对接与磨合;对基层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但远不够扎实。因此,到基层挂职锻炼,在一线摸爬滚打,对于认识和把握基层工作、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与协调决断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作为省卫生厅机关干部,通过在淇县的三年挂职锻炼,感受很深,受益良多。可归纳为“五大收获”、“四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一是挂职培养。对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党外干部,县委组织部和县委统战部联合提出方案,报县委同意后,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党外干部到乡镇进行挂职锻炼,让他们深入一线,参与群众性的实践活动,更多地了解基层情况,掌握基层工作方法,增强做基层工作和群众工作的本领。二是跟班培养。对长期在基层工作、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的党外干部,可安排到政府机关或经济部门进行跟班学习,提高他们的理论政策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8.
迪庆州大力实施“走出去”的干部培训模式,有效地提高了藏区领导干部的能力和素质。一是按照与上海市签定的干部挂职锻炼合作协议,从2005年起全州选派45岁以下的处级干部到上海挂职锻炼,到目前为止,共选派64名干部到上海市嘉定区、宝山区有关职能部门挂职锻炼。同时,在上海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05年至2006年期间,参加上海“展望计划”、人力资源培训、信息化管理等专题培训的迪庆干部达到211人次。  相似文献   

9.
挂职须挂心     
机关干部下基层挂职锻练是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多年来 ,这一做法不仅能使机关干部深入基层 ,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而且能使干部充分了解基层、认识基层 ,从中得到很好的社会锻炼。因此 ,近年来干部挂职锻炼成为一种时尚 ,一种潮流。可是 ,据基层干部群众反映 ,干部挂职锻炼中的官僚主义作风不容忽视 ,其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是名在人不在。名为挂职 ,实则“名挂身不挂”。有些干部在基层耐不住“寂寞” ,“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 ,名义挂职 ,实际上却整天呆在自己家里。或者脱岗做买卖 ,或者游乐玩耍 ,…  相似文献   

10.
干部下基层,目的是要访民情、知民声,解民困,增进和群众的联系,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如何与基层群众进行有效交流,获得基层的真实情况,是实现这个目的的关键。要说得了“农家话”。到基层了解民情,听取民声,和群众谈话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现在有的干部在机关坐得久了,习惯摆架子、打“官腔”,不善于与群众交流,和群众谈话没有“共同语言”,这样的干部显然不受群众欢迎,不能让群众接受。和群众交流要避免说“官话”、大话、套话,朴素实在的“农家话”才能说到群众心窝子里去,群众也愿意把这样的干部当成自己人。  相似文献   

11.
下乡莫“吓乡”□肖璋上级领导机关干部下乡,是我党深入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受到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然而,这种情况在近年来发生了“蜕变”。笔者在农村采访中谈起干部下乡之事,有的干部群众直摇头,有的甚至“咬牙切齿”、“谈虎色变”。何以如...  相似文献   

12.
宛诗平 《党课》2011,(23):127-127
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干部,是我们党干部工作的优良传统和重要经验。从提拔任用干部更加注重基层工作经验,到公务员录用不断增加对基层工作经验的条件限制,充分证明了国家对基层工作者的认可和肯定。“基层”成了广大党员干部,乃至一些刚刚踏出校门准备进入机关大门的莘莘学子口中的“热词”。然而,基层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13.
199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的4名到基层挂职锻炼的干部来到了山东省枣庄市,在这里度过了一年半的挂职锻炼期。找准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蹲点」干部要「蹲住」□少桦干部下派,或包村或挂职,老百姓称之为“蹲点”,这是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为加强基层两个文明建设、帮助贫困乡村尽快脱贫致富采取的一种有效方法。“蹲点”干部走出机关的高墙大院,深入到乡镇村屯一展身手,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几年前,...  相似文献   

15.
对基层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王振邦当前基层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主要是:一、干部管理体制不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领导干部的考察、任免,一般由组织部门负责,纪检机关很少参与,形成“两张皮”。有的乡(科)级单位纪委书记、班子...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笔者了解到某单位为推荐一名挂职锻炼干部几次召开会议研究讨论仍难以确定下来,各分管领导以分管部门工作重要、忙为由,派不出挂职干部,符合条件的干部以各种主客观理由不想去。在上级部门的再三督促下,该单位只好推荐了一名不符合条件的超龄干部充当挂职干部,其结果可想而知。为什么昔日人人都抢着去的挂职锻炼的"香饽饽"如今成了"烫手的山芋"呢?究其原因,有的是领导不注重后备干部的培养,把具备条件的干部"雪藏"起  相似文献   

17.
党建动态     
迪庆州大力实施“走出去”的干部培训模式,有效地提高了藏区领导干部的能力和素质。一是按照与上海市签定的干部挂职锻炼合作协议,从2005年起全州选派45岁以下的处级干部到上海挂职锻炼,到目前为止,共选派64名干部到上海市嘉定区、宝山区有关职能部门挂职锻炼。同时,在上海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05年至2006年期间,参加上海“展  相似文献   

18.
永靖县党员干部违纪案件新特点及原因○陈自权永靖县纪检监察机关1996年共初查党员、干部违纪案件线索47件,比上年增长38%。综观这些违纪案件,出现了三个“明显增加”的新特点:一是基层站、所的经济违纪案件明显增加。在调查中发现,基层站、所经济违纪案件明...  相似文献   

19.
在抓基层工作的过程中,武警青岛市支队党委从摸准、摸透基层的实际问题入手,从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上指导基层搞好建设,以务实的作风践行“三个代表”,取得了明显效果。从抓蹲点指导工作的质量入手,抓好基层不满意的问题为提高机关蹲点指导基层工作的质量,支队党委制定了《机关干部蹲点指导要则》,要求机关干部蹲点指导基层时,善于发现问题,对发现不了新问题、摸不到基层实情的蹲点干部,取消其蹲点资格。这一办法实施后,极大地激发了机关干部蹲点指导基层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防止在抓基层工作的过程中出现“花架子”,支队党委对涉及基层…  相似文献   

20.
加强基层建设,离不开领导机关的帮助指导。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机关干部为了显示自己有理想、有派头,动辄以“加强基层建设”为由,把自己的花花点子强加于基层,结果不仅扰乱了基层的正常工作,而且引起了基层部属的反感。这种错把“强加”当“加强”的做法.应当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