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就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应确立的监督观问题,谈几点看法。一、监督要有主体观念对"一府两院"实施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也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项最经常的实践活动。在这种监督与被监督关系中,作为监督主体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代表着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并处于主动地位。监督工作能否搞好,在一定程度上要看监督者的主体意识树  相似文献   

2.
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同级法院的工作实施监督是宪法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人民法院作为由人大产生的国家审判机关,应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切实把法院的各项审判工.作置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之下,以实际行动配合人大的各项监督工作。——摆正监督与支持的关系,正确认识人大的监督权。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在这个问题上,有人认为,人大监督"一府两院"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的神圣职责,与人大支持"一府两院"是两码事。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曲解了人  相似文献   

3.
监督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监督本级“一府两院”的工作,是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最经常、最大量的工作。近年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行使监督权,监督的内容有所扩大、形式有所创新,监督机制逐步健全和完善,提高了人大监督的效果,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抓重点、抓大事,努力提高监督工作的质量 一、法律监督抓重点,突出落实对违法行为的处理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法律监督中,突出落实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正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政府经济工作行使监督职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个重要职责。多年来,特别是监督法和《重庆市〈监督法〉实施办法》实施以来,重庆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经济工作监督方面开展了大量实践,取得了新成绩。但在实践中出现的监督"疏漏"现象,影响了人大监督的效果。笔者认为,加强经济工作监督,必须进一步健全地方人大经济工作监督机制。监督工作中的"疏漏"现象所谓"疏漏",指在对政府的经济工作行使监  相似文献   

5.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依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情况进行监督,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海南省三亚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自2003年年初换届以来就人大财经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有效地促进了三亚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  相似文献   

6.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人大工作的"重头戏"。近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增强人大监督实效,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本文结合潍坊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的实践,对这一课题作了自己的探索和思考。一、突出监督重点,是增强监督实效的关键人大监督涉及面广、内容多,必须突出重点,抓大事、议大事,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事无巨细、面  相似文献   

7.
质询应成为人大常用的监督形式质询是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种重要而有力的监督形式。但是,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实际监督工作中很少采用这一监督形式。代表或委员联名提出的质询案不是转为询问,就是转作重要的批评意见和建议。甚至有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从未使用过质询权。究其原因,一是认为质询的质问责难程度很重,只能用于比较严重的违宪、违法和重大工作失误。二是害怕影响与受质询机关的关系,怕伤情面等而顾虑重重不敢用。质询是人大对"一府两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依法监督方面努力探索,创造了许多好的监督形式。如加强了对"一府两院"的执法检查,对所选举、任命的干部进行述职评议,督促建立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等。但从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人大的地位、性质和职责来看,地方人大对监督权的行使,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监督主体行为不规范。人大及其常委会实施监督的过程,应是依法办事的过程。监督主体的行为也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  相似文献   

9.
征稿启示     
蒋红珍 《辽宁人大》2006,(12):19-19
监督本级人民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工作,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多年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监督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监督工作不断成熟,监督制度不断完善,监督渠道不断扩展,监督效果不断增强。但是,笔者认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开展监督工作过程中,应有七忌,需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0.
平湘 《人大建设》2007,(7):51-51
监督本级人民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工作,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多年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监督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监督工作不断成熟,监督制度不断完善,监督渠道不断扩展,监督效果不断增强。但是,笔者认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开展监督工作过程中,应有“七忌”,需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1.
郭林茂 《人大研究》2000,(11):20-23
监督权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职权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 ,监督工作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2 0年来 ,监督工作不断成熟 ,监督制度不断完善 ,监督渠道不断扩展 ,监督效果不断增强 ,地方人大监督工作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稳步前进 ,成绩是显著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 ,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中 ,监督权的行使仍是一个薄弱环节 ,监督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第一 ,对人大监督的认识还没有真正到位。县级以上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 2 0年来 ,人们对人大监督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监督"一府两院"工作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定职责。在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力谱系中,监督权的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对监督项目进行评价是监督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但目前其在理论和实践中基本都还处于空白状态。本文拟对监督项目评价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理  相似文献   

13.
实施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近几年来,我区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全国人大的有关指示精神,借鉴兄弟省、区的经验,开展了组织人民代表评议司法机关工作的活动。从去年11月份开始,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民代表对高级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工作进行评议。实践证明,评议工作已经成为我区各级人大实施监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工作的深化。一是通过评议加强了人大监督工作的力度,保障了宪法和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使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提高了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提高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威。二是通过评议加强  相似文献   

14.
正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如何做好监督工作、增强人大监督实效,一直是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积极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就把好"四个环节"、推动人大监督工作创新提升谈几点认识和理解。第一个环节,把好议题选定关。如何科学选定监督议题,这是开展监督工作的第一步、第一个环节。议题选择得好,  相似文献   

15.
地方人大规范性文件审查制度,是指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对本级政府和下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工作中,对其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之外的非法律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的法律制度。审查监督规范性文件,是宪法、地方组织法、监督法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定职权。行使好这一职权,可以加强地方人大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相似文献   

16.
<正>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最基础、最重要和运用最广泛、最经常的职权。地方人大监督职权能否充分行使,直接影响地方人大工作能否顺利开展。近年,洛阳市人大常委会着眼于增强监督实效,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监督工作呈现出不少新亮点。建立督办主任会议、常委会会议意见建议制度审议是地方组织法、代表法赋予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在主任会议或常委会会议期间执行代表职务、行使代表权利的重要方式,简言之"审议就是监督"。在召开主任会议或常委会会议时,常委会  相似文献   

17.
上下联动是加强监督的好形式有几种情形常常影响到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权的行使:一是一些非本级政府序列的部门,如供电、邮电、商检、海关、银行、烟草等,他们属于上级部门垂直领导,本级政府只是协管。但是,这些部门行使的职权,对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地方人大往往考虑到条块关系,不能大胆地对其实施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而上一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因这类部门数量较多,相隔较远,情况不够熟悉,不可能对他们行使有效的监督,因此在个别地区,这些部门成了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的"盲区"。二是"一府两院"上下联系较为紧密,尤其是上下级政府之间存在着直接的领导关系,地方人大在对同级政府、法院、检察院实施工作监督时,常常因为本级  相似文献   

18.
正2.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工作取得成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对"一府两院"执法、司法工作的监督,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确保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得到正确行使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发挥了监督作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于1979年后建立常委会以来,听取和审议同级"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成为他们的重要工作,成为他们对同级"一府两院"行使监督  相似文献   

19.
<正>监督权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最基础、最重要,也是运用最广泛的职权。监督权运用的好坏,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地方人大工作的水平,决定着人民行使民主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程度和水平。笔者认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地方人大工作,破题之处在于着力推进监督工作的"三个转变"。工作监督向法律监督转变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是人大监督的"两驾马车"。工作监督是推动"一府两院"的各项工作,促进"一府两院"尽职尽责,实现科学发展;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20.
审查和批准预算、监督预算执行,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人大监督的重要内容,也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代表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近年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正确理解和把握预算法、监督法的有关规定,依法开展预算审查监督,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