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安忆对女性生存状况和价值取向有着特殊的关注和感悟.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尽管经历了无数的坎坷,往往以悲剧结局,但面对不公的命运,并没有放弃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这些女性形象不甘沉沦、不向命运屈服的抗争精神,使小说获得了一种极具震撼力的效果,不仅凸现了小说主题的深刻思想内涵,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内心潜在的悲剧意识,启示人们更多地关注女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宋艳 《工会论坛》2009,15(1):154-155
苏童小说中女性的悲剧起源是:一方面,他承认男权社会对女性悲剧形成的外部因素,但是另一方面,他更关注女性自身所具有的弱点。在苏童笔下,我们看到的女性形象丧失了传统美,女性之间相互残害,女性对男性盲目崇拜。正因为这些特点,才使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充满了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现代戏剧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曹禺的悲剧创作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中国30年代情节悲剧与人物悲剧历史发展的特殊角度具体分析了《雷雨》、《日出》和《原野》的艺术成就及其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4.
曹禺塑造了许许多多的女性形象。他的创作激情和思想光芒 ,大都是从女性的不幸遭遇升腾起来的。妇女和两性是曹禺认识社会、透视历史的特殊审美视野。曹禺通过一系列女性人物的塑造 ,表现了只有改变不平等的男性社会 ,妇女才能真正获得解放  相似文献   

5.
鄢然的小说对女性和性别问题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她们具有一定的主体意识和自我解放的追求;另一方面,这些意识和解放追求的深层内涵却投射了男权文化的阴影.这体现了女性作家面对男权文化时的无奈.  相似文献   

6.
现代悲剧大多以社会的中低层人物为描摹对象。不公平和不公正的社会现实已经剥夺了他们的肉体和心灵的自由,使其沦为没有性格和无足轻重的群体,最后因无处退却而被迫反抗,但抗争之际也即他们的毁灭之时。《觉醒》中的女主角埃德娜作为一个女性,弱势群体中的一员,便是这样一个首先失去自我,继而觉醒并做出抗争之举,最终走向死亡的悲剧人物。  相似文献   

7.
麦克白:权欲与野心的牺牲品--浅析悲剧《麦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西方评论家认为,悲剧<麦克白>中的主人公麦克白的毁灭是女巫的蛊惑和麦克白夫人的引诱所致.这些看法都失于偏颇.麦克白走向毁灭的主要因素是其自身的野心和权欲.麦克白本来是一个受人尊敬的民族英雄,但是在人生道路上最关键的时刻,经不住权力的诱惑,一念之差,选择了恶,放弃了善,踏上了自我毁灭的不归路.麦克白的悲剧使读者从更广阔的人性的视角来看待人生.  相似文献   

8.
<奔跑的火光>是女作家方方在"仰韶杯"作品评比中获奖的中篇小说,它以生动的笔触塑造了一个思想单纯、行为轻率而走向犯罪道路的农村青年妇女英芝的形象.从这一形象的最终毁灭可以看出,人生选择和人生遭际对悲剧命运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天使和妖妇一直是男性作家书写女性形象的两个典型,它反映了男权社会男性对女性形象的歪曲和规训要求.本文通过对当代文学中女性形象的深入分析,指出当代文学女性形象"天使"书写的特点以及其90年代后日暮途穷的走向,并分析其本质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民国月份牌画的形成背景及其女性形象的介绍和分析,对其中女性形象的定位作出独特的解释,指出民国月份牌画中的女性形象在本质上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种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