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某县公安局送来该县尹某母亲(1956年死亡,时年38岁)尸骨被盗一案现场提取的有关人体骨路,要求检验骨信的“ABH”血型物质。我们经了解有关案情,检验实物,认为该案骨骼风化破坏程度严重,检验“ABH”型物质条件较差,且对案件侦破工作起不到关键作用,而行法医人类学检验条件较好,同时能对案件侦破工作起重要作用,经与委托单位协商,进行了法医人类学检验。第一组:嫌疑人张某父亲墓中提取的无名尸骨:头颅骨、胸骨、左、右第2至第11肋骨、右侧锁骨、左、右肩拥骨、脊椎骨(2个颈椎、12个脚椎、5个腰椎)、四肢长骨、部分手、足骨…  相似文献   

2.
通过测量人体骨骼进行个体识别是法医人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能提供高分辨率骨骼图像,后处理工作站中的软件可以对骨骼图像进行重组,测量软件可在骨骼断层图像和重组图像上对径线、角度、面积、体积等不同体制人类学骨骼测量指标进行测量,测量较少受到人为因素干扰。本文分别从性别判定、身高推断、面部软组织厚度测量及年龄推断四个方面,对国内外CT测量骨骼在法医人类学骨骼个体识别的研究中应用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并讨论和比较了CT主要技术及CT在法医人类学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骨骼进行身高推断、性别判定、年龄判定以及同一认定等是法医人类学个体识别的重要内容。肋骨是骨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性别和年龄的判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就肋骨在性别和年龄判定两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做一概要回顾,为肋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资料库     
个人识别;法医放射学[英]/T.kahana,J.hissJounnalofChinicalForensicMedicine1997;4:7引官:个人识别是法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某些情况下,如开具死亡证明、查验遗嘱以及保险等方面,个人识别也非常必要。个人识别可运用指纹、牙齿、人类学、遗传或放射线检查来完成。人体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如正常的化学变化、动物破坏或死亡的方式,但骨骼常常幸存下来而能通过放射线技术进行检查。因此,得到进行个人识别的死前或死后的放射照片成为可能。放射照片的应用在常规和多人灾难事故中的个人识别是有效的、迅速和容…  相似文献   

5.
<正> 根据骨骼判定死者的性别是法医人类学和考古学的一个极重要的内容。在法医检验工作中,常遇及高度腐败的尸体,肢解尸体的片断以及灾害事故中被焚或已白骨化的尸骨残骸,常需要根据遗留的骨骼,判定死者的性别,然后再做进一步的个人识别。(personalidentification)。  相似文献   

6.
骨骼检验是法医学个人识别与亲子鉴定中又一种较为常见的生物检材.尤其是在高度腐败无名尸、重大灾难(如空难)、战事及反恐寻凶中认尸等情况,有时骨骼、遗骸则成为个人识别与亲子鉴定中相当重要的生物检材.近年来,本室曾先后受理、承办数例以可疑遗骸、骨骼为主要生物检材的法医个人识别与亲子鉴定的案件.  相似文献   

7.
法医人类学应用诸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先进技术,对个体骨骼识别进行广泛的研究.年龄推断是法医人类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法医人类学家开展了将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应用于法医人类学领域的研究.CT具有连续快速扫描的成像能力以及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能够提供多种模式的高分辨骨骼重组图像,对于活体和遗骸的法医人类学鉴定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综述近年来CT在骨骼年龄推断研究中应用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焚烧案件现场中肌肉组织往往难以留存,但是一般可能有骨骼存在。对残存骨骼进行DNA检验,确定尸体身源,进行个人识别对案件侦破具有重要价值。本案例中为一焚烧后骨骼,运用CTAB裂解、磁珠纯化、STR荧光复合扩增、ABI310测序仪检测,得到理想检验结果,报告如下:1案例资料2001年10月,山东省某市发生一起杀人焚尸案,焚尸现场经勘查仅提取到残存肱骨,在第一杀人现场提取到可疑血迹。要求进行DNA检验,确定焚烧尸体与现场血迹是否为同一人所留。对于骨骼检材,首先在紫外灯下照射1小时,用钻头钻取粉末,加入CTAB提取缓冲液裂解1,得到DNA提取…  相似文献   

9.
自DNA指纹技术和PCR技术问世以来,国内法医界已将DNA技术应用于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目前已经从DNA指纹技术发展到VNTR-PCR,STR-PCR,MVR-PCR分型技术和一DNA测序技术。随着DNA分型技术的日趋成熟,从人类残骸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将帮助法庭科学家解决一些历史案件中个人识别问题。由于骨骼和牙齿的DNA有外部硬组织的保护,在经过同样的时间和同样的环境条件下,比其他软组织对各种腐蚀有更高的抵抗性。因此在一些年代久远的案件中,以骨骼和牙齿作为检验对象将成为法医DNA鉴定的一个重要方向。一、研究历史及理…  相似文献   

10.
利用尸体骨骼影像学资料进行身份鉴别是实现法医学个体识别的重要途径.为减少人工因素影响,借助计算机实现半自动或自动化个体识别已经成为法医影像学骨骼个体识别的研究方向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计算机辅助法医影像学骨骼特征推断年龄与性别等人类学信息,以及利用骨骼影像学特征进行个体识别的研究进行回顾总结,为拓展法医影像学骨骼个体...  相似文献   

11.
1第四届全国物征鉴定技术破案研讨会总结交流在刑侦、政保、经保、治安、交通管理等各项公安业务中运用多种物证鉴定技术手段进行破案的经验,沟通各地公安机关应用物证鉴定技术破案的信息,研讨各类刑事、民事及行政诉讼案件中的物证鉴定技术难题。时间及地点:三、四季度5天待定备注:征稿具体要求详见征文通知。2首届全国法医人类学进展学术交流会总结交流近年来法医科研及检案中涉及的尸骨个体识别、活体个体识别以及群体性死亡的个体识别的新方法、新技术及经验体会的交流,研讨办理上述案件时的难点以及今后法医人类学的发展,促进…  相似文献   

12.
法医骨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检案中 ,当现场发现的骨骼残片体积较小时 ,用解剖学观察无法进行骨骼残片的法医鉴定 ,需使用骨组织学的方法进行骨骼残片的个体识别。目前 ,这是法医人类学中一门较活跃的领域 ,即法医骨组织学。法医骨组织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骨骼残片是否属于人类骨骼 ,或属于何种动物骨骼。这方面的研究包括人类骨骼的组织学特征研究及不同动物的组织学特征研究。 (2 )人类骨骼个体识别的组织学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 ,人类骨骼的组织学特征的年龄判断 ,例如股骨、胫骨、肱骨、锁骨等 ,以及使用骨组织学方法 ,进行人类骨骼的年龄评价的准确性研究。本文对上述内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胸骨可为案件的法医学分析提供大量信息,尤其在颅骨、骨盆及四肢缺失的碎尸案件中更有价值[1]。笔者在1例杀人碎尸案中利用胸骨进行个体识别,现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2012年3月30日,长江某区段水域发现一尸块。尸块为躯干上部,高度腐败,皮肤部分缺损,胸腔脏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将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影像学新技术应用于法医人类学个体识别的研究受到国内外法医人类学家的重视。CT具有清晰快速的成像能力以及强大的后处理功能,无需骨骼前处理就能提供高分辨率模型图像,对法医人类学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本文就CT技术在法医人类学研究中应用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人类胸骨的形态特征与性别具有密切关系,各项研究普遍认为,胸骨具有显著性别差异,其指标有:胸骨总长、胸骨体长、柄宽、柄厚、体宽、体厚、胸骨面积。但指标胸骨柄长、胸骨指数的性别差异仍然存在争议。合理联用性别差异显著的相关指标,建立性别判别方程式,确定相应的临界判别值,判定性别即可获得较高的正确率。现有数据显示,国内外研究胸骨判定性别结果的精度可高达90%以上。目前国内的研究方法主要为通过手工测量长度指标获取测量值,计算有关指数,此类方法对骨骼的处理费时费力且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有望简化处理该过程,使得研究结果更为科学精确,特别是多层螺旋CT在法医人类学检查、测量及同一认定中具有实用价值。借鉴国外一些利用X线摄影、CT扫描技术进行有关研究的方法,采用多层面重组结合三维重建图像的测量方法有望获得更为准确的测量数据,为胸骨的性别判定提供1种快捷、准确的新途径。本文对国内外胸骨性别差异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尤其关注了法医学个体识别方面的数据,这些资料为研究胸骨三维重建影像的形态特征奠定了基础,将有力促进胸骨个体识别方法的突破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儿童骨骼个体识别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洪彬  张继宗 《刑事技术》2004,(5):27-27,35
儿童骨骼的个体识别研究报道较少 ,在法医人类学实践中 ,如何对儿童骨骼进行性别、年龄鉴定 ,难度较大。 2 0 0 3年在山东省某地枯井内 ,发现一具儿童尸骨 ,要求作性别、年龄鉴定 ,现报告如下。1 性别判定儿童骨骼的性别鉴定 ,在现有可查专著中[1] ,均没有提供实用的方法 ,仅提示儿童骨盆存在着性别差异。通过对送检儿童的耻骨观察可见 ,耻骨体呈三角形 ,测量左、右耻骨的缘枝角均为 14 0°。同时 ,根据Mittler的儿童骨骼性别判定的方法发现 ,送检骨骼耳状面的边缘凸起的部分小于 1/ 2 ,其余部分均不高出髂骨骨面[2 ] 。上述骨骼特征提示…  相似文献   

17.
同一个体不同时间的X线片的同一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对活体进行骨骼的X线片同一认定,早有人进行研究,一般多从骨骼形态、骨质密度,以及骨板、骨缝[1]、骨小梁排列入手,区别或提出认定依据。对于颅骨的个人识别,还观察鼻旁窦的形态[2],来区别个体间的差异。本文作者根据不同年代拍摄的头部侧位X线片鼻部以下的某些角度和距离,运用人体测量学方法进行比较,旨在为法医临床活体检验和法医个人识别探索出一种简便易行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计算骨骼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三维重建图像判定性别和推断年龄的准确率,评价利用骨骼CT三维重建图像判定性别和推断年龄的可行性。方法将法医人类学教材中性别判定和年龄推断的方法应用于539例骨骼CT三维重建图像样本,判定245例骨盆的性别,推断100例男性耻骨联合、100例男性胸骨和94例男性锁骨的年龄,计算准确率。结果骨盆性别判定准确率为98.4%,耻骨下角和坐骨大切迹是区分性别最好的两项指标。男性耻骨联合、胸骨、锁骨的年龄推断准确率在45%以上,其中锁骨双侧方程准确率最高为77%。结论利用骨骼CT三维重建图像判定性别和推断年龄具有可行性。使用大体标本建立的骨盆形态学性别判定方法可直接应用于骨骼CT三维重建图像。使用大体标本建立的男性耻骨联合、胸骨、锁骨形态学年龄推断指标、分级和评分标准以及方程需要修改和补充。  相似文献   

19.
土埋56年尸骨DNA检验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骼检验是法医学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生物检材,有大量的科研工作着重于研究骨组织的DNA提取。而成功检验50年以上的尸骨较为罕见,本文作者遇到1例土埋56年的尸骨,成功进行了STR分型检验。  相似文献   

20.
<正> 传统法医学对骨骼的个人识别,主要依据骨盆、头颅或四肢长骨的形态学差异,而对肋骨的利用或研究则甚少介绍。然而,数十年来,以临床放射学,基础组织学及医学人类学为主的许多学者专家,相继进行了肋骨性别和年龄相关性的研究,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和数据。本文拟就其部分研究进展作一概要性回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