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工资——物价指导线。根据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所进行的相关分析,经济生活中客观要求工资增长不能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否则,势必造成物价上涨。 2、收入指数化。收入指数化方案是作为工资——物价指导的对立物出现的一种对策。方案的最大作用是强化劳动者的“货币幻觉”,能够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 3、负所得税。所谓负所得税.是指政府规定一个与个人收入相对应的“收入保障额”,以此制约个人可支配收入。实行这种政策,需要设计“收入保障额”和“负所得税税率”,在此基础上,得出个人可支配收入。其公式为,人个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负所得税。  相似文献   

2.
负所得税: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经济学家对负所得税有种种反对意见,其在我国的具体实施也面临一些难题,但是在处理公平与效率、调动低收入者的积极性方面负所得税仍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解决之道。我国政府应尽快实施负所得税政策来充实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3.
负所得税的劳动供给效应到底如何,对于全面评估中国未来负所得税制的可行性是不可或缺的。本文前三部分侧重于理论分析,分别从公式、图示、效应分解三个方面人手对负所得税与低保的劳动供给效应予以比较,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与低保相比,负所得税补助领取者倾向于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工作。第四部分(兼论部分)通过改变或放松传统研究的约束条件,得出的研究结论是:对于农村居民和农民工等特殊群体来说,负所得税会不同程度地增加他们的劳动供给,不存在“负激励”现象。  相似文献   

4.
最低工资制度与负所得税制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此探讨最低工资制度与税收和转移支付制度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十分必要。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最优税收(特别是负所得税)以及政策组合(负所得税与最低工资)的独特视角重新评价最低工资制度,进而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取缔最低工资制度,并引入负所得税制的对策建议。目前来看,这一全新而至关重要的角度正是国内学者所普遍忽略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实行负所得税之所以有必要,是与目前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重大缺陷和负所得税的优点密不可分的。在此基础上,作者重点探讨了负所得税在实施过程中的五大难点,并提出用负所得税方案重构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构想,以解决当下中国面临的迫切而又现实的重大问题,如:调动低收入者的劳动积极性,在公平的层面上重视效率;缩小日益严峻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增加贫困者收入,扩大内需等等。  相似文献   

6.
——乡镇企业开办初期,纳税确实有困难,可从投产经营的月份起,减征或免征所得税一年。——新办从事饲料生产、饲料加工及饲料添加剂生产的乡镇企业,可以免征所得税三年。——乡镇企业按八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负税在20%以上部分,减免征收所得税;最高负税不超过30%部分,免征所得税。——乡镇企业的饲料加工收入和销售收入,小水电站的电力销售收入,从事生产服务的收入,免征所得税。——乡镇企业集资新建联办的工业企业及贸易货栈中服务性收入,从经营月份起,报经县级税务局审批,可免征所得税两年。  相似文献   

7.
柳萍 《政策瞭望》2009,(3):47-49
建立健全低收入群体价格补贴机制,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特别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完善低收入群体价格补贴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我省对低收入群体给予一次性价格补贴,这一机制较好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生活水平不因价格上涨而  相似文献   

8.
张爱华 《江苏政协》2008,(11):21-21
<正>今年5月5日,《省政府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第一次以制度形式把住房保障明确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这是我省住房保障工作的一个实质性突破,其颁布实施标志着我省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其他困难群体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全面建立。这份《实施意见》,凝聚了市民百姓的殷切期盼,凝聚了政协委员的热切关注,也凝聚了政府部门改善民生的坚定决心。  相似文献   

9.
论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白  孙丽雅 《青年论坛》2005,(4):123-124
进行税收筹划是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尤其对企业所得税进行税收筹划意义更为重大。本文从对企业组织形式、所得税税率、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资本结构决策、费用列支方法、销售收入、固定资产折旧、存货计价方法等8个方面进行所得税税收筹划入手,提出企业所得税的8项具体税收筹划办法。  相似文献   

10.
《甘肃理论学刊》2013,(3):F0003-F0003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李庆梅副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金融危机视阈中的负所得税中国化研究”(项目批准号09XJL012),最终成果名称为《后金融危机视阈中的负所得税中国化研究》,结项鉴定等级为良好。  相似文献   

11.
正广州市民政局文件穗民规字[2017]8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居民申请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困难家庭认定工作,根据《广州市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相关规定,经市政府同意,现就申请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困难家庭认定财产限额标准事宜通知如下:一、家庭财产限额标准居民在申请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困难家庭认定或复核时,其家庭财产限额标  相似文献   

12.
吴国宝 《时事报告》2012,(11):58-59
最低生活保障,是国家保障所有居民都能享受到最低标准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障形式,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国从2007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5年来,7500多万城乡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低保工作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在具体工作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部分应该享受低保的对象没有及时纳入低保,同时又有部分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居民在享受低保。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既与工作难度有关,也与工作人员少和经费不足等相关。一方面,要及时准确核定一个家庭在某一时期的全部可支配收入,非常费时且成本很高。另一方面,低保对象收入核定、审批和动态管理的工作量大且十分复杂,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相似文献   

13.
<正>人均月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180%~200%之间的家庭,尽管被纳入低收入家庭群体,享受住房保障政策,但生活仍十分困难,是困难群体的最边缘部分,往往也容易诱发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近年来,杭州市下城区通过建立统一认定标准、统一审批流程、统一帮扶政策、统一救助实施等四统一的并轨救助机制,积极探索将低收入家庭与四级救助圈困难家庭全面并轨管理、无缝衔接救助的社会救助体系,有效地改善了边缘困难群体的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4.
自1958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建立以来,法国政府注重通过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失业保险和农业补贴等办法调节收入分配差距。这些做法对于保持法国社会近半个世纪的稳定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较为公平的税收制度。法国税收制度遵循兼顾公平原则。收入所得税采取高额累进税制,政府将征税线定得较高,收入所得税的税率一般在16%至21%之间,但收入高的家庭最高税率高达56.8%。从而保证了低收入家庭免缴或少缴收入所得税。根据这一制度,越富的人交税越多,高收入者成了收入所得税的主要税源。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经过数十年的完善,法国建立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要闻简报     
《今日浙江》2008,(8):6-6
我省举行科技奖励大会;浙江与中国工程院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吕祖善:着力做好金融“保障、创新、防范”3篇文章;我省启动低收入农户青少年关爱行动;夏宝龙:村庄整治建设要在抓落实见成效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政报》2011,(20):15-16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国发[2010]40号)精神,保障低收入居民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确保低收入居民生活水平不因价格上涨而相应降低,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建立低收入居民生活临时补贴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以下简称联动机制)。联动机制自2011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7.
《湖北政报》2009,(13):45-47
<正>鄂民政规〔2009〕3号第一条为规范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保障以及其他社会救助工作中的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行为,根据民政部等部门印发的《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民发〔2008〕156号),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8.
<正>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财政局文件穗民[2015]216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落实我市2015年民生实事,进一步保障我市低收入居民和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经市政府同意,决定提高我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收入困难家庭认定标准、城镇"三无人员"、福利机构供养人员供养标准和孤儿养育标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9.
苏南彪 《中国民政》2011,(10):49-49
完善农村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使各项专项救助政策能够有效落实,是做好农村保障工作的基础。当前农村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存在着主观性强、覆盖面小、后续工作无等问题,给农村保障工作有效开展带来了许多困难。为此,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有效开展农村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  相似文献   

20.
面对保障房建设中的资金瓶颈,政府的力量不可或缺。住房政策在世界各地都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政策,有的政府可能会直接参与投资建设保障房,有的国家可能根本就没有保障房的概念,但是政府会通过另外的渠道,比如对购房者进行补贴,来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