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青少年自杀原因的探讨,提出了要避免青少年自杀的频繁发生,就必须提高青少年的耐挫力。提高青少年耐挫力的有效途径是教育青少年正视挫折,提高青少年的自信心,增加对青少年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2.
【课标要求】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列举几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树立诚实劳动、积极创业的观念,确立正确的择业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懂得劳动的含义及其地位、就业的作用与意义,了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知道如何从政府及劳动者两个方  相似文献   

3.
公安院校挫折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挫折教育即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被教育者进行挫折心理分析和疏导 ,旨在锻炼和提高其耐挫能力。挫折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院校的挫折教育亟待加强 ,公安院校的学生易在适应性、人际关系、择友恋爱、事故灾难、择业就业等方面遭受挫折。挫折教育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需要 ,是公安职业生活的需要 ,是人才培养和人才成长的需要。要教育和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挫折观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 ,学习和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4.
【教学模式】时事政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教学目标】通过解析开放性试题,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时事政治热点问题与课堂教学渗透的特点,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思想政治课这块阵地,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自我防范的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教学重点】解析材料分析题【教学难点】材料分析题和课本内容之间的联系【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教学过程】一、导入古人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宽容的内涵以及宽容的意义,让自己在生活、学习中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平等待人,宽容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能力目标:在生活、学习中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  相似文献   

6.
第一课青少年必须学点法律常识【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开始时对课本内容有个轮廓的了解,明确学习的重要意义和方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法律常识》的积极性。【教学要点】一、学习的内容 1.法律常识课是讲解法和宪法的概念及其阶级本质,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知识。 2.课本内容主要是阐明:什么是合法权利和利益,什么是违法与犯罪行为等常识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从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说,他们正处于儿童到青年的过渡时期,往往呈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年龄特征。这一时期充满了矛盾,是一个很不稳定的时期。他们常常由于动机、需要得不到满足,而显得心事重重。这说明,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小于外部的压力。这样就产生了挫折感,造成了挫折。心理。这种心理是危害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直接因素。如何帮助初中学生培养耐挫力,使之以健康的心态走向社会迎接挑战,这是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思想政治教师面临的新课题。一、挫折感及产生的原因挫折一词含有挫败、阻碍、失意的意思。挫折感是…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面对挫折时的心理适应能力和耐挫能力较差,自伤或自杀现象频频发生.面对这种情况,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加强高校同家长的联系,形成"家校互动"的教育模式也成为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新时代劳动者》的第一目"劳动和就业"。【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劳动的含义和劳动的作用;了解就业的重要意义;了解我国的就业形势;理解当代劳动者应该树立的正确的择业就业观。能力目标:正确认识我国就业形势的辩证思维能力;多角度思考如何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率不断呈现增高的趋势,表面看来外在原因纷繁复杂,经调查研究发现,实际上都与现实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息息相关。从家庭、学校、社会及青少年自身四大角度出发,剖析青少年耐挫力差的相关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期帮助青少年心理身理在正常轨道上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我国的粮食安全》是选修课程《我国的农业》中的一节课,具体探讨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和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保障措施。【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懂得粮食安全的重要性。2.了解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3.知道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具体举措。(二)能力目标1.综合分析能力。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整合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能力。对本框知识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对于外来文化要批判地继承,不能丧失自己的精神家园;要创新地继承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过程与方法: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略【教学重难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自主探索式教学法。【教材分析】略【教学流程】教师导入:教师自我介绍并导出网友帖子(媒体展示)。这是一个网民在一个论坛上发表的感慨:我们剃着朋克头,穿着大跨裤,坐在肯德基,听着摇滚乐,等着好莱坞大片的开演;高兴起来在身上穿几个洞,戴上几个环,和朋友在酒吧里聊聊天,叼着万宝路,开一瓶XO,结账时潇洒地…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第五课第一框"人生难免有挫折"。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悟到人生难免有挫折,要在挫折中奋进,选择坚强的人生态度。2.能力目标:通过活动交流,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和简单性质.2.会求解有关椭圆中的最值问题.3.体会数形结合和转化思想在解圆锥曲线问题中的作用.【教学重点】求解椭圆中各种情况下的最值.【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独立解题.【教学关键】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和文化的含义;正确认识和对待文化差异;懂得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性。2.能力目标:使学生逐渐形成接受文化差异的能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能力;对不同文化的借鉴、学习或批判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方面: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归纳考点基础知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把握考点内在联系,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逐步培养快速、准确调动知识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能够深化思维,加深考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培养历  相似文献   

17.
于锦花  林雪松 《传承》2011,(3):46-47
当代大学生面对挫折时的心理适应能力和耐挫能力较差,自伤或自杀现象频频发生。面对这种情况,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加强高校同家长的联系,形成"家校互动"的教育模式也成为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课标要求】评述具体事例,比较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表达公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权利的正确态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选举方式的多样性,学会评价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差额选举、等额选举等方式,从我国国情出发,能够理性选择选举方式。2.方法与过程:通过分析政治现象,比较选举与世袭、差额与等额、直接与间接、提名候选人与海选等异同,明确选择选举方式的依据。在  相似文献   

19.
潘媛  汪早容 《传承》2014,(10):120-121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挫折频发的主要阶段,大学生时常会遇到学业挫折、人际交往挫折、恋爱挫折和就业挫折。分析影响大学生抗挫力的主体性因素和客体性因素,结合挫折教育、责任意识教育、情感教育与自我教育,分别从大学生自身、家庭、高校及社会加以探讨,有助于对培养大学生抗挫力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应跃鹏 《理论月刊》2003,(11):92-94
挫折感普遍存在。大学生受挫心理现状令人担忧,耐挫力普遍较低,耐挫教育刻不容缓,心理咨询、调适情绪、磨练意志是提高大学生耐挫力的有效手段。大学生只有提高耐挫力,有较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成为21世纪真正有竞争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