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冯雪军 《当代广西》2005,(13):48-49
所谓产业集群就是通过分工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性,把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将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加快集群化发展,是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丹东面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的双重机遇,应结合自身优势,在沿海产业布局的分工中,发展大型主导企业牵动、中小企业广泛参与的网络化的产业集群。要做到科学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以产业集群政策代替产业政策;培育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强化产业链建设;政府要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发展和提升专业化工业园区和专业市场。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形成的新兴古典经济学解释及实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兴古典主义建立了专业化和分工的理论框架,适用于对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分析。集群内的企业通过专业化获取了分工利益,同时节约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率。在此分析框架下,本文结合浙江象山的针织业产业集群的实际情况,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科技主导型、资本主导型、资源主导型五种类型,这些成功模式的背后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发挥相对优势,二是政府直接干预,或间接引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西部地区具有文化资源丰富、要素边际生产能力较高以及后发优势明显三大特征,因此,在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选择上可以尝试以省会城市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以跨境文脉为线索的"协同创新开发模式";以历史、民族、宗教为基础的"特色资源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5.
张国亭 《青年论坛》2008,(6):109-112
目前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我国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途径。但在各地集群的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产品档次和附加值较低,缺乏自主品牌,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分工和协作水平低,市场秩序混乱,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社会化的中介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外部约束日益严重,地方政府忽视集群发展规律导致园区建设过热等。各地必须端正思路,重视集群本身的规律,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集群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艳涛 《人民论坛》2012,(17):68-69
由企业聚集而引起的产业集群化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进一步升级的重要模式,而我国快速发展的各产业集群也面临着没能形成较完善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链的明显"软肋"。在循环经济背景下,文章分析了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所存在的弊端,探讨了以循环经济为指导思想的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源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地域集聚形成具有比较优势、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色产业及其组织形式,即由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集聚形成的专业化产业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源于其专业化、集中化、网络化和地域化的特性;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不同发展程度的地区,在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选择上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8.
刘洪举 《长白学刊》2007,(5):103-104
产业集群可以通过企业之间及企业与其他机构之间的联系互补,加速创新过程的实现,形成具有高端竞争优势的产业升级模式,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实现振兴,通过发挥区域优势构建并发展产业集群是理性的战略选择。结合东北地区的区域特点培育"原发型"产业集群应做到: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群;以大企业为核心,加速配套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完善各种中介机构和配套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成为越来越强劲的全球性经济发展潮流,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产业集群视为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当作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战略方式。产业集群大多虽然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发形成的,但政府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适宜的政策在催生产业集群方面功不可没。推进产业集群发展,要求政府改变传统的做法,构建符合产业集群演进规律的推进机制。地方政府在引导产业集群的公共管理创新中,面临着角色转换和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10.
赵建英 《前进》2011,(5):45-47
产业集群是当前世界经济中颇具特色的产业组织形式,是一种迅速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发展模式。它是指在同一地理区域内,大量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供应商、服务提供商,按照专业化分工和协作  相似文献   

11.
试论“武汉·中国光谷”产业集群的发展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已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理论探讨的热点之一.目前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中国光谷")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生物工程和新医药、环保、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竞相发展的产业集群格局,从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产业集群的理论为根基,分析硅谷等成功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产业集群形成条件,进而指出"武汉@中国光谷"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9,(16)
<正>集群化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江苏紧扣"走在前列"目标,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重点集群培育,环境高质量区域集群已经成为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依托载体。何为环境高质量区域集群?即要求紧扣"区际产业链"和"环境高质量"两个关键,构建跨行政区域的区际产业链,打造生态环境高质量区域,形成具有高质量环境本底的区域产业集群。区域产业集群形成发展过程其实质就是区域一体化不断发展过程,而区域一体化发展程度则是区际产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内市场失灵问题的存在,需要政府通过具体的产业集群政策进行协调和引导。产业集群实质上是一条或数条供应链在一定地理区域的局部集中,构建以供应链为主体的"单链合作,多链竞争"的网络结构有利于集群的升级。在集群内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上下游本地一体化的供应链系统,有利于实现集群内外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4.
哈佛大学教授波特在1990年的《国家竞争优势》中首先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它是指大量的中小企业或小生产者聚集在一个较小的地理范围内,内部实行专业化、市场化分工,从而形成的产业集群效应。本文运用产业集群理论,结  相似文献   

15.
一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 ,企业对相关产业内其他企业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许多企业选择在某一地理位置上集中 ,由此而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就是以特定产业为依托 ,以优势大企业为核心 ,以众多中小企业为主体 ,通过企业间高度分工与协作形成的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有关研究表明 ,相同或相关产业有联系的企业在空间上的集中能够促进企业发展和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从而提升区域竞争力。集群经济就是指各种规模、各种性质的企业在空间上的相对集中而产生的经济性。集群经济的实质是企业通过空间上的相对集中和集聚降低了交…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会以自身的发展来壮大区域经济,促使地方形成良好的创新环境,逐步吸纳引进集群产业链条,并进一步刺激地方对集群的服务和支撑业的发展。但由于其在运营过程中的局限性,并没有发挥好产业集群效应对地方经济的提振作用。因而必须在产业集群内部形成链条式生产关系,将集群的标准化生产方式推向地方,由政府扶持和引导,找准产业集群与地方经济的契合点,并建立和健全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服务的地方创新环境和公共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7.
<正>产业链式集群,是指在同一区域或地理空间中,在产业上具有关联性的若干个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合作关系而构成的企业空间集合,具有聚集于地域范畴内,具备地域产业聚焦程度、行业相关性、市场主体多面化、客体支撑性以及产业动态化的特征。它是由产业集群和产业价值链上的中间结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新型复合经济结构,需从产业维度、耦合维度和空间维度综合考虑。课题组对安宁市工业产业链式集群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在分析实践与困难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论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与竞争优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产业集群是产业特性与区域特性有效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式,是经济全球化与产业区域化的辩证统一,是柔性生产方式、社会资本优势和集聚经济效应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产业集群能够通过发挥集聚经济效应以及产业与地域的专业化、集中化、网络化特性增强产业和区域的竞争优势,因而,培育与发展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也是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都市圈发展广域产业集群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长三角地区特殊的"产业同构"现象和已具雏形的以上海为中心的大都市圈城市体系的特征,本文提出在长三角大都市圈的特殊地理平台发展广域产业集群的构想。文章从概念、意义、条件、效率等各个角度论证了这一构想的可行性,认为以广域产业集群为组织形式,以跨地域企业集团、战略联盟、产业链垂直分工为组织内容,是长三角从产业层面冲破行政区经济的藩篱,实现区域范围内的产业整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京津冀晋蒙区域产业合作的最终目标是形成结构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得当、产业链联系紧密的区域产业集群。区域产业分工布局要充分考虑各地优势,实现错位发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要落实到操作层面,就必须找出近期区域产业合作的重点领域和切入点。农业方面:随着京津冀晋蒙区域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北京、天津作为特大型城市,对行政区外农产品供应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