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众》2019,(20)
<正>江苏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提出,重点以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区域市场、绿色发展、公共服务和省内全域"六个一体化"作为扛起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江苏使命的具体路径。实施"六个一体化"需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既要干好"自己"的事,也要做好"我们"的事,以创新的思路、务实的举措,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做出江苏贡献。  相似文献   

2.
周海滨 《群众》2023,(7):20-21
2023年江苏《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加强产业链分工协作,深入推进南北结对帮扶和园区共建”“深化淮昆台资经济协同发展”。淮安和昆山加强台资产业合作,既是落实国家、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产业梯度转移、要素资源整合的现实需求。深入推动淮昆台资产业合作一体化、联动化、高质量发展,对形成江苏南北区域协同发展新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群众》2020,(18)
正在国家总体区域战略布局中,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发挥关键作用,一直是改革开放前沿。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紧扣"一体化"与"高质量"提速深化,必将深深影响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版图,形成世界级的高质量发展区域集群。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万里长江入海口的三座名城——上海、苏州与南通,眼下正率先发力,携手打造长三角一体化进阶版的"金三角"。这既是沪苏通本身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落实一系列国家战略放大区域叠加效应的需要,对于引领区域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途径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武汉城市圈建设的一个主要目标。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区域合理分工是实行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前提条件。延伸优势产业链,加快产业的集聚与联合,建设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形成一体化的产业布局,是推进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途径。在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与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重点聚焦先进制造业集群,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安排资金链,加快解决关键核心技术"掐脖子"问题,巩固完整的上下游全产业链,打造产业的"航空母舰"。江苏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区域之一,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产业基础雄厚、优势明显,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  相似文献   

6.
《群众》2021,(14)
正新发展阶段对海洋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江苏"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坚持陆海统筹、江海联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当下,推动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必须力促海洋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相似文献   

7.
《群众》2021,(19)
正《江苏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以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产业链培育为引领,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构建以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是江苏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战略抉择。要持续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书写江苏制造强省新篇章。  相似文献   

8.
<正>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了全面提升的新阶段阶段。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各地加快实施的过程中各地加快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关键,使长三角成为全国经济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引领区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相似文献   

9.
《群众》2019,(12)
<正>立足发展、推动转型,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是江苏经济发展的战略取向。"十三五"以来,江苏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紧扣产业结构调整主题,精准发力,层层推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江苏速度向江苏质量转变、江苏产品向江苏品牌转变。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21,(15)
正江苏创新资源丰富,产业集群强大,经济实力雄厚,为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现阶段,如何利用创新资源、企业集群、经济实力进一步巩固制造业的基础和支柱地位,加快推动江苏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链优化升级,提升产业自主可控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江苏未来产业发展关注的焦点之一。为此,我们要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围绕科技自立自强和确保产业链安全畅通,加强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加快解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卡脖子"问题。加大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力度,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建立创新扶持机制,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全面提升江苏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正>产业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是产业新城的立根之本。华夏幸福秉持"产业优先"的核心策略,整合全球资源,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汽车、航空航天、新材料、大健康、都市消费等10大产业,从产业的研究规划、落地谋划、资源匹配、载体建设到服务运营,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全流程综合解决方案,促进产业链核心环节在空间上高度集聚,打造先进产业集群,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郭永海  从海燕  王春霞 《群众》2018,(14):28-29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制造业集群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地区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制造业集群化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江苏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各类开发区、特色产业基地(集群)等为载体的集群化发展格局,有力支撑了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21,(18)
正产业链的协同培育是区域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创新绩效,实现区域持续创新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江苏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明确指出要"聚力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制定实施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组织开展卓越产业链竞赛";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实施卓越产业链打造工程;2020年12月,江苏省政府颁布《"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要求以实施卓越产业链打造工程为抓手,协同推进优势产业链卓越提升。  相似文献   

14.
周志莹 《群众》2022,(6):41-42
推进更高层次开放,是构建自主可控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必然要求。当前,江苏正在培育50条重点产业链,而在产业链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外商企业一定程度上扮演着资金供给者、先进技术传授者和市场机制承载者的角色。进一步提高使用外资质量,是推动江苏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引导外资积极参与产业补链延链强链,促进外资利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苏浙皖毗邻区域经贸合作不断加强,但由于基础、制度、政策等因素制约,对照长三角经济的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要求,区域内部经济发展仍有着较大差距。为此,建议:一、明确苏浙皖邻界区域一体化的功能定位主要功能定位应体现在"四个示范"上:一是区域合作与均衡发展示范。强化贸易往来与产业分工协作,推进区际经济合作与区域均衡发展,为不同经济层级的区间经济融合提供多方面的示范。二是创新发展示范。通过加快合作区区域产业融合,促进创新要素与企业人才集聚,成为国内创新发展的示范区。三是新型城镇化示范。大力推进合作区要素自由流动,促进邻界地区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为区域城市化提供示范。四是绿色发展先导。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打通"两山转换通道",成为全国绿色发展的样板。  相似文献   

16.
文化资本与产业集群的动力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特定区域内组织间相互依赖的共生系统.随着产业集群不同动力体系的功效逐渐分化,文化资本对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具有特殊价值.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人文凝聚力往往成为特定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形成"植根性"产业集群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本地文化环境有助于形成一个学习型经济区域,进而有助于推动产业集群成长过程中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7.
试论“武汉&#183;中国光谷”产业集群的发展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已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理论探讨的热点之一.目前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中国光谷")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生物工程和新医药、环保、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竞相发展的产业集群格局,从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产业集群的理论为根基,分析硅谷等成功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产业集群形成条件,进而指出"武汉@中国光谷"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鹏翔 《理论月刊》2012,(2):128-130
在系统总结区域产业选择的资源依赖、转移承接、政策主导和模仿发展四种传统模式基础上,结合"两型"社会建设本质特征与要求,确立区域"两型"产业选择的战略产业优先、产业协同发展、资源环境改善、竞争优势显现四大原则,提出推动"两型"产业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牵引、产业链延伸增长和产业集群互补推动三大模式。  相似文献   

19.
正自贸试验区既是新时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又是塑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平台。江苏进入"自贸区时刻",是全省人民期盼已久的大事喜事。江苏终于拿到了这张"好牌",打好这张牌,建好自贸区,将会对江苏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建议:第一,将自贸区建设与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紧密结合,打造有高度、有质量的"江苏特色"。一是充分利用自贸区的制度优势和开放平台,吸纳全球高端要素,汇聚国际创新资源,打造原创型科技研发基地,实现关键技术、前沿技术的重大突破。二是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等代表未来方向的新兴产业,加快构建产业集群,并以产业链为载体进行改革创新和系统集成。三是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能力,整体提升区域产业能级,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创新链和生态链,加快推进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现代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21,(14)
正承东接西、呼应南北的地理位置,GDP总量占长三角区域总量的42%,人口占区域总人口三分之一……江苏无可争议地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性"硬核"区域。策应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江苏着力推进"省内全域一体化",其中,沿海发展被放在全省江海河湖协同发展格局中要求系统推进。未来,江苏沿海地区将担负起在国际竞争格局和全国区域布局中找准坐标、高点定位,发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沿海轴"的重担,使沿海发展战略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在相融中形成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