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桂海论丛》2021,37(3)
居家养老服务在我国经历了30余年的探索和发展,与资金投入保障相关的政策演进可以划分为政策基本框架孕育、政策框架雏形形成、政策体系构建与完善三个阶段,整个政策演进遵循着内部行动逻辑和外部行动逻辑。从政策体系的政策层级、政策对象、政策执行、政策工具四个视角考察,我国居家养老服务资金政策日趋完善,但还存在着政策制定力度与居家养老服务定位不对等、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方资金政策较单薄、政策效力总体偏弱、政策程序不够规范等问题,需要从加强居家养老服务综合立法、确立"需求导向"为主的政策制定原则、提升政策制定水平和政策执行效力等方面不断优化居家养老服务资金政策。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安吉县在实施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工作过程中,根据全县老年人的实际养老需求,积极探索“本土养老”模式,科学制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实施多项政策支撑机制,推进县、乡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建成养老“一刻钟”服务圈。  相似文献   

3.
洪瑾 《中国民政》2013,527(2):54-54
浙江省常山县认真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构建“四个”体系,全面推进全县民生保障事业的发展。一、健全机构队伍,强化网络体系。一是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常山县从2012年起,对用房自建、床位数达到20张及以上、符合有关规定资质条件的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按核定床位一次性给予每张床位6000元补助。9对租用房且租用期3年以上的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按核定床位给予每张床位每年1000元补助,  相似文献   

4.
民生保障是城市功能提升的重要标志,全域城市化加快了城乡养老服务一体化进程。大连是一个老龄化程度较高、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以生活照料为主的养老服务越来越成为巨大而紧迫的需求。为更好地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社区的依托作用,我们提出构建社区养老服务援助网络。即以社区服务为中心,构建资金、人才、政策、机制相互连通、互为支撑的社区养老服务援助网络。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以来,各地养老财政扶持政策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方针,为构建“9073”——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实现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社区照顾服务养老,3%的老年人人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大了财政扶持力度,促进了养老机构的快速发展,但养老财政扶持政策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普遍问题。笔者以河北省石家庄为例,客观分析该市的老龄化程度及设施供给情况,老年福利设施供给存在问题,进而提出完善养老财政扶持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马贵侠  陈群 《理论月刊》2014,(5):170-175
伴随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深入推进,社区特殊老人的养老服务成为凸显问题。调查发现社区特殊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突出表现在其经济保障、医疗服务、生活照料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针对社区特殊老人养老服务存在的瓶颈问题,应通过出台针对不同类别特殊老人差异化养老服务政策;逐步建立以政府主导,社区为依托,社工服务机构为服务整合主体,社区广泛参与的立体式特殊老人居家养老体系等措施,有效回应其养老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7.
龙玉其 《前沿》2012,(11):128-131
养老保障是各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各国养老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纵观世界各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基本规律:从家庭养老走向社会养老是各国养老保障制度发展的共性,不同养老保障模式下的政府作用方式有所不同,各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追求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在加强经济保障的同时越来越注重服务保障与精神保障,国际组织在养老保障制度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追求公平与效率的结合是各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广东民政》2011,(12):4-5
“十一五”期间,我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充分发挥广东独特的政治、经济、地缘等优势,努力开拓社会养老服务新路子,积极推进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取得了迅速发展,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特别是保障特殊困难老年群体的基本生活权,  相似文献   

9.
刘友华 《中国民政》2010,(10):41-42
<正>加快发展社会养老事业,推进养老服务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方向发展,是民政工作迫切而重要的工作内容。近年来,武汉市通过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扶助、服务扶帮力度,积极探索养老机构"民办公助"的运营模式,养老服务社会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骨干,各类服务机构协调发展、多种服务形式相互补充的"五位一体、城乡统筹"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相似文献   

10.
加快构建以家庭服务保障为基础,以农村托老照顾为依托,以机构供养为补充的模式,是解决现阶段养老的主要手段。"养儿防老"一直是中国农民的传统观念,但由于家庭规模的缩小及年轻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的增加,使老人要实现家庭养老的难度逐渐增加。另外由于现阶段能够享受养老院和老年公寓等机构养老服务的门槛还比较高,所以在农村开展居家养老显得十分迫切。目前,京郊农民落实养老政策中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民政局2012年六个方面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以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为重点,提高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水平。推行居民收入信息核对机制,全面实行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提高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水平。二是以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推进福利慈善事业。落实对民办福利机构补贴政策,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开展慈善捐赠救助活动,推进“慈善超市进社区”工程。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出台,将逐步完善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到2020年底全市养老机构总床位达6.1万张,初步形成"9073"养老格局,即90%的老年人实现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实现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实现集中养老。该意见突出七个亮点:建立和完善养老服务政策。完善政府供养制度,保障城市"三无"和农村"五保"老年人基本生活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建立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逐步  相似文献   

13.
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是党和政府应对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从生活保障转向服务保障是现代养老保障制度发展的基本规律。当前我国养老保障已具备了迈入服务时代的基本条件。认清这一形势,应主动积极应对,加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养老设施建设制度、养老服务人员职业制度等基本制度建设。作为各项指标的先行省,浙江省要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走在前列,为全国提供示范和经验。  相似文献   

14.
养老服务关系民生,事关亿万人民群众福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养老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发展养老服务的政策措施,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保障措施持续加强、养老产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养老保障需求视角下的城市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海霞  陈雷 《前沿》2010,(3):155-159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各地开始对养老福利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应运而生。本文基于对空巢老人经济、服务及精神保障需求的分析,认为我国社区居家养老实施过程中存在观念滞后,资金投入不足,专业服务人员缺失,社会资源及配套设施缺乏等问题,难以满足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需求。提出应构建一种以政府为主导、具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财政支持、服务内容多元化、社会合作参与、专业服务人员提供服务、评估监管机制健全、为空巢老人提供多层次保障需求的新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6.
民办养老机构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发展潜力、后劲、空间巨大。现阶段,民办养老机构还存在着服务能力不足、政策落实不足、互利资源不足、国家投入不足的问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养老的需求。笔者认为,当前应加大“五个力度”来发展民办养老机构。  相似文献   

17.
李萍 《群众》2022,(10):41-42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基本国情。近年来,淮安积极探索养老服务领域改革实践,全市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获得优秀评价,新建小区配建养老服务用房、公办养老机构民营化改革的经验做法先后获评全国养老服务工作优秀案例,初步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养老政策全到位、孝老关爱全方位、敬老氛围全社会“三老三全”工作体系,为新时代养老服务发展贡献了淮安智慧。  相似文献   

18.
《政策瞭望》2014,(6):58-58
最近,上海市政府出台意见,提出构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1)统筹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和建设。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明确养老服务设施用地,落实《城市居住地区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编制本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明确全市养老设施布局的总体目标、规划总量、空间布局等基本要求,合理布局养老和其他配套服务设施,充分发挥交通、卫生、文化、教育、体育等设施对养老服务的重要支撑作用。(2)完善公办养老机构服务供给。建立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制度,政府投资举办的公办养老机构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无子女、失能、高龄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其中收住失能老年人数量占总入住老年人数量的70%以上。确保政府举办养老机构实用适用,避免铺张豪华。(3)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整合和改造企业厂房、商业设施和其他可用的社会资源,兴办规模化、连锁化的养老机构。允许社会力量和个人因地制宜兴办家庭化、小型化养老机构。(4)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统筹社会服务资源,设立社区综合为老服务机构,健全以企业和社会组织为主体、社区为纽带、满足老年人各种服务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推进“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化发展、集约化运作。(5)支撑家庭照料服务开展。实施家庭照料者培训项目,依托专业医疗机构、社区内的养老机构、助老服务社等专业社会组织,为照顾老人的家庭成员或家政人员提供培训,提高其专业照护能力。(6)促进养老服务信息化的发展。加快实施养老服务“信息惠民行动计划”,构建全市统一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9.
面对我国人口逐渐步人老龄化的实际,以公办养老为主体,民办养老为辅助,家庭养老为基础,居家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当前社会化养老的严峻形势,正影响着我国社会化养老发展的整体水平。如何走出社会养老服务困境,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养老保险政策的协同创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入合作,能够有效实现政府福利红利和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融合。在协同创新理论下,粤港澳地区养老服务的协同治理具有实际价值和红利效应。文章立足养老保障政策协同创新的现实困境,提出如下策略:建立敬优待保障政策,形成同等优待老年人理念;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助力老有所依;对接医疗保障制度,提升养老医疗配套协调度;设定合理政策,加速协同发展进程等建议。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有效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养老产业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