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建平 《前进》2000,(6):10-12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治党,关键是要消除腐败。腐败,作为一种社会毒瘤和顽症,其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因此,要彻底根除腐败,不能单项突进,要系统推进,综合治理。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防腐保廉的有效机制,彻底根除腐败。一、加大打击力度  腐败,既是一种社会丑恶现象,更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打击腐败现象,是法制的根本要义,也是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我们党历来重视反腐败斗争,对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从不姑息迁就。从解放初期对刘青山、张子善的严打,到改革开放以来对陈希同、王…  相似文献   

2.
张立军 《人大研究》2004,(10):40-42
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类社会的顽症和痼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 ,各种思潮相互激荡 ,一些腐朽思想沉渣泛起 ,侵蚀着一些人的灵魂 ,加之一些机制上的缺陷 ,给腐败的滋生提供了有利土壤。腐败直接危及和破坏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实施 ,直接破坏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 ,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 ,同时也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众所周知 ,我们党一直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 ,而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却始终没有正确认识自身在反腐败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与人大的使…  相似文献   

3.
张葆君 《理论月刊》2005,(11):49-51
腐败已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严阵以待的一部分。现阶段,我国腐败潜生蔓延的势头之所以没有得到根本上的遏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廉政文化的缺位和弱化。反腐败不单单是一场政治斗争,还是一场文化斗争,反腐败不单单要严厉惩治腐败,而且要大力气纠正扭曲、异化的腐败文化的沉渣泛起。今天用健康的廉政文化去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腐败,打击腐败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4.
新型腐败的最核心属性是隐蔽性和复杂性,复杂性从属于隐蔽性,新型腐败的发生机制之所以变得更加复杂,是为了让其变得更加隐蔽。新型腐败是一个动态概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今天的新型腐败从手法和形式上来说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明"。新型腐败的产生至少有三大根源:一是在与反腐败措施的相互博弈中逐渐演化出新的腐败类型;二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滋生新的腐败土壤;三是新技术的产生和发明带来新的腐败手法。解决新型腐败的根本之策需要持续不断地完善党和国家权力监督体系,提升公权力监督的能级。  相似文献   

5.
反腐倡廉形势:概念辨析与科学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腐倡廉形势是适应反腐倡廉建设实践需要而形成的一个基础概念。在中国当代政治语境中,与之相近的有腐败状况?现状、腐败频度、腐败程度和反腐败斗争形势等概念。本文将反腐倡廉形势界定为特定时期内反腐败活动与腐败现象的各自情状和趋向,以及这两种力量相互较量、此消彼长的状态,其外延应包括腐败形势和反腐败形势两个方面。科学评估反腐倡廉形势要基于概念和现实需求,确立合理的评估对象,坚持正确的评估原则,依据指标体系统一编制评估量表,引入第三方参与调查,保证抽样的合理性,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论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朱光兆 《人民论坛》2013,(20):40-41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反腐倡廉工作。至今为止,我国已经构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败战略体系与理论构架。但与此同时,我们仍然没有形成一个集教育、制度和监督于一体的惩治与预防并重的反腐体系,很多官员想腐败、能腐败和敢腐败的势头没能被根本扭转,因此我国反腐倡廉的任务还很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7.
韩淑香 《传承》2014,(8):40-41
众所周知,腐败产生的根源就是公共权力的被滥用,这一观点已成为当今学者们的共识。毋庸置疑,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就是要着力规范权力的行使,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反腐败的根本之路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权力文明"。追求民主是建设中国特色"权力文明"的根本途径,阳光—透明—公平—公正则应是中国特色"权力文明"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市政协委员、北京眼镜厂托儿所所长陈静貂提出对腐败也来个“严打”近几年来,腐败现象的蔓延成为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虽然开展反腐倡廉取得一定成效,但至今腐败尚未得到有效的遏制。中央一再提出加大反腐力度,不少地方却行动迟缓,收效甚微,有些部门甚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我行我素。给群众造成的印象是“雷声大、雨点小”,“说归说、做归做”。为了把反腐败斗争深入有效地开展下去,进一步搞好廉政勤政建设,建议像开展维护社会治安的“严打”斗争那样,对腐败也来个“严打”。发动群众检举揭发,摆疑点,找线索,查问题,动真格地一查到底。不仅要破大案要案,打击那些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的腐败分子,而且要严厉查处直接侵犯国家和群众利益,有损党和政府形象的腐败现象。对查出来的问题,要一件一件地抓处理落实,决不姑息迁就。  相似文献   

9.
雍正治贪     
易中天  孙博 《小康》2004,(2):66-69
雍正最终不会成为这场斗争的赢家,因为改革赖以成功的条件和改革的目标是根本相悖的。雍正要惩治的是腐败,反腐败的力量是他的特权,而特权又恰是腐败之源。没有特权,不会滋生腐败;没有特权,又无法惩治腐败。这是一个死结。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反腐败问题,但尚未有效遏制腐败。究其原因在于当前反腐败存在廉政文化没有深入人心、惩处不一、监督不到位、反腐随意性与随机性较大等  相似文献   

1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