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事不再罚"原则是行政处罚的一项重要原则。在我国《行政处罚法》中,"一事不再罚"原则有其特殊的内涵;借鉴 刑法罪数形态理论,可将"同一个税务违法行为"(即"一事")分为五类;不同种类的税务违法行为应适用不同的税务行政处罚;"一 事不再罚"原则适用也有例外。  相似文献   

2.
论行政处罚适用的"一事不再罚"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事不再罚”作为行政处罚适用的一个重要原则 ,是近几年来行政法学界讨论较多 ,分歧也较大的一个问题。自 1 996年 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颁布以来 ,已有诸多著述对这一问题作了研究阐述。行政法学界对于“一事不再罚”原则的理解存在诸多不同的观点 ,综合起来 ,主要分歧在于对于同一个违法行为如何认定 ,而有一点是共同的 ,就是认为“一事不再罚”原则中所指“罚”应当是指行政处罚 ,也就是对违法行为人的同一违法行为 ,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 ,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对此 ,笔者认为 ,“一事不再罚”只是行政主体在实施罚款…  相似文献   

3.
“过罚相当”是一事不再罚原则的理论基础,主要目的是防止行政机关滥用职权对相对人同一违法行为以相同的理由处以多次或不同的行政处罚。构成要件说是一事不再罚原则中“一事”认定的重要理论,是“不再罚”的前提,其包含四个要件:客观方面、社会危害性、主体、主观方面。构成要件说简洁明了,便于实施,但在具体认定交通违法行为时,仍存在缺陷,对于超速行为、违法停车行为等继续性的交通违法行为,严格适用构成要件理论出现了违背过罚相当根本目的的问题,对于连续闯红灯的连续性交通违法行为,严格适用构成要件理论将出现了行政处罚不可执行的特殊问题,均需在司法实践中根据不同的违法情形采用其他方法进行纠正和补充。  相似文献   

4.
也谈一事不再罚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论界关于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具体涵义尚未形成共识。一事不再罚是指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反行政法规范的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在实际操作中可遵循谁先发现就归该主体管辖,后发现者不再处理的原则。我国《行政处罚法》关于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的规定,反映了一事不再罚的精神和立法宗旨,但由于其范围的有限性,不足以全面解决重复处罚的问题。随着一事不再罚原则理论上的日益成熟,法律规定的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内容将进一步得到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行政处罚中的"一事不再罚"是指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的违法行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要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公平和尊严,就要加强行政立法工作,完善行政监督制度,认真贯彻行政处罚中的"一事不再罚"原则,从而发挥其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6.
行政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一事不再罚”原则,但其内涵尚未形成共识,对同一违法行为,不应当重复处罚,这就是“一事不再罚”原则。但《行政处罚法》规定的是“一事不再罚款原则”即对同一违法行为构成法条竞合后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一事不再罚款”原则是“一事不再罚”理论与行政处罚现状有机结合在《行政处罚法》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个人、组织给予的一种法律制裁。在我国,由于没有统一的行政处罚立法,人们对行政处罚的许多问题存在歧义。“一事不再罚”作为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是近年来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经常讨论的问题。然而,人们迄今没有对“一事不再罚”原则进行系统的论述。为此,笔者从下述几个方面论述“一事不再罚”原则,以求  相似文献   

8.
一事不再罚原则是行政处罚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对行政相对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再罚 ,既是为了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更是为了体现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9.
"一事不再罚原则"一直是行政法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一事不再罚的具体含义,没有对"一事"和"再罚"的内涵做出明确的界定,在行政执法实践中存在着很多重复处罚、多头处罚的现象,严重侵害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降低了行政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只有科学界定"一事"和"再罚"的内涵,加强立法,扩大一事不再罚的适用范围,对行政处罚法律法规竞合的处理规定,行政执法主体竞合的处理原则等内容做出明确的规定,才能真正解决实践中多头执法、重复处罚、执法扰民等问题,真正贯彻一事不再罚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一事不再罚"原则作为行政处罚适用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已为我国法学界普遍认同,但如何理解和适用,在理论和实践中还存在不少分歧,也暴露出该原则理论上的不成熟和迫切的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为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行政处罚实施,实现罚当其过,解决实践中的重复处罚、多头处罚问题,应进一步明确该原则的内涵,统一其适用原则和标准。  相似文献   

11.
对内容违法的民事行为的效力,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主要国家的立法和理论分析有着不同的规定和认识。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存在不足。应当借鉴《德国民法典》第134条中的但书规定,将调和的重任交给法官,由法官就个案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2.
与欺骗性的非法行医行为相比,自愿交易型非法行医行为的人身危险性和客观危害性均小得多,而且其可罚的公众基础具有减弱性。因此,自愿交易型非法行医行为具有特殊性,应该单独作为非法行医罪的一个条款加以规定,并应坚持刑罚的谦抑性原则,从轻处罚。  相似文献   

13.
~~税收违法行为的法经济学分析@刘大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廖建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相似文献   

14.
不法动机往往使法律行为具有某种社会不妥当性,对不法动机规制的德国模式更适合我国立法现状.对不法动机的判断,可以从不法动机的不同表现形式来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我国对不法动机规制的立法设想.  相似文献   

15.
违法行政行为治愈制度是大陆法系国家的制度。英美法系国家虽然没有冠以治愈名称的制度,但却存在着类似的理论和实践。无论大陆法系抑或英美法系国家,对违法行政行为,均非一概撤销,否定其法律效力。基本一致的做法是,对违法行为追求的公益与其侵害的法益比较,根据优先保护的利益决定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在此基础上,除法国外的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多采取成文立法规定治愈的进路,而法国及英美法系国家则依靠判例形成了另一条进路。我国应通过成文立法明确规定治愈制度。  相似文献   

16.
对《公务员法》“违法命令不执行”条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违法命令不执行”条款规定的“违法命令”应该既包括具体行政命令,也包括抽象行政命令。但是该条款表述模糊,有可能导致执行中的混乱,可借鉴有关国家的规定予以改进。对于抽象违法命令不执行的情况在实践中可能存在潜在的困境,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考虑扩大“违法命令”的范围,把规章纳入其中,从而赋予行政机关对于规章规范直接的选择适用权。  相似文献   

17.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主原因,往往是“严重违纪”。因此,正确适用“严重违纪”,对用人单位、劳动者与执法者都具有其重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非法证据的排除涉及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关系问题。各国理论界对非法证据排除的观点因各自的价值取向不同而不可避免地带有各自的片面性。我国应当建立非法言词证据绝对排除规则,对非法采集物证的排除应赋予法官排除非法获得的物证的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新旧《法典》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旧《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关于非法证据及其排除规则的规定存在许多差异,特别是新《法典》有了许多新的规定与发展,显示了从注重打击犯罪到保障人权与打击犯罪并重的转变,这对完善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具有良多启示。  相似文献   

20.
善意例外作为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重要限制之一,主要是指警察在善意地相信他们的行为符合现存法律,并且他们的这种相信是在有合理依据的情况下取得的证据,不应当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我国尚未建立善意例外规则,通过对于美国善意例外规则发展历程的介绍,以及对于善意例外的理论依据、存在价值、现存的制度缺陷的分析,对于我国进一步确立善意例外规则,完善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