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日本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人为代表的 2 0年代的留日作家 ,在其作品中对日本社会的政治结构、风土人情、教育体制、自然景观等均有比较详细的描述。这类作品中频繁出现的日本女子形象系列 ,可以讲 ,已经成为众多中国人心目中的一种理想的女性形象原型  相似文献   

2.
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对世界文学、雕刻和绘画等产生过巨大影响,对英国文学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从希腊罗马神话里衍生了许多相关的英语词汇,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语言。此外,许多英国诗人和作家都纷纷用神话故事为创作素材,或直接引用神话人物和主题,或把神话故事改编成戏剧等,或在作品中塑造了以神话人物或题材为原型的人物。以希腊罗马神话为原型的英国文学作品不仅极大地加深了英国文学的寓意和内涵,而且丰富了英国文学作品的宝库。  相似文献   

3.
一些公安文学过分追求故事和情节的展现,忽略对人物情感的挖掘和表现,冲淡了文学的艺术性,这些和作品的创作主体有直接关系:职业创作人缺少生活和情感体验。在公安文学作品中非职业作者占有很大比例,这是与其他文学创作主体组成形式有所不同的。警察写警察的创作因作者真实情感的投入,使作品更具有了真实性和感染力,随着非职业化创作队伍的不断壮大和成熟,公安文学非职业化创作对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4.
In early postwar Japanese literature emerged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ry works on the experience of World War II. All these works interpret the writers’ intuitive sen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attlefield experience, captive experience, atomic bomb blast experience, post-war experience and the occupied experience. Although they had the same topic, different literature schools and different individual authors wrote in quite different ways, whose views on the war were totally diverse. Among all these writers, some reflected on the duty of war with consciences; the others attempted to obscure the guilty in their works. Thus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concrete analyses on concrete conditions when the literary criticism is being studied, which is not only the expression of respecting historical truth, but also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maintaining the victory of the war against Fascism.  相似文献   

5.
焦艳  龚岱辰 《工会论坛》2014,(6):109-112
90年代的女性文学是在西方女性主义影响及中国女性意识崛起的背景下形成的,其主要特征是个人化的写作方式。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女性作家以女性的独特视角,通过近似自传的写作方式书写女性意识,抵抗男权话语。本文以陈染、林白为例,从女性文学自传性的真实私人生活的描写、忽视时代背景以及关注个体生命意识三个方面探讨女性写作的个人化倾向的表现,有助于我们了解女性个人化写作的意义及局限。  相似文献   

6.
赵树理和孙犁小说中的农村女性形象塑造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与孙犁笔下塑造了众多的农村女性形象,两位作家各以独特的审美视角,以"写实"和"写意"的手法,分别从擅长的外在动作描写和内在心灵揭示入手,在尖锐现实矛盾和诗意理想田园的两种不同背景下,塑造出了反映社会现实和讴歌人生理想的风格迥异的女性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7.
女性主义作家从觉醒的那一刻起,就旗帜鲜明地反叛男权意识阴影笼罩下的女性形象传统,锐意于建立女性自己的话语,颠覆男性话语霸权。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在承袭与反叛的双重变奏中却形成了“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局面,即它一方面呐喊出了女权主义的声音,一方面又陷入崇尚女性霸权、躯体写作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个性解放启蒙思潮的推动,女性创作群体的创作趋向自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女性对文学创作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且因地域相近或是有亲缘关系等原因,不少女性已开始聚会或者结社,进行创作交流;二是女性开始自觉为自己和其他女性的作品结集和刻印.但由于时代和自身的限制,这些女性的创作并没有达到完全的自觉.  相似文献   

9.
精英文学并非最初的文学形态,它在物质生活资料极大丰富、艺术由实用走向审美的过程中产生。封建社会是艺术审美化的转折点,由于有国家或者富有的私人充当艺术“保护人”角色,因此精英文学在这一时期异常兴盛。随着封建时代结束,精英文学的“保护人”没有了,在物质基础突然被抽空以后,精英文学开始面临生存的困境。如何摆脱因为“重审美淡实用”以及物质基础匮乏而导致的不利局面,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0.
赠答诗是一种很重要的诗体。自它产生之日起,后世文人鲜有不作赠答诗者。赠答诗的发展由“赠言”发轫,经过不关个人性情的赋诗阶段,后由无“赠答”之名到以“赠答”名篇,由礼尚往来的应酬对答到抒写个人性情,表现人际的真情往来,再到两汉文坛出现完整的赠答诗以及千古传唱的优秀作品,本文为赠答诗描述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1.
自俄罗斯文学进入我国学者的视野起,比较文学即被应用于其研究当中。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更是以其跨文化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为我国的俄罗斯文学研究带来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相较于比较文学在其他国别文学研究中的应用,我国学者在中俄文学关系、俄罗斯文学的中国形象建构研究等问题的研究中,存在着研究思路与话语陈旧、方法运用生硬刻板、中国学者的主体性意识与民族立场弱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质量成果欠缺等一系列问题。此外,我国学者编撰的俄罗斯文学史著作也折射出其在世界文学眼光与比较文学意识方面存在的欠缺。  相似文献   

12.
恶搞现象之法律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搞成了2006年中国最流行的词汇。从法律的角度审视,恶搞是公民行使言论自由这一宪法权利的一种具体形式,国家应当保障公民以恶搞这种方式充分行使言论自由权;同时,公民不得以恶搞的方式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恶搞作品不是著作权法规定的演绎作品,而是滑稽模仿作品,它不侵犯被恶搞者的著作权。  相似文献   

13.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some Japanese writers began to turn their writing focus to the War itself by referring to the literature and doing field studies. A rising number of realistic works, the so called “war scar literature” were then created focusing on war scenes, individual soldiers and social trends. One of the shared features of figures in these works was their real war experiences. Some figures, however, were presented too high profile, e.g, Tadashi Iki in Fumō Chitai. In such case, the literacy imagination tended to cover historical authenticity, which reflects a lack of complete and o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hurts brought about by the war. It may mislead the readers by forming a directed sense of nationalism. In this regard, literacy criticism is therefore necessary to help Japanese people to understand and reflect over the history.  相似文献   

14.
文学家在创作过程中一般都是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反映生活;侦探小说作家不仅运用形象思维,而且大量借助逻辑思维并辅以模糊思维和灵感思维来塑造文学形象。经常为侦探小说作家所运用的逻辑思维方式有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和回朔推理等,它们构成侦探小说叙事的原动力,形成侦探小说特有的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15.
美国华文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高潮,对美国华文文学的研究也成蔚然之势。将有关研究作一梳理,可划出五大块:作家构成研究,题材主题研究,形象研究,文体研究,比较研究。由此可一窥美国华文文学全貌。  相似文献   

16.
迷雾中的灯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弗吉尼亚·伍尔夫不仅是欧美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也是著名的女性主义理论家,其理论主张毫无疑问会在她的作品中有所体现.<到灯塔去>中的女画家莉丽·布里斯科便是伍尔夫女性思想的代言人,我们从她艰难的心路历程中可参透伍尔夫的理想追求和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新生代"女作家多写个人生活与自我生存体验,企图以此对抗男性社会,建构起与众不同的女性话语空间.但这种私人化写作本身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极有可能成为某些人追逐经济利益的工具,从而进一步强化女人"第二性"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放荡文学观是南朝世俗享乐文化的一种文学陈述形式,萧纲的放荡文学观展示修身和为文的二水分流之势。道德束缚的松动铸成萧纲以新变为矢的,艳丽辞藻为表征的不拘礼法的文学姿态,推动了文学审美的精细化趋向。它促使文人更多地去关注真切的生命体验,并以儒教传统诗教的叛逆面目而成为唐代文人改弦更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核裁军领域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条约,由于它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核大国与无核国通过斗争妥协所得到结果,因而它在确定有核国与无核国权利义务上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失衡"现象,尤其是无核国应当获得的"不受核攻击"的安全保证在条约中未得到很好的体现,引起了无核国家的不满和质疑.目前所爆发的朝美"核危机"也从侧面说明该条约到了需要修改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20.
从冰心开始,"五四"女性作家笔下的爱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冰心所表现的是广义的带有抽象色彩的爱,包括母爱、自然之爱、儿童之爱,她希望通过爱来改变世界;冯沅君笔下的爱则是一种矛盾冲突,集中表现为对母亲的爱与情人的爱的两难选择;而到了丁玲,爱则还原为两性之间的爱,而这种爱又失去了早期女性文学中作为信仰的这种神圣意义,而变得真实,而且也表现了对爱的质疑.从爱的话语的演变可以清晰地看到"五四"女性作家女性意识的逐渐觉醒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