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腾讯QQ和奇虎360在网上开战,2010年9月,360推出隐私保护器拉开了与腾讯的大战序幕。10月,腾讯联合多家公司发出联合声明声讨360。360随即推出扣扣保镖屏蔽QQ广告。11月3日晚,腾讯发布公告称: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将腾讯和360的纷争推向顶峰,也将用户推向选择的十字路口。这场被称为互联网历史上最惨烈的竞争涉及技术冲突、商业伦理、法律规制等诸多层面,引起广泛关注。11月10日,在工信部等部门的积极干预下,腾讯与360已经兼容。11月21日,腾讯网和360公司分别发布了道歉信。  相似文献   

2.
案件简讯     
《中国审判》2013,(12):11-11
<正>最高人民法院公开审理首例互联网反垄断纠纷案2013年11月26日,奇虎360诉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纠纷案在最高人民法院开审。这起被称为"3Q大战"的纠纷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也是反垄断法出台六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首例互联网反垄断案。2011年,腾讯诉奇虎不正当竞争,北京朝阳法院判令奇虎公司赔偿40万元。2013年3月,奇虎诉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广东高院一审判决腾讯不构成垄断,奇虎承担诉讼费79万元,这是国内首个在即时通讯领域对垄断行为作出认定的判决。  相似文献   

3.
正"3Q"大战,恩怨情仇,纠葛已久。腾讯诉奇虎360"扣扣保镖"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是其中最受瞩目的一场官司。2013年4月25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一审认定奇虎构成不正当竞争,判决其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并赔偿腾讯经济损失500万元。奇虎不服该判决,上诉至最高人民法院。"竞争自由和创新自由必须以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为边界,互联网的健康发展需要有序的市场环境和明确的市场竞争规则作为保障。"2014年2月24日,最高人民  相似文献   

4.
吕斌 《法人》2014,(4):72-73
正不正当竞争案的终审落槌,仅意味着"3Q大战"暂告一个段落,接下来,还有反垄断案等待宣判,且不排除新的战场会继续发酵,"3Q大战"带给整个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影响及思考,还远没有结束2月24日下午,最高院就腾讯诉奇虎360扣扣保镖不正当竞争一案作出终审判决,驳回奇虎公司、奇智公司的全部上诉请求,维持一审法院判决。这意味着360"扣扣保镖"不正当竞争被认定,并需向腾讯支付500万元的赔偿金。  相似文献   

5.
2014将注定成为中国互联网史上意义非凡的一年,奇虎360与腾讯QQ之间的两次大战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先后出炉而落下帷幕。二者间的第一战被称为“互联网反不正当竞争第一案”,引发了不小的轰动,而由此发酵出的反垄断大战更是影响巨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和国内外的高度关注,这一战是迄今为止中国互联网史上规模最大、诉讼标的额最高的垄断诉讼案件,也是我国反垄断法出台六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例互联网反垄断案件,从而被称为“互联网反垄断第一案”。2011年11月15日,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虎”)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6.
一.引论 2013年3月20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简称“粤高院”)对奇虎诉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简称“奇虎诉腾讯案”)作出一审判决’。该案涉及腾讯与奇虎因互联网安全软件领域的恶性竞争而引发腾讯在2010年11月3日要求其QQ软件用户删除奇虎360软件,否则无法使用QQ软件。这种“二选一”的做法引发各界批评,  相似文献   

7.
[案情] 腾讯公司为QQ软件的著作权人,2010年其将QQ软件的运营和专有使用权许可给腾讯计算机公司.涉案“360隐私保护器”由奇智公司开发,通过奇虎公司提供信息的“360网”发行,该网主办单位为三际公司.涉案的“360隐私保护器”只针对QQ软件进行监测并进行评价和表述,原告认为其捏造事实,具有明显的不正当竞争意图,损害其商业信誉和声誉,构成商业诋毁.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2010年11月3日,拥有中国互联网即时通讯业务半壁江山的腾讯,在和奇虎公司360安全卫士的论战中,祭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招数,要求终端客户卸载360,否则将无法使用腾讯QQ。此举一出,天下哗然,在中国互联网领域激起千  相似文献   

9.
“奇虎360诉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下简称“腾讯案”)一案是著名的“3Q”大战中的第三场诉讼,也被媒体称为互联网领域的反垄断第一案。2013年3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以原告奇虎公司证据不足以证明被告在相关产品市场具垄断地位为由,  相似文献   

10.
国内简讯     
正3Q大战落幕,腾讯大获全胜——针对奇虎360诉腾讯不正当竞争纠纷上诉案,最高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宣判,驳回了奇虎360的全部上诉请求,维持一审判决。《互联网企业个人信息保护测评标准》在京发布3月15日,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和北京大学互联网法律中心在北京联合发布了我国互联网领域首部由独立第三方学术机构倡议的个人信息保护测评行业标准---《互联网企业个人信息保护测评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严格遵循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规定的个人信息保护准则,在充分考量消费者个人权益保障与互动态  相似文献   

11.
腾讯诉360公司不正当竞争案直接起因于360安全卫士宣布发布隐私保护器,专门曝光窥私软件,称腾讯QQ涉嫌窥探用户隐私。  相似文献   

12.
引言2013年3月28日,广东高院对"奇虎360诉腾讯QQ"案做出一审判决。法官在审理该案时,考察了大量的资料,对被告腾讯公司QQ服务的相关市场以及腾讯公司在相关市场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进行了界定,最终认定腾讯公司的行为不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该判决一作出,就引起较大争议。原告奇虎公司认为广东高院将腾讯QQ的相关地域市场界定为全球市场的决定不合理,存在扩大QQ相关地域市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用百度搜索360杀毒,搜索结果的显著位置推广的却是百度杀毒,奇虎公司以不正当竞争为由状告百度,索赔100万元。2014年伊始,奇虎与百度就以这样一个新案为旷日持久的搜索大战添加了新的注脚。2013年度,百度和奇虎360已经在北京打了5场官司,已经一审判决的两起案件中,双方分别获得一胜。人们不禁惊呼,3Q尚未尘埃落定,3B大战已经到了短兵相接,刺刀见红的高潮阶段。  相似文献   

14.
2014将注定成为中国互联网史上意义非凡的一年,奇虎360与腾讯QQ之间的两次大战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先后出炉而落下帷幕.二者间的第一战被称为“互联网反不正当竞争第一案”,引发了不小的轰动,而由此发酵出的反垄断大战更是影响巨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和国内外的高度关注,这一战是迄今为止中国互联网史上规模最大、诉讼标的额最高的垄断诉讼案件,也是我国反垄断法出台六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例互联网反垄断案件,从而被称为“互联网反垄断第一案”.  相似文献   

15.
当腾讯2010年11月3日发布致用户的一封信,称“刚刚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时,腾讯的用户真正面临着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要么卸载360软件,要么QQ软件被停止运行。两家公司在用户电脑上公然打架,舆论一片哗然。  相似文献   

16.
《电子知识产权》2013,(4):22-23
腾讯抛出"致QQ用户的一封信",强迫QQ用户在QQ与360之间"二选一",将腾讯和360之间的战火蔓延到6亿QQ用户的电脑桌面上。在公众的感性认知中,腾讯QQ在国内即时通讯软件中的领域的垄断地位显而易见,而"二选一"的行为亦明显是在滥用其垄断地位。然而,广东省高院的判决结果却与该认知完全相悖,认定腾讯QQ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继而不存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相似文献   

17.
3Q再战     
吕斌 《法人》2013,(9):18-23
腾讯和360的案例,堪称中国企业竞争的标本之战。垄断、不正当竞争、互联网法治、产业格局、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甚至黑公关和网络水军——商战惯用的一个个标签都被贴在了"3Q大战"身上  相似文献   

18.
在这个躁动的年份里,最震撼的戏码总是压轴出场,腾讯与奇虎360,这对"老冤家"在年尾捉对厮杀,引爆了一场中国互联网史上的顶级"核战". "工信部正在调查谁是谁非,近日将把调查处理情况上报国务院"--工信邮部长李毅中的表态,也将这场被戏称为"3Q大战"的互联网纠纷定格为2010年"最高规格"的商战.  相似文献   

19.
2月3日,百度公司向北京市一中院递交强制执行申请,要求奇虎360立即停止"插标案"中所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在360网站上发表声明、消除影响。这场波及范围广泛、影响重大深远的互联网诉讼大战,在最高人民法院一锤定音之后,又出现了新的波澜。2012年,使用360安全卫士的网络用户发现,通过百度搜索引擎呈现的部分搜索结果被插入了红底白色的感叹号图标作为警告标识,以提醒用户搜索结果对应网站存在风险;并且,通过360网址导航网站的百度搜索框进行搜索,下拉提示词出现的内容也  相似文献   

20.
没有任何被逼迫的消费是值得尊敬的,没有任何“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垄断是值得同情的,当我的电脑我却不能做主时,所有附裁其上的商业攻伐与道义纷争,都是站不住脚和面目可疑的。这就是360大战腾讯QQ.留给公众的大致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