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006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5周年。按照我国政府的承诺,我国银行业将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零售业务,银行业进入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期”。毫无疑问,银行业将迎来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全面竞争的时代,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投资环境的改善、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国内商业银行的竞争以及公众的投资安全,既是一个发展机遇,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11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并将于12月11日起实施,这对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意义重大。《条例》是我国银行业市场全面开放的法律保障,有助于改善投资环…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开发区经济大发展的基石和生命,未来的竞争主要是投资环境的竞争,开发区要发挥“大大连”建设中的先导作用,要继续坚持“环境是生命,创新是灵魂”的理念,以建设最佳投资区为目标,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永恒的主题,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求得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天津作为一个沿海开放的大都市,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在十二五期间,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加快  相似文献   

4.
(一)西部大开发,就是西部大开放,既是对外开放,也是对内开放。从根本上讲,西部开发需要修建公路、铁路、发展通讯等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从而需要大量投资。并且,随着西部开发,城市化速度加快,城镇的建设也需要大量的投资。而国家所能给予的投资是有限的。大量的投资从哪里来?国务委员吴仪同志曾经讲:西部地区要进一步增加开放意识,利用开放促进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一定要引进来,走出去。目前重要的是招商引资,要充分利用外地和国外的资金。  相似文献   

5.
优化投资营商环境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任务。作为市场经济欠发达的边陲地区,东北与东部沿海相比投资营商环境较差,亲商、安商、富商氛围不浓。通过构建东北地区投资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从自然条件、社会状况、政府环境、经济因素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对该区域投资营商环境进行现状评估和问题剖析,发现资源、技术和体制的三重约束构成了东北地区投资营商环境差的主要成因。为系统性破解东北地区投资营商环境困局,政府要以建设开放竞争、法治化、投资便利、服务完善、公平健康的投资营商环境为目标,激活调动可利用资源,扩大和培育技术市场,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投资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对外对内开放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推动了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目前的情况与新形势的要求,特别是与西部大开发的要求还很不适应。为了进一步改善、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我省的对外对内开放水平,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技术、人  相似文献   

7.
优化投资营商环境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任务。作为市场经济欠发达的边陲地区,东北与东部沿海相比投资营商环境较差,亲商、安商、富商氛围不浓。通过构建东北地区投资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从自然条件、社会状况、政府环境、经济因素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对该区域投资营商环境进行现状评估和问题剖析,发现资源、技术和体制的三重约束构成了东北地区投资营商环境差的主要成因。为系统性破解东北地区投资营商环境困局,政府要以建设开放竞争、法治化、投资便利、服务完善、公平健康的投资营商环境为目标,激活调动可利用资源,扩大和培育技术市场,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及日益改善的软硬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外商来华直接投资,世界许多著名跨国公司也纷纷来华抢滩登陆。尤其是2001年11月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在外资政策上更加开放,欧、美国家纷纷看好中国市场,大量资金涌入中国,外资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然而,当国外直接投资急剧增加的时候,对中国的环境是否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中国是否会成为“污染天堂”,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污染天堂”假说外国直接投资(FDI)大量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动机很多,说法之一是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标准较低,…  相似文献   

9.
九届三次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期间,加大对内开放,放宽对民营经济的投资限制,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的竞争环境等等呼声十分强烈,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融资渠道,既要对外开放,也要对内开放。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6万多亿元的城乡居民存款中,80%的存款是由15%的人所提供,也就是说大约有4万亿人民币集中在民营经济人士的手中。如果把这部分人的投资积极性调动起来,无疑对扩大内需和刺激消费会带来积极的影响。然而,尽管中央和地方为民营经济发展出台了不…  相似文献   

10.
浙江宁波开发区近几年投资近200亿元改善投资环境,推行了“一站式”等高效服务,形成了较好的小气候,大型跨国公司纷纷看好开发区。去年12月11日,大型轧钢项目宁波宝新不锈钢一期工程在宁波开发区正式建成Z14日,投资1250万美元的梅塞尔阳光(宁波)气体产品有限公司在开发区奠基开工。截至目前,在宁波开发区投资的名列“全球500强”的集团公司已达13家,千万美元以上的大投资项目达74个。跨国公司看好宁波开发区@王小梅  相似文献   

11.
祖国大陆经过二十多年的开放,国力空前增强,投资环境日臻完善,尤其是向台商倾斜的优惠政策更具吸引力。目前台商已把大陆看作生产基地、销售市场和融资所在,到大陆投资、到大陆融资、到大  相似文献   

12.
萧晓 《现代领导》2002,(7):24-25
上海,历来是中外商家看好的投资热土。这块充满希冀的创业之地,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13.
何唏 《两岸关系》2004,(6):49-50
近年来,随着江西省会南昌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人气的日益兴旺和“成本低、回报快、效率高、信誉好”投资环境的精心打造,台商们越来越看好南昌这块宝地,各行各业纷纷抢滩,台商投资的百货业、餐饮业、服装鞋帽业、娱乐业、照相服务业等,吃、穿、玩、用一应俱全。台北豆浆城、长荣快餐、台湾鞋城、台  相似文献   

14.
李波 《重庆行政》2013,14(3):101-103
我国自进入WTO以来,面临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银行业务的开展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当前的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人才的竞争。众所周知,随着我国不断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开始进入中国,为中国本土的企业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产品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经济全球化以及生产全球化的浪潮不断推进,外资企业为了节省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发生的变化的确很大.首先是经济规模大了,势力雄厚了;其次是人们的观念变了,开放的观念、民主的观念、竞争的观念、法制的观念等,都有明显的增强;再次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接受教育的程度提高了.但同时也带来了种种社会问题,遇到了过去没有碰到或不怎么突出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而心理卫生问题即是一个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不可忽视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投资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 ,兼之国内政治稳定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国外投资者普遍看好中国。截止 1999年底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达 30 76多亿美元 ,这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近年来 ,外商投资规模的扩大和投资结构的变化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以及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但外商投资结构变化对我国国内产业和企业也有负面影响。一、近年来外商投资结构变化的特点1、投资来源多元化。过去 ,港、澳、台地区对祖国大陆的投资在外商投资中占绝对优势。到 1…  相似文献   

17.
如何协调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历来是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政策的难点之一,也是我国反垄断法建设即将面临的重要问题.竞争是持续经济繁荣的惟一选择.我国只有赋予竞争政策优先适用的地位并强化国内产业竞争,才能在开放竞争的国际环境中持续地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进而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富足.  相似文献   

18.
《政策瞭望》2012,(12):64-64
上海市最近公布了《浦东新区设立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管理企业试行办法》。根据这一办法,上海将成为国内首个允许外资风险投资(VC)和私募股权投资(PE)等境外股权投资资本,以"股权投资管理"身份,进行合法登记注册的地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境外资本看好中国市场,并开始通过风险投资或私募股权投资的方式开展直接投资,但由于我国现行政策的限制,这些境外投资公司目前主要以投资咨询公司或代表处等方式进行工商登记,业务经营范围上也有所限  相似文献   

19.
陈漫雪 《台声》2004,(11):25-26
南昌是我国中部地区正在快速发展的特大城市,它以其水电、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综合成本低、供给充足,再加上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市场优势,而日益受到包括台湾在内的海内外投资者的倾爱。特别是近年来,南昌在实施大开放主战略、打造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核心战略中,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中心的工业化进程,注重培养安商、亲商、富商的投资环境,从而为广大来南昌投资企业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发展条件——南 昌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南昌依山傍水, 穿江带湖,景色秀美,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座落其中。南昌更是一座日益开放发…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跨国公司在我国的R&D投资越来越多。文章在对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特征和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我国各级政府和企业如何应对跨国公司R&D投资所带来的挑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