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外的扶贫实践经验证明,减贫要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于增强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扶贫开发政策策略创新需要在新的减贫实践中进行优化设计。该文结合广西天等县农民创业的减贫实践,从农民创业与国家扶贫开发模式创新、国家扶贫开发政策执行中的农民创业环境优化、农民创业与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体系建构等方面探索建构农民创业与国家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双向良性互动创业扶贫模式,以期为新时期的国家贫困治理体系优化和扶贫模式创新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的宏观减贫政策和专项扶贫政策体系在应对这一群体所面临的转型贫困风险方面存在不足,其主要表现是政策体系的城乡分割。中国的宏观社会服务政策和专项扶贫政策应构建一个确保脆弱群体免于陷入转型贫困的生计安全网,以使这些脆弱群体具备应对社会转型风险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权利,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城乡统筹的反贫困体系。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的宏观减贫政策和专项扶贫政策体系在应对这一群体所面临的转型贫困风险方面存在不足,其主要表现是政策体系的城乡分割。中国的宏观社会服务政策和专项扶贫政策应构建一个确保脆弱群体免于陷入转型贫困的生计安全网,以使这些脆弱群体具备应对社会转型风险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权利,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城乡统筹的反贫困体系。  相似文献   

4.
教育精准扶贫是我国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基本方式之一。但当前我国教育精准扶贫在理念认知、制度供给、实施机制、参与主体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更新发展理念、加大制度设计与供给、完善治理体系以及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机制,提高教育精准扶贫的实效。  相似文献   

5.
《政策》2008,(10):60-61
王永平、袁家榆在2008年第4期《改革》撰文指出,必须结合新时期宏观政策环境的变化.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有利于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出发。进一步完善农村扶贫开发机制、调整扶贫开发政策。1.创新工作机制,整合扶贫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多部门参与、分工协作的扶贫体系是我国扶贫工作的一大特色,但它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项目和资金多头管理,  相似文献   

6.
贵州是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两者的良性互动是贵州实现同步小康的重要保障。在新时期,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与精准扶贫互动具有必然性。在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和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贵州呈现出了不少两者良性互动的闪光点,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认识上存在误区、政策法制建设薄弱、体制机制制约等,应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政策法规、健全体制机制,以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7.
<正>"舆论扶贫"最早可以溯源到"新闻扶贫",新闻扶贫作为一个实践性概念,在上世纪80年代末已出现,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传统,其以独有的新闻传播功能在扶贫工作中发挥作用,时至今日依旧见诸各类媒体。在习近平总书记新闻宣传舆论观的指导下,"舆论扶贫"模式应运而生,与"新闻扶贫"相比,其被赋予了更深刻内涵,做好新时期的"舆论扶贫"工作要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举好旗帜掌握精准扶贫的政策指向一是聚焦准确、指向明确,抓好群众思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扶贫模式是一种精准扶贫新体系,是通过对乡村旅游资源及产业的开发,提升农户的内在发展动力,进而带动其脱贫。乡村旅游扶贫模式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果,成为当前我国精准扶贫的中坚力量。但是,目前我国乡村旅游扶贫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政策、产业、发展理念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9.
株洲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构建了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以因地制宜为原则,以分类分批为工具,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产业扶贫、社会扶贫、住房保障、健康扶贫"四大精准扶贫模式为框架,以内源扶贫为内生动力,取得了精准扶贫巨大成效,贫困县实现了整体"脱贫摘帽"。株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成功实践,为我国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立足我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其中东西扶贫协作、对口支援政策在扶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国特色减贫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西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中央要求下的地方政府间的对口行动.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之后,精准扶贫政策逐渐上升为国家政策,现已成为我国新时期的扶贫战略思想之一。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不断外流,我国广大农村出现的"空心化"现状对当前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也带来了不少的困难。由此,笔者结合在江西C镇所做的一次田野调查,从农村的"空心化"来谈一谈当前的精准扶贫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杨芳  郭小敏 《岭南学刊》2018,(1):97-104
新时期我国农村贫困问题呈现出系统性、多元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在宏观环境不断变化和扶贫工作不断深入的现实背景下,扶贫开发政策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联动是推进精准扶贫的必然要求,有助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但由于各层级部门政策理念不一、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基础薄弱、信息共享落地机制缺位、扶贫主体职责边界不清以及部门分割导致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两项制度的联动出现了同片不同策的差异化实践类型,难以发挥整体政策合力。为此,有必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创建数据共享平台和建立两种身份转换机制等主要路径,在实践提炼和理论反思中不断调整,探索在地化的有效联动模式。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形成了完整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为中心,脱贫攻坚的政策体系、政策过程和政策内容得到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4.
陈卫平常委代表民革河南省委发言—— 大力实施电商扶贫为精准扶贫注入新动力 省委、省政府在《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中要求,把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工作体系,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总体上看,我省电商扶贫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交通及通信等基础设施落后、支撑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此建议: 1.制定完善电商扶贫相关政策,做好顶层设计.省级各有关部门及各级地方政府应细化实施方案,从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等方面为电商扶贫工作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将电商扶贫和农村电商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商业网点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划体系,科学布局,强化责任,抓好目标制定与监督考核等工作;定期组织专家对贫困县政府进行电商扶贫培训,加强贫困乡镇领导班子建设,选取农村电商专业运营企业进行扶持推广.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贫困人口众多,减贫之路曲折而又漫长,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贵州实施了多项扶贫政策。一些地区脱贫致富的同时,有些地区却被排斥在扶贫政策之外。因此,探索出一条符合贵州实际的精准扶贫之路势在必行。从精准扶贫、体制机制等方面探索贵州扶贫模式,力争使贵州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力图为全国贫困地区摆脱贫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伍建平 《人民论坛》2011,(10):42-4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仍然面临不少难题和挑战,主要表现为:扶贫资金投入不足,惠及的贫困人口少;扶贫进入攻坚阶段,扶贫难度加大;封闭式运营,扶贫资金管理存在着许多管理漏洞。面对农村扶贫工作新阶段的新情况,我们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体系,积极探索扶贫脱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仍然面临不少难题和挑战,主要表现为:扶贫资金投入不足,惠及的贫困人口少;扶贫进入攻坚阶段,扶贫难度加大;封闭式运营,扶贫资金管理存在着许多管理漏洞。面对农村扶贫工作新阶段的新情况,我们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体系,积极探索扶贫脱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中共中央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部署和推进,各地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任务中均列出了"健康扶贫工程"计划,开展了因病致贫、返贫等调查工作,出台了健康扶贫实施方案。然而,由于一些地区健康扶贫工作底子不清、医疗救助制度兜底能力不强等原因,难以形成政策合力。为此,建议:一、完善医疗保障和医疗救助制度为民生"托底"。一方面紧紧围绕农村贫困人口完善医疗保障和医疗救助制度,形成政策合力。(1)提高贫困农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的保障水平和  相似文献   

19.
<正>河南省民政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脱贫攻坚作为践行"四个意识",落实"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任务,认真履行脱贫攻坚专项责任,推动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精准衔接,全面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政策、临时救助政策,完善兜底脱贫政策体系,为困难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  相似文献   

20.
精准扶贫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政策溢出效应,即"外部性"。从公共政策外部性视角看待精准扶贫政策的政策间外部性、跨域外部性和利益分配外部性,有助于加强对精准扶贫政策执行效果的理解和认识,能够改善政策顶层设计、拓宽政策分析领域、提升政策执行成效,从而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