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归责原则是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依据和核心。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民事责任规则体系中一项重要的归责原则,主要适用于特殊侵权。环境侵权作为一项特殊的侵权行为,以无过错责任原则作为行为人承担责任的依据,我国确立了无过错原则作为环境侵权的归责依据。本文旨在明确该原则在环境侵权中的应用,保障其实施。  相似文献   

2.
戴茂华 《河北法学》2011,29(1):156-163
当前,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环境侵权问题日益严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环境侵权现象及其救济已经成为我国一大社会问题。《侵权责任法》的出台,虽然完善了我国的环境责任条款,有利于环境被害人的救济和补偿。但我国现行有关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立法,在对环境侵权的界定,环境侵权行为认定中的归责原则、因果关系,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基于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环境侵权的现状,以及鉴于一些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在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立法方面的成功经验,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立法仍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李劲 《法学杂志》2004,25(6):44-46
环境侵权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新型侵权行为,在民事责任的承担上,实行的是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并立的二元化归责体系;在民事责任的认定上实行因果关系推定。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赔偿原则应当坚持全部赔偿与限制赔偿相结合的原则,并且有限度地适用惩罚性赔偿原则。  相似文献   

4.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功能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丽 《法学评论》2004,22(3):99-106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功能 ,决定着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方式 ,也关系到环境侵权行为民事责任的认定 ,以及具体功能的实现手段等基本理论问题的解决 ,因此 ,研究环境侵权民事责任之功能 ,是完善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功能包括 :复原功能、惩罚功能、抑制功能和环境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5.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功能及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劲 《河北法学》2005,23(4):41-43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作为当代环境侵权法律责任之一,具有救济功能、惩罚功能和预防功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功能的实现方式包括赔偿损失、排除危害及恢复原状等;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功能可以通过行政处理和环境民事诉讼等途径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环境立法中关于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免责事由的规定较散乱,而众多的教材、专著大多只对相关法条作列举和解释,学理研究比较缺乏。本文结合民事侵权的一般免责事由的普遍性和环境侵权领域的特殊性对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免责事由进行梳理,提出了相应的完善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免责事由体系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时璐 《中国律师》2008,(5):43-44
所谓环境侵权,是指因生产活动或其他人为原因,造成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给他人的财产、人身等权益造成损害或损害危险的法律事实。与一般的民事侵权相比.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属于特殊侵权责任的范畴.而“侵权法的规则原则在整个侵权法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确定合理的环境侵权民事救济的规则原则,对于构建整个环境侵权民事救济的制度体系具有关键意义.同时也为实践中司法人员正确处理环境侵权纠纷提供了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职务侵权民事责任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赔偿属于民事责任中的职务侵权民事责任,国家赔偿法应当在赔偿范围、归责原则等方面作必要的修改。民法通则关于职务侵权民事责任的规定极少,且极为原则,现有的民法典草案也未作系统、全面的规定,建议增加相关条款。  相似文献   

9.
李亮 《法制与社会》2012,(16):260+267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切实对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产生影响,同时,也关系着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进程.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是,这种侵权行为也是民事侵权行为中的一种,它的民事责任构成要件也必然同一般的侵权行为有相似之处.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环境污染导致的损害事实、环境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环境侵权的行为.违法性是否作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一直在法学理论界有所争议,但笔者认为,违法性不应该作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10.
一方面,民事责任能力的适用范围不限于侵权责任;另一方面,并非所有的侵权责任都适用民事责任能力。民事责任能力的适用范围不应以责任的发生原因如侵权行为、违约行为等为界定标准,而应以归责原则为界定标准,即仅适用于实行过错责任原则的民事责任,不适用于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民事责任。民事责任能力在本质上是过错能力,是致害人的行为构成过错行为的法律前提,民事责任能力制度是过错责任原则的配套设施。我国现行法中的民事责任能力制度存在诸多缺陷,需要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因果关系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劲 《政治与法律》2006,(2):134-137
由于环境侵权行为的特殊性,要证明环境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显得异常困难。为了适应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的需要,产生了推定因果关系存在的多种学说。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因果关系制度的滞后性阻碍着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功能的实现,因此,必须加强立法,借鉴国外因果关系推定的理论学说,完善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因果关系制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工业化水平越来越高,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环境污染与破坏所产生的侵权案件也时有发生。本文以环境侵权民事责任为视角,对其构成要件展开详细的论述和分析,使公众全面了解环境侵权民事责任,从而不断完善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立法,推动公众进行环境维权。  相似文献   

13.
环境损害赔偿作为一种特殊的侵权民事责任,其构成要件有别于一般侵权民事责任,而且其构成要件的具体内容也不同于其它特殊的侵权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4.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若干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丹缨 《政法学刊》2000,17(3):27-29
环境侵害是现代社会的新型侵害行为,本文拟从民法学的角度,对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归责原则、民事救济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裁判要旨】警告函可以用作认定销售商具有主观过错、销售侵权产品的证据。销售商销售侵权产品,不论能否提供合法来源,均应承担停止销售侵权产品的民事责任。销售商能提供合法来源,但在收到警告函后、具有主观过错情形下销售侵权产品,销售商除承担停止销售侵权产品的民事责任外,还应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销售商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采用过错推定原则,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相似文献   

16.
尽管侵权责任法在环境污染民事责任方面迈进了一大步,但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民法中某些规定在司法实践的处理环境污染案件中仍有待改进。本文从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入手进行研究,分析国外经验,对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提出了完善性建议,以期有益于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  相似文献   

17.
论知识产权上的请求权和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侵害知识产权的民事责任形式应分为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和知识产权上的请求权 ,两者性质不同 ,构成要件也不相同 ,分属不同的民事责任制度。侵权损害赔偿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知识产权上的请求权则不以行为人的过错为要件。TRIPS协议中的侵权归责原则仍然是过错责任原则。我国应当分别确立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制度和知识产权上的请求权制度  相似文献   

18.
也谈过错责任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国内民法学界在我国侵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问题上,除了极少数人持一无论观点,即主张过错责任原则是唯一的归责原则之外,多数学者持三元论或二元论观点,(民法通则)的具体规定和立法解释显然也体现了三元论或二元论的观点。笔者认为只有过错责任原则才是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侵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0基于这一认识,本文试提出对过错责任原则的一元之见。一、侵权民事责任的唯一归责事由——过错过错,是侵权民事责任的唯一归责事由。正象德国法学家耶林曾经说过的“使人负责任者,非为损害,而系过失,就如使蜡烛发光者,非为火…  相似文献   

19.
谈TRIPS协议第45条肯定的知识产权侵权赔偿的归责原则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知识产权的侵权损害赔偿,是追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最主要的民事责任形式之一,又是知识产权法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而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核心是对造成知识产权损害的行为人按照何种原则归责,或称按照何种原则追究其民事赔偿责任。所谓知识产权侵权损害的归责原则,即指知识产权侵权归责的基本原则。它是确定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人侵权民事责任的根据和标准,也是统领知识产权侵权赔偿法律各个规范的立法指导方针。“一定的归责原则直接体现了统治阶级对侵权立法的政策,同时又集中表现了侵权法的规范功能。”  相似文献   

20.
归责原则是各类证券民事责任主体承担民事责任的主要标准之一,不仅关系当事人的民事实体责任,还与诉讼程序中举证责任的分配等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因此,研究证券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具有重要的审判实践意义。最高人民法院对证券侵权民事责任主体的归责原则之规定,忽略了与现行立法之间的协调与衔接,有的与法理相悖,两者之间的冲突导致审判实践的困惑。实际上,我国证券侵权民事责任主体不同,且各自的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的差异,故其归责原则呈多元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