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7月15日,北京各界台籍人士聚会座谈、强烈抨击台湾当局领导人李登辉的分裂言论,明确表达了广大台湾同胞反分裂、反“台独”的严正立场。与会者指出,正当两岸关系出现缓和,两岸民众期望两会落实“4项共识”、顺利实现海协会长汪道涵访台之际,李登辉公然发表分裂国家言论,宣称两岸关系是“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台湾当局有关方面负责人也随声附和,说两岸会谈就是“国与国会谈”。这些赤裸裸的分裂言论,严重破坏了两岸关系的基础,毒化了两岸关系的气氛,违背了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追求祖国和平统一的愿望…  相似文献   

2.
近来,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为推行“台独”路线及选举的需要,不断炒作“公投”议题,一再对两岸关系现状进行危险的挑衅,从而引发了一场围绕“公投立法”的大较量。从目前看,虽然祖国大陆的反分裂斗争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未来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我们仍需保持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3.
陈云林 《两岸关系》2007,(1):F0002-F0002,1
回首2006年,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趋势持续增强,台海局势中有利于遏制“台独”的积极因素持续增多。一年来,两岸同胞和国际社会对“台独”活动危害性的认识日益加深。台湾当局领导人推进“台独”分裂路线,强行“终统”,挑起两岸对抗、制造两岸关系紧张的行径遭到两岸同胞的反对和谴责;其通过所谓“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受到遏制。一年来,祖国大陆着眼于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引领两岸关系向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关于“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的重要主张,反映了两岸同胞追求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愿望,指明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一年来,两岸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党间的交流与对话持续深入,先后成功举办两岸经贸论坛和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系列活动。我们继续推动落实有  相似文献   

4.
安华 《台声》2002,(2):4-6
2001年,两岸关系错综复杂,总的趋势仍是向前发展。祖国大陆一如既往,坚定不移地执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以江泽民的“八项主张”为指导,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为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作出不懈的努力。祖国大陆的主张和善意,得到了广大台湾同胞、海外华人华侨的热烈响应。尽管由于台湾当局顽固坚持“台独”立场致使两岸政治关系持续紧张,但两岸民间的经贸、文化交流进一步扩大。在国际上,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及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一个中国的大格局确定不移。一一年来,…  相似文献   

5.
评估现阶段海峡两岸关系,不能脱离1995年6月李登辉的访美。由于李登辉一意孤行的访美,使原本缓和平稳、发展势头看好的两岸关系陷入僵局。现阶段两岸关系处于低迷、僵持甚至倒退的状况。尽管民间交流尚显活跃,但两岸在政治上对立、经贸交流减缓,在国际上围绕“一个中国”的斗争日趋激烈,两岸关系始终在低谷中徘徊。一、两岸政治僵局没有任何突破,台湾当局在“两个中国”和分裂的道路上已越走越远本来,1995年初发表的江主席八项主张,为打破现阶段政治僵局,开创两岸关系的新局面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契机。由于李登辉访美,使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6.
三党政治 合纵连横──台三党关系近来发展试探开明去年6月李登辉访美以来,我们对美国利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及台湾当局公然抛弃一个中国原则的分裂国家主权的活动,在各个方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我坚持一个中国及反分裂反“台独”的坚定立场,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一年,两岸关系格局基本未变:祖国大陆继续高举“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旗帜,灵活务实地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经贸、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台湾当局依旧游走在“台独”与分裂边缘,口是心非地敷衍着  相似文献   

8.
今年春天,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受到祖国大陆港澳同胞和大部分台湾同胞的热烈拥护,海外华侨华人同声叫好,反应热烈。《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有力地打击了岛内“台独”分子的嚣张气焰,有效地扼制了“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近期,台湾地区国、亲、新三党先后到祖国大陆的“和平之旅”、“搭桥之旅”、“民族之旅”取得巨大成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不仅使台海紧张局势出现某种缓和而且使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新的一步。两岸携手,中华民族团结复兴,是两岸人民和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愿望。两岸关系和平与发展,最终实…  相似文献   

9.
杨毅周 《台声》2005,(12):10-11
一段时期以来,在李登辉、陈水扁的推动下,激进的“台独”突飞猛进,使两岸关系的和平与稳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台独”的猖獗,祖国大陆及时调整了对台策略,把对台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反对“台独”、遏制“台独”上,使得2005年的两岸关系形势发生了新的转变。一、祖国大陆对台政策的调整基本确定2004年12月初,祖国大陆宣布制定反分裂国家法进入程序,并于2005年3月13日,由全国人大全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2005年1月27日,在纪念江泽民发表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十周年座谈会上,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发表重要讲话,呼…  相似文献   

10.
一线海峡,几度风涛,四序更替,九六岁杪。回眸观潮,透过扑朔迷离的政治风云,可以找到一个把握海峡两岸关系走向的界标:一个中国原则不容动摇,反对分裂,反对“台独”。反分裂反“台独”,威震台海一元复始,台湾当局并没有拿出实际行动以扭转1995年下半年以后两岸关系持续低迷的局面,而  相似文献   

11.
2005年3月1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届三次会议以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反分裂国家法》是祖国大陆从法理上遏制“台独”的重大决策,从法律上体现了中华民族反对分裂和促进国家统一的强大意志,必将对促进两岸关系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对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制定《反分裂国家法》,有助中国政府和人民掌握反“台独”斗争的主动权,依法遏止“台独”。制定《反分裂国家法》意义十分重大,既是国家法律进一步完善的重要一步,更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中国早日实现统一的重要步骤。制定《反分裂国家…  相似文献   

12.
针对1995年李登辉访美,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全体中国人民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分裂、反“台独”斗争.从广义上讲,这场斗争从1995年5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1997、1998年中美两国元首实现互访,前后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995年5月至1995年7月:从外交抗议到“四评六弹”;1995年8月至1995年底:在与美方初步恢复接触的同时继续采取反击措施;1996年1月至1996年3月:围绕台湾地区领导人产生方式开展博弈和斗争;1996年4月至1998年底:适时将举行两岸政治对话提上日程,推动汪辜会谈再次举行,同时推动中美两国元首实现互访.至此,由李登辉访美引起的中美关系和两岸关系紧张的局面得到明显缓和,这场斗争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  相似文献   

13.
观察2019年两岸关系,一方面由于蔡英文当局否认"九二共识",极力推进"台独"和干扰两岸交流,同时大选竞选过程又产生不小影响,两岸关系严峻复杂态势在继续。在习近平总书记《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讲话精神指引下,祖国大陆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的同时,全面推进促统工作,两岸民主协商、两岸交流交往和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取得新成果。总之,2019年两岸关系呈现祖国大陆促统期、"台独"频发期、台湾选举期、两岸紧张期"四期叠加"特点。  相似文献   

14.
单声 《统一论坛》2005,(3):25-26
2005年3月14日,《反分裂国家法》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以高票通过。这部法律是中国人民为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维护台海地区和平,发展两岸关系的重大举措,为两岸关系朝着良性方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体现了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和广大海外侨胞在内的全球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可是我们却看到,近期以来岛内的“台独”势力恶意歪曲、污蔑《反裂国家法》,企图以此混淆国际视听。笔者坚信,历史必将证明这是一部顺民意、保和平、促发展、造福于两岸同胞的法律,“台独”分子的谣言将不攻自破。《反分裂国家法》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5.
2003年两岸关系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 《统一论坛》2004,(1):11-15
对于两岸关系来说,2003年并不寻常,继续在趋于越来越复杂的同时沿着两个轨迹发展。一方面在祖国大陆推动和台湾社会各界配合下,两岸交流成就显著,实现两岸“三通”已成为两岸民众的基本共识;一方面由于陈水扁提出“2004年3月进行‘防卫性公投’”、“2006年12月完成‘台独’制宪”、“2008年5月实施‘台独’新宪法”的“台独时间表”,加紧“台独”的“具体化”“法制化”“政策化”,两岸政治僵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台湾当局企图通过所谓的“宪政改造”实现“法理台独”,致使两岸关系形势日益严峻,台海和平受到严重威胁。中央政府为此制定的《反分裂国家法》,将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依法打击“台独”分裂活动,这是绝对必要的。《反分裂国家法》的高票通过,表达了包括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它充分考虑了台湾同胞的福祉,是维持两岸现状,步向和平统一的法律保障。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不容置疑。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统一大业,是本世纪的历史任务。而由于历史原因,大陆和台湾事实…  相似文献   

17.
时光飞逝,光阴茌苒。过去的30年是祖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取得巨大建设成就的30年,也是两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取得重大进展的30年。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祖国大陆事业发展进程中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更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台湾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两岸关系形势出现重大转折,两岸关系发展取得重大突破。陈水扁当局推动举办的“入联公投”遭到两岸同胞共同反对,最终归于失败。民进党在1月台湾地区民意机构选举和3月台湾地区领导入选举中叠遭重创,“台独”分裂势力遭到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18.
以陈水扁为首的“台独”顽固分子作出了“废统”及终止“国统”的错误决定,在台海制造了新的危机,反“独”促统运动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面对台湾当局的冒险,祖国大陆表现出了最大的诚意和耐心,进一步以善意和宽容的政策措施来谋求两岸关系的稳步发展。祖国大陆的对台政策形成了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为核心,以“八项主张”为筋脉,以“四点意见”为动力的完整体系,开辟了两岸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古人云:“遇文王谈礼乐,逢桀纣动干戈。”和平统一势在必行,避免兵戎相向而达成夙愿,是海内外爱好和平的中国人的共同心愿。祖国大陆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9.
<正>回顾2022年,两岸关系发展遭遇地缘政治危机的严重冲击。在俄乌冲突忽然爆发打破世界宁静,且战局混沌不清的背景下,美国部分反华势力与民进党当局公然勾连,企图通过“以台制华”重塑世界冷战格局,佩洛西窜访台湾更是将这一历史逆流推向新的高潮,一度将两岸关系推向战争的危险边缘。面对“台独”势力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台湾事务的严重挑衅,祖国大陆坚决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力挽狂澜,确保两岸关系发展临崖勒马、绝处逢生。  相似文献   

20.
2005年春天,国家主席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为解决历史遗留的台湾问题,务实地推动两岸关系,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政府的主张。这“四点意见”以两岸同胞的福祉为根本,有理有节地对台湾当局晓以大义,明之以理。台湾当局只有放弃“台独”主张承认“九二共识”,重开两岸谈判,才是真正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胡锦涛主席的“四点意见”,为打破两岸僵局发展两岸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和切入点,对彻底遏制“台独”分裂活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四点意见”清楚地表明,“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