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全球经济在高速增长中调整,增长格局出现分化:美国大幅放缓,欧盟平稳过渡,日本再现疲态,新兴市场快速增长。同时,全球通胀抬头,美国次贷危机加大金融市场波动性成为最为突出的不和谐音。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金融风险成了引发危机的最大隐患。  相似文献   

2.
廖逊 《新东方》2009,(1):1-1
从美国次贷危机刚一转化为全球危机开始,世界各国的经济学家就在讨论,到底哪一个国家能够率先突出危机的重围,复苏经济。  相似文献   

3.
王洪彬 《人民论坛》2013,(8):212-213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摆脱生态危机的基础,资本主义制度是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源,依靠具有“生态意识”的人民大众力量才能摆脱生态危机,摆脱生态危机还应具有全球图景。中国可借鉴其中合理的主张,正确处理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促进全球范围内摆脱生态危机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时事资料手册》2008,(6):50-53
2007年8月全面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并向全球扩散。本刊整理一组相关资料,帮助读者了解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各国如何应对危机、危机对各国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等等。  相似文献   

5.
危机爆发后,全世界都看到了,这场危机规模之大,来势之迅猛,影响之深远,堪与上个世纪的大萧条相媲美。面对这场危机,一个国家,就连美国这样一个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也很难单独应对,人类必须联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陈柳 《群众》2011,(3):76-77
国际金融危机暴发后,金融监管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成为普遍共识。各方深刻认识到,汲取国际金融危机教训、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迫切需要加强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在全球金融监管变革的大背景下,中国当前的经济政策已经在立足于加强宏观调控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李洋 《当代思潮》2012,(10):60-63
2012年世界经济危机开始蔓延到全球大部分地区,目前美国经济尚未复苏,欧洲经济深度下行,新兴市场也开始下滑,全球正处于欧债危机的阴影下。欧洲经济如何重建,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出口的冲击以及外汇市场的不确定性等,都是需要关注的问题,各国希望寻找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摆脱危机带给世界的困扰。  相似文献   

8.
排行     
《小康》2010,(8):22-22
来源:纽约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 点评:目前全球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是持续不断的欧洲债务危机对今年预期中的全球经济复苏是一个主要障碍。在西班牙、法国以及意大利等欧元区国家境内,消费者的信心指数回落,其原因是,欧洲国家由于担心希腊债务危机蔓延,普遍开始采取财政紧缩政策,以此应对债务难题。  相似文献   

9.
欧债危机的外部原因是美债危机的冲击与转移,直接原因是欧盟自身的制度缺陷,经济原因是欧盟各国竞争力不同所致,根本原因就在于欧洲福利国家的制度弊端,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的政治诱因是欧盟存在领导力危机。欧债危机的全球影响就在于,欧债危机成为引发全球经济减速的直接因素,欧债危机与美债危机使得全球金融秩序正在发生着微妙的转化,中国要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采取更加冷静审慎的态度,着力解决好自身的经济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已企稳向好,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已进入后危机时代。那么,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将是一个什么样的走势?这对中国经济尤其是产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深刻影响。总的看来,后危机时代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需求创造,而这种需求创造受制于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于是只有大量地更高层次地运用先进的科技知识去创造新产品和新产业,才能刺激消费者潜在的消费欲望,  相似文献   

11.
钟谟智 《前沿》2010,(7):47-49
发轫于西方的现代性,早已跨越民族界限成为了一种全球话语。现代性是人类向自然扩张以及在人类内部扩张的结果。现代性由危机所引发,同时又会产生新的危机。解决现实的危机,探索人类发展的前景,必须求教于马克思。在西方现代性的危机话语面前,我们应当保持适度的清醒,提防危机意识的泛滥。  相似文献   

12.
2009年,世界没有如2001年那样震惊全球的“9·11”事件和2003年造成极其严重后果的伊拉克战争,也没有像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那样新的全球性危机。但这一年全球治理架构和国际安全形势都发生了重要变化。这种变化看起来不那么剧烈,但其影响却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3.
宗合 《辽宁人大》2009,(2):42-43
源自华尔街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评价为“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最严重的一场金融危机”。陷于次贷危机核心区域的美国及欧洲经济影响深重。这场危机给对外开放度日益扩大、与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的中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那么,全球金融危机离百姓生活有多远?百姓生产生活正在或可能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今年7月2日,泰国爆发了继1994年底墨西哥货币危机以来的一次严重的货币危机。这次货币危机不仅对泰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东南亚各国和全球的金融市场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为国际经济界所瞩目。80年代以来,一直作为东南亚地区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样板的泰国为何在1997年年中爆发严重的货币危机?这次危机对东南亚各国、全球金融市场,尤其是对中国产生何种影响?导致这次货币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有何教训?它对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有何启示与借鉴?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一、泰国的货币危机及其反危…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以来,一场源于美国华尔街的国际金融危机,迅速演变为笼罩全球经济最大的乌云。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增速骤然下滑,这段时间成为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时期。  相似文献   

16.
胡石青 《两岸关系》2008,(11):27-28
近期,欧美金融体系先后爆发重大危机,多家金融机构陷入经营危机,全球各大股市暴跌,并有向实体经济蔓延的危险。此事正值两岸经济都出现低潮之时,全球经济危机给两岸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而由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关系决定的现实利益,必然要求两者尽快协调合作,但如何合作却还要靠双方更多的智慧。  相似文献   

17.
2007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引发全球各主要经济体不同程度的经济哀退。我国作为全球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当然也不可能独善其身。但是,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外向化程度、市场化水平等方面差别很大,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全面分析我国不同区域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经济发展态势变化,展望2009年及今后一定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势,对于下一步提出及时有效的应对举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布成良 《群众》2009,(5):48-50
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涉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力度之大超出人们预料。面对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海岸乱象丛生原因何在1、东方兴起与西方衰落引起全球失衡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再到欧债危机,西方国家似乎难以走出危机的阴云,虽然宣称危机已经过去,但经济低迷的状态始终无法散去——美国工人失业率居高不下,英国缩减财政开支甚至连本次奥运会的预算都受到极大干扰,希腊政府濒临破产,  相似文献   

20.
孟永全 《前进》2012,(3):41-44
当今世界,企业不仅面临着激烈的本土竞争,更面临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跨国竞争,特别是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更使实体经济举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着力构建优秀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