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雷洁琼先生以顽强的生命力超越人生的极限,以106岁的高龄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迁;虽然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但其精神却是一棵常青树,激励一代又一代学生不懈追求民主、进步和真理。  相似文献   

2.
顺着北京大学燕南园东南角走到尽头,57号院,便是一代哲学大师冯友兰生前居住的"三松堂",而这里如今由他的女儿、作家宗璞守护。年逾八旬,宗璞写下《旧事与新说——我的父亲冯友兰》,以澄清历史,告诉读者一个真实的冯友兰。  相似文献   

3.
冯友兰     
作为现代中国文化比较研究的一代大师,冯友兰曾巧炒地改造程朱一派的宋明理学,揉合西方新实在论和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并有所创新。可以说,冯友兰哲学智慧的结晶——《贞元六书》,典型地代表了二十世纪中国哲学家创立哲学体系的尝试。冯友兰,字芝生,1895年出生在河南省唐河县一个“书香之家”。父亲为清光绪戊  相似文献   

4.
光阴荏苒,不觉间,潘大逵先生离开我们快7年了。翻卷再读潘大逵的自撰回忆录《风雨九十年》,追忆与潘老共同走过的人生路程,不禁百般思绪涌上心头。作为民盟的前辈和领导人,一代知识分子的代表,潘大逵先生勇于抗争黑暗、追求光明的理性精神,敢于坚持真理、直面人生...  相似文献   

5.
"飘一代"与后现代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飘一代”追求动感刺激与时尚化的生活“飘一代”是消费与煽情的高手“飘一代”讲究个人感受与自我快乐“飘一代”是物质的拥众与驾驭者“飘一代”追求浪漫,也看重情愫“飘一代”标榜现实与独立,但又处于边缘状态  相似文献   

6.
在我看来,“鸟巢一代”是开放的一代,是时尚的一代,是国际化的一代,是个性的一代,是追求新道德的一代。“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是他们高度认同的价值取向。他们正在勇敢的实践中塑造中国新公民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陈法娟 《传承》2010,(3):88-89
冯友兰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和教育家,也是20世纪中国极少数学术大师和文化巨匠之一。冯友兰的学术、经历,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交错在一起,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可以说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是了解中国哲学在现代中国哲学发展史上不可逾越的一段历程。  相似文献   

8.
吴鹏 《岭南学刊》2011,(5):39-43
三民主义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公开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聚集在这面旗帜下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精英,共产党人是继孙中山之后扛起这面旗帜的主体力量。三民主义是一幅关乎民族未来的理想蓝图,是孙中山先生和他的同代人设计并追求的目标,也是后续的中华子孙应该接力完成的事业。三民主义是一种新的革命学说,是东西方文化融合并且超越了西方启蒙主义思想的创新成果,是一百年来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选择,也是实现台海两岸统一的一种共同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9.
冯友兰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和教育家,也是20世纪中国极少数学术大师和文化巨匠之一.冯友兰的学术、经历,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交错在一起,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可以说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是了解中国哲学在现代中国哲学发展史上不可逾越的一段历程.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需要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徐伟新(本校哲学部副教授、哲学博士)自从古希腊雅典城邦闪出了第一束民主之光,民主,就成了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人憧憬和追求的政治理想。当“五四”向西方寻找真理,把“德”“赛”两先生请到中国时,古老文明之国阴霾的上空便响起了政治...  相似文献   

11.
一代宗教学大师吕大吉先生,在与病魔顽强抗争了3个多月后告别了家人,告别了他无以数计的学界同仁和后学、各界友人和对他崇敬的人,怀着无限执着和遗憾,告别了他未实现的梦~一个“追求完美的理想之梦”。他走了,走得让人心碎。让人无限怀念。凡是与他相知相交的人无不痛悼地发出感叹。如果让生命的火花再挽留十载春秋,吕大吉先生的“理想之梦”将会再一次的闪烁出思想光芒,将为当代中国宗教学研究再增添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行侠仗义和参与通道普生近来看武侠小说,使我想起了韩非子说的一句话。韩非子说:“德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把文人(儒)和游侠很不客气地摆在一起。冯友兰先生曾指出这里的儒和侠均是特指,儒是儒家,侠是墨家,这句话是韩非站在法家立场对儒家和墨家的批评.冯先生...  相似文献   

13.
"内圣外王"是中国传统儒学中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是一个引起长期争论的哲学命题。对冯友兰先生"内圣外王"发展流变进行深入的剖析与研究后,挖掘其中所蕴涵的合理的、有永久价值的部分,使之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精神养料。  相似文献   

14.
刘宏斌 《湖湘论坛》2000,13(2):53-54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有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故各有其哲学思维的特点。 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比较中西哲学思维方式时曾指出,讲形上学的方法有两种,即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所谓“正的方法的实质。是说形上学的对象是什么”①即以理性思维对形上学命题、范畴进行逻辑分析和推导,...  相似文献   

15.
作为"群经之首"的《周易》,被冯友兰先生誉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现象学",若深入分析,就可以发现《周易》蕴含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6.
韩伟 《传承》2011,(11):60-61
关于知识与智慧的相关问题,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学界有很多讨论。冯友兰、金岳霖两位先生的学说中涉及到相关问题,冯契先生在两位先生思想的启示下,创造性的提出了"转识成智"学说。三位先生的思想既有不同也有相通之处,简要地梳理他们的思想,对"转识成智"有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20,(5)
正今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向全世界人民的庄严承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年十三名中国共产党员代表全国五十多名党员在浙江南湖的一条船上制定了"为中华民族大多数人谋福利,解放全中国,解放全人类"的奋斗目标。这目标成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坚苦卓绝、流血牺牲、前赴后继、毕生追求的终生信仰!如今这个只有五十多人的政党发展成为九千万之众的世界第一大政党,  相似文献   

18.
魏源是清代著名的全国主义思想家、经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可是在他逝世以后,对他进行研究的并不多。1950年,齐思和先生发表了《魏源与晚清学风》,以后又有冯友兰、吴泽先生等的文章发表。论著方面直到1967年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王家俭先生始有《魏源年谱》出版。1979年以后,有关魏源的著作逐渐增多,湖南省魏源诗文注释组《魏源诗文选庄》、  相似文献   

19.
邵华将军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儿媳妇,是共和国仅有的15位女将军之一。给社会创造精神财富,让更多的人生活得幸福而又充实,这是邵华将军的人生最大追求。  相似文献   

20.
今年的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九十周年纪念日。民建合肥市委会的领导、机关工作人员、基层组织负责人一行十多人前往南京拜谒中山陵,追思中国革命先行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矢志天下为公,毕生为国为民。晚年他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国共合作,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为革命树立了与时俱进永远革命的光辉榜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