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间,弗朗西斯·福山从自由民主制的坚定捍卫者转变为重视国家建构的审慎的自由主义者,推动了"历史终结论"向政治秩序论的理论演变。"历史终结论"的目的在于终结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历史,进而终结世界探索多元现代化道路的可能性。在当代,福山并未放弃"历史终结论"的基本观点,但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在事实层面上终结了"历史终结论",为发展中国家探索多元现代化模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崛起的理论解读存在诸多模式,主要表现为新自由主义理论模式、西方中心主义理论模式、中国历史独特性理论模式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模式。从马克思《资本论》的世界历史语境出发,阐发中国道路的普遍人类历史意义,是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这既能辨识和批判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和理论,打破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发展话语霸权,又有助于建构有"中国气派"的中国话语,从而提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3.
通过反思人类社会和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把人类中心主义客观地分解为绝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相对人类中心主义.并通过对绝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相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比较,明确了从绝对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相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必然性.最后论证了科学发展观与相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同一性.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运用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本身、人类社会发展道路与规律问题有深刻的认知,并阐述了世界历史的整体性演变发展与各个构成部分的演变发展之间的关系,其价值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现实困境、基本范畴、历史实践和价值指向上具有高度的逻辑关联,这种逻辑关联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内在规定性,主要体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引领人类社会的发展走出现实困境,需要正确认识世界历史的整体演变发展和部分演变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国成功的发展模式,并呈现"人类解放"的价值诉求和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5.
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是马克思现代性反思的根本旨趣。马克思从现代性社会资本与劳动的“历史同构”出发,阐明了现实世界生成变化的劳动本体论,通过以异化劳动为核心的批判“旧世界”,发现了基于自由劳动的“新世界”。马克思认为,劳动社会化的长足发展奠定了“新世界”出场的物质基础,民族历史转化为世界历史为“新世界”的出场提供了历史前提,“自由人联合体”取代“虚假的共同体”是“新世界”出场的社会条件。马克思从实践主体出发,把颠覆“旧世界”、创建“新世界”的历史主体身份赋予无产阶级。无产阶级作为劳动主体,将通过社会解放而逐步完成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背景下,马克思“新世界”思想对于践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唯物史观视角来看,实现人的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探索实践的终极目标。在民族区域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资本与理性合力揭开了人类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序幕,使人类步入资本逻辑主导的现代社会。但随着世界历史的深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愈发囿于资本逻辑的内生性矛盾,并已达到其世界历史效能的极限。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作为人类现代化探索实践的最新成果,开创了人类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全新模式,在主体、动力、价值和目标方面为全球现代化实践作出了新的历史贡献。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资本逻辑主导现代化模式的垄断地位,使人的社会性、历史性和实践性等现代化属性不断向纵深延展,为实现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奠定新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终结论”到“政治阶段论”,虽然福山对自己的观点做了诸多调整和修正,但“历史终结论”仍然是贯穿于福山全部理论的核心和历史哲学基础。后者只是在新的解释框架中对“历史终结论”作出某些修正。这暴露出福山根深蒂固的西方中心主义思维方式,也反映出他作为一名美国的自由主义学者,其所坚守的仍然是自由民主制度的基本要素和美国的国家核心利益。  相似文献   

8.
关于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的民族国家的普遍愿望,而现代化理论则是当时美国“冷战”的产物。现代化理论宣传欧洲中心主义和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主张通过工业化实现现代化,所以曾遭致环境保护主义和许多“左”的理论批评,特别是经过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表明是一条无法持续发展的社会机制,所以经过二三十年热潮后,各种现代化理论均已走上终结。中国共产党人对西方现代化理论持一种独特的理解。在现代化的测度和衡量方面,应以国家为单位。到2050年之前,我国的现代化目标只是争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使用联合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和人类发展指标体系,完全可以确定我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及在世界各国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社会和西方社会在各自自发发展中陷入困境:中国传统社会固守和谐却遗忘了融入世界历史而陷入停滞;西方社会固守于无限攫取而遗忘了和谐,将整个人类推向濒临毁灭的险境。和谐发展观的提出则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整合下,将传统和谐思想与西方现代化在时空新域境中实现内在融合,终结了社会发展不可选择的殖民模式,再一次张扬了人类在社会发展中的选择性和主动性。这一理论的提出也表明中国解决国内外矛盾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向成熟,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中国道路的特质在于:中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最成功的国家;中国道路追求和平发展,这与西方资本主义依靠殖民掠夺和帝国主义手段的发展模式形成了根本区别;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道路实行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相结合、国家干预与个人主动相结合,向外企开放中国市场又不向其屈服,而是控制外企行为;中国共产党在创造中国奇迹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这不同于苏联领导人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教条式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道路的普遍性,不在于将自己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普遍模式,而在于认识到由于不同国家历史环境的独特性,因而相应的社会主义模式和战略亦具有独特性。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包括:中国道路意味着一项世界工程,以建立一个均衡、多极的世界为目标;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意义重大;对意大利和欧洲共产主义的复兴意义重大;对第三世界意义重大。鉴于中国正在经历的巨大经济、社会、文化转型过程,对中国道路提几点建议:开展反对修正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文化教育,防止人民群众特别是年轻一代与共产主义理想疏离;继续实施集体利益优先的发展模式;拓展和深化中国公民积极自觉参与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以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治久安、繁荣富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