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几年来,我省家畜主要寄生虫病得到基本控制,但人兽共患的棘球蚴病的危害显得日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我省将天祝、漳县和环县列为棘球蚴病的防治试点县,要求卫生、兽医部门对人、畜棘球蚴病实行综合防治,争取在我省尽快控制此病。为了更好地采取有力措施,迅速有效地防治此病,我们于1991年在上述三县和天祝羊场进行了家畜棘球蚴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确认皇城羊场属棘球蚴病高发地区。对1300只羊经剖检,棘球蚴感染率为77.15%,其中细毛母羊感染率高达87.17%;牦牛为75.51%;犬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率为26.67%;人的棘球蚴感染率为0.25%。对1~5岁龄的绵羊各约100只,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间接血凝试验结果:1岁羊血清滴度较低,2岁和4岁羊的滴度较高,而3岁和5岁羊的滴度略低于前一年龄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1岁羊血清平均OD值最低,2岁最高,以后各年龄组略微降低,并大致保持平稳状态。  相似文献   

3.
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该病在阿坝州流行广泛,危害严重。我们在1978年全州疫病普查的基础上,近年又进行了寄生虫区系调查,同时收集了1981~1997年确诊人群棘球蚴病患者和红原等4个牧区县棘球蚴病血清学调查情况,以分析全州棘球蚴...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部 ,平均海拔 30 0 0m。全省面积72万km2 ,有天然草地 30 0 0万hm2 。 2 0 0 0年底全省各类家畜存栏 2 2 0 0万只 (头、匹 ) ,其中青海藏羊 15 0 0万只 ,牦牛 45 0万头。棘球蚴病是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呈世界性分布。青海省是棘球蚴病高发区之一 ,棘球蚴病的流行直接威胁着畜牧业的发展和人体的健康。1 棘球蚴病流行状况目前 ,在青海省发现的棘球蚴病有细粒棘球绦虫幼虫引起的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绦虫幼虫引起的多房棘球蚴病 ,其中细粒棘球绦虫分布较广 ,为优势虫种 ,犬羊型和犬牛型同时存在。1.1…  相似文献   

5.
棘球蚴病是世界流行的人畜共患病,自1966年国际棘球蚴病研究工作会议以来,各国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显著,仅就棘球绦虫研究方面的进展情况概述如下。 (一)种与株系 最早认为棘球蚴病的病原体—棘球绦虫是1个属(Echinococcus)、1个种(E.granulosus),后又提出是1个属、11个种。Nelson在肯尼亚对11个种进行了比较,认为其中有6个种是细粒棘球绦虫(E.granulosus)的同种异名。1960年,A(?)yaaa,e从棘球属中分出1个新属,定为泡球属(Alveococcus),即有争议,也有赞助。因此棘球蚴病已是棘球属和泡球属引起的两个病了。  相似文献   

6.
牧羊犬同时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及其蚴病在青海省海北州高寒牧区,牧犬细粒棘球绦虫平均感染率在50.00%左右,羊棘球蚴平均感染率87.07%,牛平均感染率80.58%,人包虫病患病率为2.17%。1991年10月,在棘球蚴流行病学调查中,从剖检的牧羊犬首次...  相似文献   

7.
棘球蚴(又名包囊虫)系细粒棘球绦虫的中绦期,寄生于哺乳动物的肝、肺和脾脏,引起棘球蚴病。本病为人畜共患疾病。 丙硫苯咪唑(Acbenzole)为广谱抗蠕虫新药。对猪囊虫及细颈囊尾蚴有杀死能力,国外已有报道。对棘球蚴除英国Morrs等1983年报道有效外,国内尚无报道。我们予1984年6~10月在乾宁种畜场用丙硫苯咪唑对绵羊棘球蚴病进行了治疗试验。  相似文献   

8.
青海为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长期以来,棘球蚴病在我省流行严重,对畜牧业经济危害极大。1991年省畜牧兽医总站组织各县兽医站,利用秋季屠宰家畜的机会,在25个县的屠宰场对牛羊棘球蚴的感染和危害进行了调查,并在部分州县对犬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进行了调查,其结果:①犬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率为47.02%,感染范围为0~31295;②调查牛23732头,感染率54.44%,感染强度3.12,范围0~1008;③调查羊44438只,感染率53.72%,感染强度2.64,范围0~218;④不同年龄的牛羊均呈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显著上升的趋势,说明棘球蚴病流行状态我省现处于区域性流行状态,并非超发性流行状态。  相似文献   

9.
棘球绦虫的生活史涉及两个哺乳动物宿主:成虫寄生在犬属动物肠道内,引起棘球绦虫病;中绦期幼虫在草食和杂食动物体内发育,致棘球蚴病。细粒棘球绦虫的中间宿主相当广泛,人、黄牛、水牛、牦牛、绵羊、山羊、骆驼、鹿、猪、马等都可感染。棘球蚴病不仅给畜牧业生产造成损失,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0.
棘球蚴在中间宿主体内常发生钙化,因而也就失去了流行病学意义。作者通过对舍饲育肥和自然放牧绵羊棘球蚴调查,发现营养状况的改变可影响棘球蚴的钙化率。  相似文献   

11.
棘球蚴(Echinococcus)是细粒棘球绦虫(E.granulosus)的幼虫,可寄生在绵羊、山羊、黄牛、水牛、骆驼、猪、马等家畜及多种野生哺乳动物和人的肝脏、肺脏以及其它各种器官。在以往的文献资料上尚无有关禽类寄生棘球蚴病的报道。1981年9月,我们在山东省兖州地区的一群麻鸭中发现棘球蚴病一例,现将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受农牧渔业部、中国农科院派谴,中国棘球蚴病考察组于1988年2月27日至3月12日对澳大利亚进行了两周考察。先后访问了国家和一个州的农业主管部门、四所大学的有关实验室、三个州的兽医研究推广机构、一个农场、三个屠宰场、及其脏器销毁装置、一个棘球蚴病展览中心和一些野猪捕杀设施。 (一)棘球蚴病流行情况 澳大利亚绵羊约1亿6千余万只。每一农户饲养牧羊狗6~10只。绵羊和狗共处造成棘球蚴病在其人、畜集中的东南部严重流行,主要是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塔斯马尼亚三个州和堪培拉特区。  相似文献   

13.
家畜棘球蚴病(下称包虫病)是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的中绦期幼虫寄生于绵羊、牦牛、山羊、猪等中间宿主的肺、肝、脾等脏器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其流行区域人也易感,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造成危害。 此病广泛流行。我省多见于川西北高原的牧区及半农半牧区。为了摸清此病的流行特点,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本州石渠县进行了牦牛、藏绵羊的棘球蚴病调查。  相似文献   

14.
棘球蚴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世界性分布的寄生虫病,迄今还未找到一种有特效的治疗药物。但在体外培养系统中,已有许多学者证实吡喹酮、甲苯咪唑、丙硫苯咪唑以及紫堇属植物的提取物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蚴(以下简称原头蚴)有杀灭作用。至于莫能菌素(Monensin)对原头蚴的作用,国内还未见报道。本文系报道莫能菌素对体外细粒棘球蚴原头蚴杀灭作用初步观察结果。(一)材料和方法1.原头蚴:从甘肃夏河县获得刚宰杀的绵羊肝、肺棘球蚴包囊,冷藏条件下带回实验室后以无  相似文献   

15.
由于绵羊棘球蚴囊液(EgCF)取材相对方便具有较强的抗原活性,是诊断棘球蚴病抗体的较好抗原,但因EgCF成分复杂,在免疫诊断中有时与其它绦虫蝴病抗体发生免疫交叉反应。为查明绵羊棘球蚴和其它绦虫蚴抗原组分的异同,本文在分子水平上比较了细粒棘球蚴囊液细颈囊尾蚴囊液(CtCF)和多头蚴囊液(CcCF)可溶性蛋白多肽的异同。(一)材料与方法1.样品的制备:(1)EgCF:无菌抽取自然感染绵羊肝脏棘球蚴包囊液,5000r/min离心20min,取上清,PEG浓缩至1/10,蒸馏水透析除盐,经紫外吸收法测定其蛋白含量为2.4mg/ml,分装,-20°…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不同地区的四个羊群,共847只绵羊,先后进行了胸部的X线检查,检出109例肺棘球蚴病羊,检出率为12.86%。本文对109例绵羊肺棘球蚴病的X线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叙述和分析。为了验证X线的诊断,对10例经X线检出的病羊做了Casoni氏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对17例病羊做了病理剖检,结果均与X线所见基本上符合。故认为绵羊肺棘球蚴病的X线诊断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诊断方法。它不但能够了解肺部有无棘球蚴囊肿,而且尚能确定其数目、大小、部位、形状、性质以及有无并发症等。如能结合其他诊断方法,常能迅速做出准确的诊断,故可作为羊群大批普查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应用胶体金免疫渗滤技术检测已确诊的棘球蚴病患者血清抗体,从65例患者中检出阳性53例,阴性12例,阳性符合率为81.5%,敏感性为84.4%;用该技术对107例非棘球蚴病对照血清检测,特异性达93.0%,诊断效率达78.5%.认为胶体金免疫渗滤技术为一种较好的棘球蚴病抗体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棘球蚴病是细粒棘球绦虫的中绦期,即棘球蚴寄生于绵羊、山羊、黄牛、水牛、骆驼、猪、马等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及人的肝、肺及其他器官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俗称包虫病。棘球绦虫的成虫寄生于犬、狼、狐等肉食动物的小肠内,成熟的孕卵节片随终末宿主的粪便排出体外,其中...  相似文献   

19.
棘球蚴病是严重危害人畜的一种地方性寄生虫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尤以牧区为重。据我们在石渠县调查:藏绵羊感染率达78.00%,牦牛达88.84%。用间接血凝反应诊断,藏汉干部、工人、牧民、家属、儿童的感染率为30.56%;而13岁以上牧民的感染率竞达67.65%。 对本病的治疗,目前除用外科手术外,尚未见有特效化学制剂。国内外曾用甲苯咪唑试验,效果不尽相同。吡喹酮(Praziquentel)是近年来合成的一种新药,有资料报道其驱棘球蚴效果较好,但国内还未见正式文献可查。我们于1982年5月至12月试用吡喹酮治疗绵羊棘球蚴病,并初步取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家畜棘球蚴病的免疫诊断水平和寻找保护性抗原,我们已建立了若干株抗细粒棘球蚴原头蚴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本文之目的是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免疫印迹术(Western blot)对上述单抗的抗原识别作用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