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予欢 《黄埔》2014,(5):66-69
正蒋介石是黄埔军校筹备与建校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者,是现代中国著名军事家和中国国民党总裁。从1924年1月筹备建校开始至1947年,先后兼任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常务委员、校长二十三年,还主持陆军军官学校迁移台湾凤山重建,为推进现代中国军校教育以及军事现代化有过重要贡献。笔者拟以海峡两岸黄埔军校史料为依据,归纳整理出蒋介石与黄埔军校纪事,藉此纪念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  相似文献   

2.
1924年6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于广州黄埔长洲岛创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这个学校有一个更著名的名字——黄埔军校。从1924年到1949年底,黄埔军校在大陆开办了23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培养出了23万多名毕业生。其中,不少毕业生成为国共的骨干将领——胡宗南、林彪、刘志丹、罗瑞卿、杜聿明、黄维、郑洞国、戴安澜、胡琏、徐向前、陈赓、赵一曼……没有他们,整  相似文献   

3.
《黄埔》2017,(5)
正汪兆铭以政治家、党务活动家见载于民国历史,历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广州国民政府主席及国民革命军总党代表等要职。其军事任职因起源于黄埔军校,坊间一般认为其军事崛起于黄埔军校,忽略了汪兆铭与孙中山之间,有着比许多党国元老更为长久深厚的关系,汪兆铭在中国国民党内崛起,离不开孙中山先生的信任与推崇。他  相似文献   

4.
正记者:黄埔军校内部成立过什么组织,开展过哪些活动?陈宇:黄埔军校在建校初期,主要分别成立有中国国民党特别党部和中国共产党特别支部。前者是公开选举的,后者则是半公开、秘密的。以这两个党组织为依托,还成立有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  相似文献   

5.
本刊记者 《黄埔》2014,(2):61-70
正记者:黄埔军校是什么时候开始创办分校的?共办了多少所分校?陈宇:1924年8月,黄埔军校增建校舍于黄埔长洲岛上平岗、蝴蝶岗和海军学校旧址等一带,时称为"分校",这是黄埔军校最早有"分校"之称谓。11月27日,黄埔军校在广州北较场原湘军讲武堂旧址成立陆军军官学校分校,简称省分校。次日,黄埔军校第2期工兵队学生曾由黄埔岛迁往此分校受训。12月底,军校共产党人秘密组织"火星社",省分校正式成立。1925年1月4  相似文献   

6.
正20世纪上半叶,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极不寻常的时期。这一时期,发生了一系列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件: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8月11日,中国国民党组建;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创建;1926年7月9日,北伐开始;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相似文献   

7.
1924年1月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闭幕。会后,与会的湖南代表——著名共产党人毛泽东、夏曦、袁达时等欣然接受了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的委托,为军校介绍、推荐优秀生源。毛泽东等回到湖南后,即以组织的名义积极缜密地动员湖南的有志青年报考黄埔军校。笔者查阅《陆军军官学校第一至第四队详细调查表》,在学员亲笔填写的“入校介绍人”一栏,发现五名湖南学生的入校介绍人中都有毛泽东的名字。这五名学生是:蒋先云湖南省新田县人。1902年生。1922年毕业于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曾任湖南学生联合会总干事。1921年10月由毛泽东介绍…  相似文献   

8.
本刊记者 《黄埔》2014,(1):82-89
记者:黄埔军校内部成立过什么组织,开展过哪些活动? 陈宇:黄埔军校在建校初期,主要分别成立有中国国民党特别党部和中国共产党特别支部。前者是公开选举的,后者则是半公开、秘密的。以这两个党组织为依托,还成立有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和孙文主义学会,以及后来由蒋介石亲自担任会长的黄埔同学会。  相似文献   

9.
陈予欢 《黄埔》2020,(3):53-59
胡汉民是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理论家,中国同盟会最早的成员之一,孙中山长期的得力助手。历任广州大元帅府代帅,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广州、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南京国民政府主席。曾任黄埔军校初创时期政治教官,第7、8、12期校务委员会委员,对黄埔军校的教育影响深长,贡献颇多。  相似文献   

10.
依据2005年4月2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新闻公报中关于"建立党对党定期沟通平台"的共识,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海研中心与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两岸农业合作论坛,于2006年10月17日在海南省博鳌举行.  相似文献   

11.
正第一篇章历史中走来的中国农工民主党一、英雄相惜,一见如故——革命斗争的"一转"1924年,在邓演达任职黄埔军校教练部副主任、学生总队队长期间,重用共产党人,曾邀集周恩来等人商量总政治部的工作方针与人事配备;1927年,邓演达同毛泽东在农民运动和土地问题上合作非常密切;1927年4月,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邓演达于6月30日写下了《告别中国国民党的同志们》,体现了与共产党人同气连枝的政治主张;1930年,邓演达回国后,希望同中共建立联合反蒋战线;1932年的"福建事变"后,农工党提出了"联共"的建议,农工党党员徐铭鸿与中共谈判并签字,签署了反日反蒋初步协定,体现了农工党人的鲜明态度。  相似文献   

12.
《黄埔》2017,(3)
正戴季陶是中国国民党首席理论家,黄埔军校首任政治部主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复校南京时再任校本部政治训练处主任,广州黄埔本校改称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时仍发表他为政治训练处主任,他还曾任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部主任,20世纪30年代有关党国、军校政治教育训练决策导向皆集其身。嗣后连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7至第22期校务委员会委员,是文官续任黄埔军校校务委员最长者。长期以来缘于朝野党派歧见,对其在黄埔军校政治教  相似文献   

13.
张宏微 《黄埔》2014,(6):73-74
正为纪念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2014年6月18日至19日,黄埔军校同学会与广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在广州联合举办了以"共同记忆共同梦想"为主题的黄埔论坛活动。广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林雄出席论坛并讲话,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林上元发言。黄埔军校同学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春天是一个让人心情愉悦的季节。在这个春天,冰冻已久的台湾海峡,终于传来了"破冰"的声响,唤起了两岸民众久存于心的美好情愫:让春天播种的希望,早点结出累累果实。国民党登陆"破冰"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陈云林说,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先生率领中国国民党参访团自3月28日至4月1日访问了广州、南京和北京。参访团在三个城市拜谒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相似文献   

15.
正军服是一种制式服装,对军队仪容至关重要。各种军服的款式、颜色和质地,皆可反映当时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内容。黄埔军校在大陆经历了黄埔、南京、成都三个时期,20多年中黄埔军服先后有中、德、美三种款式,而每一款式都承载着一段黄埔校史。黄埔军服写真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创办的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在黄埔岛上正式成立,校长蒋介石主持开学典礼,全校教职员及  相似文献   

16.
3月28日至4月1 日,中国国民党56年来 首次正式组团到大陆参 访,中国国民党副主席 江丙坤率团在广州、南 京、北京展开"缅怀之 旅、经贸之瓶",并开启 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 民党对话的先声,引起 海内外舆论的高度关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圆满结束了8天7夜的大陆访问行程,于5月3日,搭乘东方航空公司飞机离开上海,经香港返回台湾。连战一行赴大陆访问是国共两党关系史上的大事,是继1993年"汪辜会谈"之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中国国民党中常会4日在台北举行。刚刚结束大陆之行返台的国民党主席连战在会上表示,国民党上下有责任、有义务促进两岸在谈判协商、经贸交流等5个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宇春 《黄埔》2011,(6):40-41
王月科,系黄埔军校成都本校二十三期步科毕业,后随军校集体起义、赴朝参加"鱼隐山反击战"等著名战役。2011年5月12日,我们采访了王月科老人,听老人讲他在朝鲜战场上的故事。1948年我19岁在陕西榆林上中学,在此期间黄埔军校来当地招生。我怀着一颗报国之心,报考了黄埔军校,被录取后转到成都本校步科学习,编入二十三期一总队步兵大队一中队。1949年四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7,(11)
<正>5月20日,吴敦义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21日应询表示,希望中国国民党在新任党主席领导下,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坚定反对"台独"。希望国共两党在共同政治基础上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确方向。安峰山表示,5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致电吴敦义先生,祝  相似文献   

20.
陈予欢 《黄埔》2014,(3):74-77
朱培德是在黄埔军校建校初期有过重要影响和作用的高级将领,从第七期至十三期连任十年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务委员,参与军校建设许多事务,多有擘划深谋远虑。他早年对于云南辛亥革命“重九起义”、讨袁护法护国战争、襄助孙中山回师广东重建政权、中国国民党改组、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等一系列重要历史关头皆有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