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4页)邓小平同志是从当代国际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和竞争的宏大背景中,富有创造性地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生产力学说的继承和重要发  相似文献   

2.
初二教材中引用了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对这个论断,有人理解为科学技术本身就是生产力;也有人理解为科学技术是一种社会知识,需要经过转化才能变成直接生产力。这两种理解到底哪个对呢?其实,这两种理解都是正确的,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马克思曾讲过:“整个生产过程不是从属于工人的直接技巧,而是表现为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生产力就是指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在生产力的三大要素——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中都渗透着自然科学和技术的成分。人类历史上各个…  相似文献   

3.
推进湖北乡镇企业科技进步的意义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早就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是劳动者使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这是生产力实体性要素。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加强性要素,是指科学技术渗透融合到生产力实体性要素和系统中,使各要素的质量得到提高,功能和效率得到提高,从而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科学技术本身只是潜在生产力,只有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生产过程,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实体性要素结合,才能把…  相似文献   

4.
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教育理论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发展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指针。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形成源于邓小平对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思想基础;“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思想精髓;培养“四有”新人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落脚点。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思想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思想基础。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975年,邓小平就指出:“我们,把整个现…  相似文献   

5.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在以往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标准》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既有质的规定性,又有量的规定性,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这里仅对哲学常识“教学内容”的体系谈点认识。第一,统一的“三观”教育,是高二年级教学的根本内容。《标准》在总的“教学目标”中提出三点要求,第一点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第二点和第三点以第一点为基础,是第一点的引伸。因此,《标准》…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他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经济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他的生产力思想。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可以说是邓小平科技生产力理论最具代表性、最精华的部分。在民族工作中全面深刻领会邓小平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实施“科教兴国”伟大战略,加速全社会的进步,对振兴民族经济,赶超发达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第三步战略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一)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认为,科学技术进步、资金投入、劳动力因素等三个方面的作用,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因。因此,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的观点。”但在不同的历史社会条件下,科学技术进步,资金投入,劳动力因素这三方面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力是不等量的,有着各不相同的贡献份额。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的讲话》指出:“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的面貌一新。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依靠科学技术振兴云南农村经济陈海如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在开始学习这个论断的过程中,我和一些同志曾有过模糊的认识,认为过去马克思提出的生产力三要素是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其中“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明确肯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于人们解放思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988年邓小平同志又强调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无疑进一步加强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一、深人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抓住两个要点为了在实践中切实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需要从理论上深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论断。这里,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要明确它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事…  相似文献   

9.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早在1978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第二次全国科学大会上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又以敏锐眼光,从新技术革命的全新视角,第一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理论。他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新科技革命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孙元峰 《前沿》2008,25(5):32-36
马克思创立了生产力的三要素理论,即“劳动过程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管理是最重要的生产力。信息又是生产力,决定着世界的未来。因此,如果:Y=科学技术,X=管理,Z=信息,则:立体生产力=Y·X·Z。同时,它又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函数,即立体生产力=Y·X·Z=F(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相似文献   

11.
<正>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我们一定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更加自觉地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在学习中,大家联系区街经济工作的实际各抒己见,并着重谈到了三个观点。 (一)重要的问题在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明确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邓小平同志一再重申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并进一步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一经提出便受到世人注目。江泽民同志对此给于了高度评价,指出: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他科技思想的精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以江泽民同志的这一重要讲话为指导,我在反复学习思考中深深感到,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基础,思想内涵非常深刻,在哲学上的贡献也很大,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其自身含义来讲,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经济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他首次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4页。以下凡引《邓小平文选》 ,只注卷本、页码 )的著名论断则是邓小平经济发展观核心 ,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的部分。本文拟就此论题作初步的探讨。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邓小平经济发展观的核心邓小平在“文革”后期刚恢复工作 ,就极之关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 ,他总是着眼于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中国 ,因为他认为发展的问题比其他问题对中国来说更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  相似文献   

14.
1988年12月,邓小平根据当代科技迅猛发展,竞争激烈,以及对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这一新的现实,率先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学说。全党同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只有这样,经济建设才能真正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的轨道上来,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理论上认识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是否可以从三个角度去思考和理解。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这一理论建树,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是提到:“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过去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他在《资本  相似文献   

17.
李鹏总理在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对于贯彻落实这一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教育工作,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地体现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其教育思想突出地强调以下三个方面:一、关于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什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邓小平同志把教育、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设为在“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中第一位的就是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实现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他…  相似文献   

18.
学习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体会覃进军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的南巡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对社会主义本质作...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发展,是当代世界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也是引起当代世界发生巨大变化的重大因素。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对科学技术极为重视,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符合时代精神的新观点。这一观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发展我国科技事业、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指南。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经明确地把科学技术归于生产力的范畴。马克思说过:“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生产力理论中,有两个“第一”,即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前一个观点,我们并不陌生,列宁说:“全人类的第一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列宁全集》第29卷,第327页)毛泽东同志也曾明确指出:“世界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0页)20世纪80年代后,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