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3年春天,由张国焘、陈昌浩领导的以徐向前为总指挥的红四方面军到了我的家乡四川省沧溪县.红军的到来,给我们这些世世代代受地主剥削和压迫的穷苦人带来了希望,带来了光明.红军在我的家乡打土豪,分田地,宣传贫苦人要团结起来打倒旧军阀,推翻人压迫人的旧社会.我们被红军革命精神所感动,我和父亲、姐姐都投入到革命洪流中来了.我父亲被村里人选为第一任村苏维埃主席,后来又担任村川陕苏维埃总社的社长.我也参加了赤卫队.1933年8月,我与父亲、姐姐分别参加了红军.我当时只有14岁,参军后被分配到红四方面军89师独立营当战士,在与国民党军浴血奋战一年多后,于1935年初开始了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为了北上抗日而会合的艰苦长征.  相似文献   

2.
1933年秋天,工农红军解放了我的家乡——四川省宣汉县。那年我11岁,在县城模范小学读四年级。不久红军撤离宣汉县城,禁不住我死磨硬缠,终于跟着红军走上了长征的道路。 1937年春天,我随部队来到延安,幸运地分配到中央军委机要科工作。我们的住地在凤凰山下,紧挨毛主席的住处。  相似文献   

3.
正1933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在湖北麻城大畈(现属河南新县)正式组建,1933年10月在安徽金寨重建,1934年11月在安徽岳西再建。红二十八军在建军初始虽然总兵力只有4个营,但却拥有一支300余人的手枪团,直属于军部。之前,在红二十五军准备长征之际,建立了第一支红军手枪团。这两个手枪团是中国工农红军战斗序列中独有的部队,在红二十五军长征后,重建的红二十八军坚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3年游击战争,为中国革命保存了骨干  相似文献   

4.
正兄弟是手心和手背的肉,兄弟是没有墙的家。当年,在进行长征的各支红军队伍中,父子、兄弟、夫妻和姐妹一同参加的不少,但共同闯过枪林弹雨的却为数不多,目前仍健在的就更少。四川省广元市旺苍的昝绍南和昝绍西兄弟俩便是其中的一对。昝绍南和昝绍西是同胞兄弟,他们的家乡在旺苍县嘉川镇嘉川村。哥哥昝绍南出生于1918年10月,弟弟昝绍西出生于1920年7月。1933年,他俩一起参加红军,先后历经川北四次反"围剿"以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等,出  相似文献   

5.
长征勇士写成的第一本长征故事辛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结束。然而,早在是年春,红军抵达陕北的消息便出现在上海的《字林西报》上。这篇报道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红军穿越半个中国的远征,并将这次远征...  相似文献   

6.
正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坐落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会师镇,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红军会师楼及古城墙、红军会师联欢会会址——文庙大成殿、三军会师纪念塔、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红军长征将帅碑林等,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而扩建的革命遗址。红军会师楼原为会宁县城西津门,始建于明洪武六年(1373),红军会师后,中央领导曾在西津门楼上开过会,故于1958年将西津门改建为红军会师楼。三军会师纪念塔修建于1986年,正面雕刻着邓小平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遒劲有力的大字。纪念塔三塔合抱,高28.78米,共11层。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于2006年10月18日建成开放,建筑面积3310平方米,使用面积2300平方米。2016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馆将原有陈列调整为"红军长征北上抗日""三大主力胜利会师""长征精神丰碑永存"3部分,生动再现了红军三大主力结束长征、胜利会师的历史场景。  相似文献   

7.
《湘潮》2020,(6)
正在中国革命史上,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始终熠熠生辉。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2013,(12):33-33
<正>在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马克思诞生的国度,至今仍保留着550条以他名字命名的街道。在四川,也有一条中国独一无二的"马克思街",从红军时期一直沿用到现在,至今原貌旧址依在。它是当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的见证,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崇拜和敬仰的体现。1933年6月,红四方面军取得反"三路围攻"的胜利,由4个师扩编为4个军,新建立了7个县的苏维埃政府,扩编后的红四方面军第31军进驻广元旺苍  相似文献   

9.
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中央苏区未能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五次“围剿”,中国工农红军被迫实施战略大转移。从1934年10月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到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了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红军将士在长征中历尽了千难万险,克服了重重困难,我概括为“四多”。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前的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胜利会师,完成了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壮举,宣告了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对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今,几代人的光阴荏苒,经历过那段历史尘烟的人们大多悄然离世,但红军将士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表现出的听党指挥、攻坚克  相似文献   

11.
正黄道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西早期著名的活动家。他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过南昌起义,和方志敏一起领导过著名的弋横暴动,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红10军。他还是闽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黄道留在闽北,坚持和领导三年游击战争。全面抗战爆发后,黄道参与了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的工作,在奉调赴皖南新四军军部工作途中,  相似文献   

12.
红军挥戟,横槊巴山。1934年11月至次年3月,红四方面军的总部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首府就设在旺苍。当时,在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城区,就驻扎了40多个军地领导机关、15个红军团队、2万多名红军将士,旺苍成了名副其实的红军城。 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踏上了这块为共和国的创立立下了丰功伟绩的土地。沿着狭窄的街道,我们先后参观了设在沿街的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红四方  相似文献   

13.
要闻     
正四川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奋力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10月17日上午,四川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成都隆重举行。省委书记王东明出席大会并讲话。王东明指出,长征的胜利,充分展示了中国共  相似文献   

14.
《新湘评论》2006,(1):60-61
长征是历史纪录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纪念红军的这一伟大壮举.从第1期起.推出“画说长征”.力图既向广大读者传达缸军长征的历史沧桑感和悲壮感.又反映长征沿途人民在新的长征中取得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15.
红军长征与党的民族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省的会守和静宁地区胜利会师,结束了历时两年的长征。红军长征途经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西康(现分属于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青海、甘肃、陕西等12个省,爬雪山、过草地,历尽人间艰辛,粉碎了敌人数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战胜了党内张国焘的分裂主义,长驱两万五千里,最后以红军胜利到达目的地而告终。  相似文献   

16.
这里见证了一个重要的时刻: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会师会宁,是革命力量大团结的典范,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三大红军主力会师会宁"三大主力会师之前革命形势非常严峻,既有长征路上给红军将士带来这样那样的困难,也有张国焘分裂主义路线对革命的干扰,还有国民党数十万部队的围追堵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10月21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红军长征的那个年代,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境地,社会危机四伏,日寇野蛮侵略,国民党反动派置民族危亡于不顾,向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大规模"围剿",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到了危急关头,中国革命到了危急关头,中华民族到了危急关头。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  相似文献   

18.
杨尚昆,四川省潼南县人(今属重庆市),长征路上任红三军团政委,和彭德怀并肩战斗,运筹帷幄,为红军长征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湘江战桂军1934年11月中旬,长征红军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后来到湘江。11月25日,中革军委(后改为中央军委)命令红三军团和红一军团为左右两翼展开,“不惜一切代价,全力坚持三天四夜”,以掩护中央纵队渡湘江。在这场著名的渡江之战中,彭德怀、杨尚昆率领的三军团,对手是战斗力很强的桂军。当时在军中有个说法叫:滇(云南)、黔(贵州)军两只羊,湘(湖南)军是头狼;广西猴子是桂军,猛如老虎恶如狼。30日这天,桂军仅向三军团…  相似文献   

19.
正张喜选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凭着坚定的信念走出了雪山和草地。张喜选是四川巴中人,今年98岁。1933年,张喜选加入红四方面军,在红九军医院担任照护员。1934年,随部队开始长征,期间三次进出草地。解放后,从部队转业进入石油系统。1965年,响应国家"备战大油库"政策来到贵州。"我参加红军就是一个念头,跟着红军部队有饭吃。当时红九军  相似文献   

20.
最近,笔者在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将军的寓所,就红军长征,对老将军进行了访谈。60多年前红军长征中,洪学智同志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 谈起红军长征,洪老深有感触地说,那段路,是靠对党、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走过来的。 红四方面军的长征,是1935年5月从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始的。在此之前,1933年和1934年,红四方面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的“三路围攻”、“六路围攻”,巩固和扩大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实力大为增强。全方面军共有兵力5个军约8万余人。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首先开始了震撼世界的长征。1935年1月,党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此后,中央红军在云贵高原展开了机动灵活的作战,准备进军川北,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为策应中央红军行动,迎接中央红军北上,红四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